列宁在十月
苏联1937年米哈伊尔·罗姆、Dmitri Vasilyev执导的历史电影
《列宁在十月》是由Aleksei Kapler编剧,米哈伊尔·罗姆、Dmitri Vasilyev执导,阿纳托利·帕潘诺夫、等主演的历史电影。该片于1937年11月7日在苏联上映。
影片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化了装的列宁从芬兰乘火车秘密回到列宁格勒,隐藏在秘密寓所中。他不能与人民进行直接联系,只能通过彼得堡工人兼革命职业活动家瓦西里和他送来的报纸了解当时的政治形势。瓦西里忠实的执行党中央委员会交给他保护列宁安全的神圣使命。临时政府雇了密探四处追捕列宁,都没有成功。中央委员会开了历史性会议。会后,列宁便到瓦西里家里过夜。他从瓦西里家里接到的家信中了解到农村的情况,又知道了以诙谐幽默的马特维耶夫为代表的工人们如何机智地从车间赶走临时政府的代表,列宁根据革命形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攻打冬宫成功后,列宁出现在斯莫尔尼宫大厅的欢呼人群中,发表了震撼人心的历史性讲话,为今后的革命指出了方向。
剧情简介
本片描写列宁彼得堡的布尔什维克组织了数千名工人群众,赶到车站欢迎领袖归来。火车进站时,站台上红旗招展,喀琅施塔得基地的水兵仪仗队鼓乐齐鸣,高奏《工人马赛曲赫尔辛基开往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车上,化了妆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史楚金 Boris Shchukin 饰)和他的忠诚卫士瓦西里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结束了流放的列宁要回到祖国领导工人阶级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统治,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忐忑的是沙皇退位后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权受到十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武装爆动必将困难重重。临时政府雇了密探四处搜捕列宁,都没有成功。中央委员会开了历史性会议。会后,瓦西里忠实执行上级党(布尔什维克)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为了列宁的安全,他把列宁安排住在自己家里过夜,列宁从瓦西里口中知道了农村的情况,又知道了马特维耶夫所掌握的工人运动情况。列宁根据革命形势做出了正确判断.....
幕后花絮
《列宁在十月》是苏共中央和斯大林本人的订货。在苏联有“逢十大庆”的传统,为了庆祝十月革命20周年,也为了对持续了几年的“大清洗”有个交代,斯大林指示拍摄有关十月革命的影片。剧本是由剧作家阿列克谢·卡普勒尔(Aleksei Kapler)写的,原名叫“起义”。为什么会由一位不知名的剧作家来写本子,详细情况不清楚。但是,也许有一件事起了作用。那就是那时卡普勒尔正与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交好,卿卿我我,来往甚密。给导演米哈伊尔·罗姆的指示是,他必须在20周年前拍完,在20周年正日子那天在影院上映。为此准予罗姆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胶片,拨给了最好的照明设备、数千套服装、大量的枪支武器和士兵,以供拍摄“攻打冬宫之用”。还特许利用冬宫的广场、大门和里面的皇家小餐厅拍摄攻打和逮捕临时政府成员的场景。但是,罗姆和卡普勒尔都没有把攻打冬宫和逮捕临时政府成员的场景加以艺术的渲染。
罗姆还起用了职业演员鲍里斯·史楚金Boris Shchukin)来演列宁。此人外形不太像真实的列宁,但是化妆后的“列宁”却更精神、更好看了。要罗姆在3个月的时间里拍完,而他只用了55天,并且将片名改为《列宁在十月》。当时的影片都要经过苏共中央政治局的观看审定,重大影片还要等斯大林看后亲自点头。《列宁在十月》当然要送斯大林本人亲自审定。与此同时,所有的拷贝已经发到了莫斯科的各个影院,因为无论是罗姆、卡普勒尔,还是当时掌控苏联电影总局的鲍里斯·扎哈罗维奇·舒米雅茨基局长都毫不怀疑影片的顺利通过。十月革命节前夜,斯大林看了《列宁在十月》,当时还对罗姆说不错。可就在10月1日这一天,红场上的检阅之后,舒米亚茨基紧急把罗姆、卡普勒尔等人找来说斯大林要求改片子。对此,罗姆有过回忆:“舒米亚茨基走进来搓着手说:‘是这么回事,今天游行后,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又看了一次影片并让我转告您,不逮捕临时政府成员和攻打冬宫,俄国资产阶级政府的垮台终究是不清楚的。必须补拍攻打冬宫和逮捕临时政府的戏。’”这时,罗姆光火了,就说:“怎么补拍?什么时候补拍?影片都在上映了!”舒米亚茨基告诉他说:“不,它已经停映了!一个小时前已经电话通知让所有的电影院将这部片子撤下来。”至于补拍的时间,舒米亚茨基告诉罗姆,斯大林说,时间现在不起作用了,因为纪念日已经过去了。结果是,卡普勒尔改写了这两段戏的本子,罗姆又重回列宁格勒去拍这两场戏。斯大林和罗姆、卡普勒尔的分歧就在于“冲锋”和“攻打”之上。初登导演之台不久的罗姆,还受到爱森斯坦电影《十月》的影响,还有艺术家的“良心”。但是,舒米亚茨基则是忠实执行斯大林意志的官员。他所要求罗姆的就是服从并希冀从《列宁在十月》中捞取自己的荣誉与桂冠。他要求罗姆写一份东西,对没有拍好片子进行检讨并写明重拍的影片是在“舒米亚茨基的领导下完成的”。他对罗姆威胁说:“您写了,您就会什么都有了,而不写,您就会完蛋。叶若夫已经在关注着您了。”他还指责罗姆是个“政治上不开窍的人”。罗姆最后还是服从了,这正如他所说的:“那时人人都害怕被捕”。 1937年末,罗姆补拍并修改了最初的影片,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1938年,又是卡普勒尔编剧、罗姆导演,拍摄完成了“列宁系列影片”的第二部《列宁在1918年》。但是,事情很快发生了变化,舒米亚茨基没有能看到“在他领导下”的影片的问世,于1938年1月中被捕,6个月后被镇压。卡普勒尔因为是“犹太人”,最后失去了斯维特兰娜,也失去了政治上的宠爱,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被捕,后在劳改营中度过10年囹圄生涯。惟有罗姆幸运,他的《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年》在194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一举成名为斯大林恩宠的大导演。但是,由于史楚金的早逝,他的“列宁影片系列”未能拍摄下去,不过这时有关列宁的电影对于牢牢控制权力的斯大林来说,已经是无关紧要的事了。 应该说,《列宁在十月》是经过斯大林意识形态加工和渲染的影片,它充分宣扬了斯大林在十月中的重大作用,是为他的“列宁和斯大林在一起”的理论和行动服务的,并不是1917年11月7日实际发生过的那一切。
历史背景
列宁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苏联总理)。列宁是他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后的化名,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 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和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影片中前苏联人民艺术家史楚金塑造的列宁形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既有政治家的敏感和坚定性,又富有人情味、幽默感和朴实无华的作风,还没有一个演员可以超越。
角色介绍
作品评论
感怀,慈父般的领袖
流觞曲水(勿诉离伤!)
2007-03-15
若说我们这代人早已淡漠马列主义,那无信仰之空虚与信仰的巨大感召力就呈现出了巨大对比。我们可以听不懂列宁的高深革命理论,可以完全不理解群众单纯又冲动的行为,而我们不能不感叹在近百年前,列宁在战乱与萧条的十月,就深深嵌入俄国人的心里,进而南下,红色在中国生长壮大。
《列宁在十月》还不能算是很成熟的有声电影,经常出现提示时间地点的字幕,在这部黑白电影里,时代感与历史感自然是无需置疑,但与其它反映这类革命题材的电影不同,它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在这部影片中,列宁是热情的革命领袖,甚至是工作狂。但他的温情与亲和力,他作为领袖的巨大人格魅力,电影中也有很充分的体现。
列宁在工人中慷慨陈词,夸张的手势,充满感染力的表情,煽动性极强的词语,从工人的脸上可以很明显的表现出来。他简直就是生来的演说家,也只有与他信仰完全对立的希特勒,才能与他的演说才能相媲美。虽是语言不同,甚至时空相隔,我仍会禁不住感到列宁就在我面前,他在面对全世界宣言,用它的热忱感染全人类。
许多人为他的理想落泪,而我则对他的慈父般的温和而伤怀。羡慕那个误入克里姆林宫的小女孩,能在列宁的怀抱里画画。我能看到列宁得知她父母双亡后紧缩的眉头,和他眼里的怒火。列宁一生坎坷漂泊,没有自己的子女,群众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那个可爱的小女孩是群众苦难的集合,这也是列宁内心深处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子女被迫流落街头,孤苦伶仃。列宁对地主的严酷手段与这也有巨大的关联,他把对群众的拯救扩大到阶级层面上,从身边的温饱问题入手,逐步引导农民提高觉悟。
与此相呼应的情节,是列宁护卫瓦西里乡下亲戚的来信,农民们已组织起来,和地主斗争并取得胜利。在瓦西里家的这段场景也具有浓浓的人文色彩,妻子偎依在他的肩头,两人一起注视着未来孩子的小鞋子,紧张之中的片刻宁静,给人些许想象,些许感动。
太多震撼了,从领袖的生平中掠过最辉煌的一段。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3 01:53
目录
概述
影片背景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