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刀之阳面》是2011年11月19日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麦家。
内容简介
《刀尖:刀之阳面》是
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耗时八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忠实还原了中共王牌特工尘封七十年的传奇故事。
抗战时期,日军“变态”医学专家腾村正秘制一种大规模用于中国儿童的特殊药物,服用者将大脑萎缩,破坏神经组织,心甘情愿被奴役。延安、
重庆均获知了这一险恶计划,分别派出高级特工林婴婴和金深水,以粉碎日寇的阴谋。一段残酷的冒险就此展开,从那刻起,一道不合时宜的喷嚏都可能让他们人头落地。
“左手刀尖,右手女人;左手鲜花,右手鲜血”是主角金深水最真实的写照。他一方面要在工作上
周旋于
日本反间谍小组、汪伪政府、国统和共产党之间;另一方面,在感情上更要平衡于远山静子、刘小颖、革灵、林婴婴等各色女人。所有理想和情感纠葛,被抑制的爱情、被扭曲的人性、被蒙蔽的阴谋,构成那个特殊年代最危险的工作:刀尖上行走。曲终人散之后,爱情何去何从?阴谋终向何方?金深水——在阳面;林婴婴——在阴面,共同演绎一场史无前例的谍战史诗。他们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情愿生死一线,只为心中不变信念。
编辑推荐
《刀尖:刀之阳面》编辑推荐:麦家在《刀尖:刀之阳面》中做了首次大胆尝试,在结构上,第一次使用双线补充叙事结构,分别通过男、女主人公两个第一人称的叙述,来写故事的阳面和阴面;在语言上,麦家更加追求故事的流畅、易读、好看,并把真实还原七十年前的档案和资料放在首位,使之成为他作品中故事流畅性和真实性最强的一部;在内容上,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不再刻意铺陈谍战专业知识,更易为普通人所理解,同时侧重描写那个时代为国家“战火爱情”,更为现实和残酷。为写好《刀尖:刀之阳面》这部风格独特的作品,麦家从2003年起花了四年收集资料,累计两年半的时间集中写作,累计两年时间修改,于2011年上半年定稿。
——麦家八年撰著《刀尖》封笔之作
关键词:麦家封笔
这些年来,当他的作品以小说、电视剧、电影、舞台剧等多种形式纷呈、畅销、获奖,以至于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类型文化风向时,无论读者、观众还是评论界,都渐渐明白了一个事实:麦家无疑是中国当代谍战特情文学之父。
但是。
“我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或者一年,或者两年。”麦家说。
所以这句话,不仅标志着他将蛰伏修养,蓄谋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新类型回归,也标志着,中国当代的谍战特情文学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关键词:写了八年
麦家说要休息,却并不意味着他从前有多衔枚疾走,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缓慢的创作者。历数他的代表作《解密》、《暗算》、《风声》、《刀尖》,全都像路上行舟,日进寸功,尤其是这一部封笔之作《刀尖》,他反复修撰改写,耗时八年。
从2003年夏天,神秘的王亚坤夫妇带着《解密》和《暗算》突然到访
成都开始,这个原本无缘见天的传奇,就已做好了水落石出的准备。
王氏夫妇给他带去的除了阔别20年的唏嘘和关切,还有“整整一箱的材料”。虽然箱中之物每一份都直陈枢要、缺漏不齐,但丝毫掩盖不住整个事件的暗流汹涌、激烈澎湃。所以八年前的麦家,花了一个下午时间把材料看完,决定将它写出来,只是他自己也没料到,从当初强烈的创作冲动萌发到付梓出版,竟然耗时整整八年。
关键词:真实传奇
当下已经不乏十年磨一剑的各种作品和噱头,如麦家这样的身份,为什么也要花八年来写一个故事?并且写完之后,在成书的前言处,谦虚敬慎地用“写在外面”四个字来强调本书的作者其实已经不再是他?
因为《刀尖》所说的故事,是取材于真实事件的。为了力求全角度还原这段历史,除了大量的取证和修撰,他还需要争得王亚坤夫妇的认可。而这一关并不好过。
2003年11月,麦家完成了第一稿,取名《两个老牌特务的底牌》,但王氏夫妇并不满意,认为不够真实。单为“真实”两个字,接下来的四年时间,一方面麦家不断地大篇幅修改,另一方面王氏夫妇东奔西走,四处搜集更多的资料和档案,供他参用。
2008年,麦家索性推倒重来,根据庞大的材料和浩繁的档案,重新开始创作第二稿,一直到11月份才完稿,取名《刀尖上行走》。在创作和出版《风声》、《风语》期间,他根据王氏夫妇和有关审读机构的要求,又对作品做了多达数十次的局部修改,终获对外刊发。
2011年,根据出版编辑的意见,他再一次重头梳理补充,将作品更名《刀尖》。由磨铁图书文治品牌出版。至此,无论是王亚坤夫妇在其中的作用,还是所有提供与此事件相关材料和档案的部门和个人,都与这部作品的面世休戚相关。可说是整个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关键词:口语化叙述
也是为了强调真实。麦家首次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全文口语化处理,以确保这是他迄今为止节奏最快,最易读的一个故事。在外观上一改他此前作品字斟句酌的行文风格,全文悬念迭出,故事流畅,环环相扣。
针对一部分文学界专家的质疑,他的理解是:类型小说就是要好看、易读、把故事讲清楚。无疑,《刀尖》做到了这三点。
关键词:向沉默英雄致敬
为什么麦家在这部作品里如此重视易读性?
归结到底,这是为了“向沉默的英雄致敬!”
只有易读的小说,才能让更多的人读懂,才能把这个传奇故事流传出去,才能让这段历史中最沉默的英雄,最残酷的爱情得见天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但他们并不是全都有名节声誉。因为在历史的暗角,总有一些为了理想和正义不惜将自己置于最黑暗之地的英雄,他们知道自己的牺牲将无人问津,即使是多年以后《刀尖》这样的作品,也只在写他们的影子。
他们的故事永远比书更感人,他们的付出永远比人们以为的要彻底,所以麦家或许更愿意记录一段真实的故事,而不是只执着于文学意义上的突破。因此,《刀尖》这部小说,可能是他在终结谍战特情题材的历史时刻,返璞归真的一次努力。
媒体推荐
只是漫谈。
一柄软剑,以守为攻。
孙武说,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退一步讲,即使以中下智,只要能用间,也不至于败,败也不至于败绝。因此,任何不用间的战法,肯定有点蠢。而历史上那些用间的人,以上智谋事的人,一直以来都很神秘。他们在普通人看来,阴暗,不可告人,甚至有点可怕。许多提到他们的文学作品,都多少给人这种印象。
但是在他的作品里,这些人不太一样。也许在他看来,放下绝对精神,单从主观精神出发,大体可以概括战争这个东西,它无非是两方有分歧之后,用理决断不成而用情决断的解决方案。即使是用情,在方法上要是不循些理,也是要用输的,于是战略兵法由此而立,为的就是维制用情的方式。十七世纪
英国贵族表面上看起来公正无私的决斗,都可以耍谋,何况打仗呢。从这个角度说,君子都
无所不用其极,何况军人。于是《暗算》里面冷冰冰的国家机器,它的运作原理也能变得很可爱;《风语》里面诡秘阴暗的黑室,它的理想源头也可以和儒者暗合。那些情报工作者虽然隐姓埋名,不能见光,但他们的信仰也明白可以见天下。他们不怪异,不离经叛道,只不过他们是英雄。
从根源上去体会作品的主题,就可以让人更明白,他为什么要孜孜不倦地描述这样一批神秘人,为什么这些年来,他对他们没有半点厌弃,因为他探讨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天才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的形态和他自己一样,就像一把出鞘的剑,不主动攻击,只是悬在那里。这把剑是软的,即使被迫与人交锋,剑身也能弯曲,可是他又不钝,剑刃比其他兵器都要锋利。这种锋利的软剑,是很有一部分读书人所携带的奇异属性——他们因为敏感,所以锋利,因为孤独,所以柔软,这在他身上尤其明显。
可是偏偏这种过柔则靡,过刚则折的精细控制力,在他的故事创作里变成一种宝贵的东西,使得他小说里严密的情节中间,会适时出现一些闲笔。他很重视用闲笔,在他看来,即使故事再严密,也不能全是结构,文学创作不同于结构素描。一个只会编故事的人,是不会这样强调闲笔的。除此之外,剑的柔还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里面的每一个天才,过人之处都是锋芒毕露,但又都身负顽疾,
比如容金珍,比如
阿炳。可是这些人,实际上无一不是他精神世界的实体化,忧郁、懦弱、有点儿痴,和书生的病态,这可能与
富春江的水有关系,和
郁达夫一样,带一种阴郁的干醇味道。所以虽是软剑,却很有剑气,有剑气所以有意气,这些都是相关联的。也正为此,很多人在《风声》和《刀尖》里看见的主旋律,其实未必该诟病,而该赞赏。
一枚慢表,以退为进。
造物方如果是表匠,可说是每个人都成了表,节奏、工艺、性能、组件数,各各不同。
爱因斯坦可以像一枚
百达翡丽,
拿破仑几可同伯爵,
林徽因同斯沃琪,这些似是而非不用计较。但是他这一枚,肯定不是日内瓦系的。他更像制表巨匠归老之后,不仗才情,只凭闲情制出的,但这份闲情是毕生心性锤炼的精华,比之才情难断高下。所以,他可能不耐磨,可能转轴非铂非钻,可能螺钉
滑轮并不多,但转盘、齿轮、螺栓,每样主要组件全都朴实紧凑,咬合无碍。这也是他行文时候,每个段落和句子之间关联性强,每场对话中间没有缝隙的缘故,从《解密》到《暗算》,从小说到剧本,都能看出。 他不但是闲表,而且是一枚慢表。多半人见到的样子,都是他以《暗算》为引使国内谍战作品井喷之后的形象,接着获得茅奖,影视改编大获成功,版税接天。这些看上去很快,很猛,但了解一下成名之前的状态,就能知道他其实慢极了。从1991年《解密》的草稿到今天的《风语》,几乎二十年,他从容地在讲同一个故事。这种执着和不动根本,正是像他评价
茨威格的作品一样,推进如同一尊坦克,缓慢,细密,但很有力度。甚至有时候,他不进反退。他说过,某种意义上,缓慢是成功的捷径。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反特片和七十年代末期的反特电影复兴,以及《林海雪原》的出现和被压制,都说明谍战不是他首创的,但近年来这种类型作品重现后的风潮,除限定范围内政局昌明之故,必定是和他的《暗算》脱不开关系。无疑,他是这一次风潮的发端,这并不因为他把那些无名英雄还以名,也不因为他把情报破译这种神秘的事业第一次讲得如此透彻,是因为他的严谨和诚恳。
严谨所以精致,创作的时候就像在织网,缓缓吐丝组建,细密的程度像钟表内部结构,如果让整部小说变成精密仪器,那么仪器的制作和组装一定不能快,这就是他有时每天只能写十几个字的缘故。这也和卢卡契的意思基本一致,长篇小说不若史诗般拥有一颗天真灿烂的童心,它是一门雄浑老成的艺术。
诚恳所以真实,以至于让作品走出了特情和谍战的局限,更接近于传统小说。这让里面的天才更像人,说的是人话,过的是人的日子,没有性格上的脸谱主观化,也没有意识形态上的立场概念化。这些天才个个都有缺陷,个个不是完人,如果有一天,当他开始塑造一个完美的天才时,就是这个故事快讲完了。
总之严谨和诚恳,都和缓慢有关,只是这个缓慢,有多少故事创作者能体会呢。
一支烟,外冷内热。
孤独感对他来说不是坏事,反倒是成事之要,这点他不止一次提出过。从他对写作环境的苛求看,一清二楚的。
首先,是要安静,其次,是回归自然。这种安静和回归有偏于肉体的,也有偏于心。但无论哪样,身体的安静是必要的,凡举任何事业和追求,即便是禅和
基督,修行时候都从身体开始。譬如
村上春树大雪纷扬的世界尽头如果是心,那么奇鸟行状录里井底的阳光和透窗的月光,就是偏肉体的感应。换言之,不把身体存于宁静地,又有几人能够得缘分。这一点,纯文学写作和故事创作基本合拍。
史蒂芬金也有这个倾向,他告诉大家,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写东西了,那就放下窗帘关上门,炸掉电视机,不管水深火热都要将自己锁在房里。
说来他和史蒂芬金有多处地方是相似的。比如每天饭后大运动量的散步,比如都曾受伤以至于差点瘫痪(他是从单杠上摔下,史蒂夫是被车撞飞),比如都有写作强迫症,一天不写会难受。相比之下,如果从孤独感来解释,写作强迫症这点相似之处反倒更寻常。
如果一个作家可以将自己封闭在植物园的角落,经常十天半月的不回家,不找助手不见客,只是写和读,然后去爬山,那基本可知,他的孤独感已经有形了。在外人看来,他的形状就像一支黑夜里点燃的烟,但意会者都晓得这支烟是十足的外冷内热。是
太宰治还是
凯鲁亚克,是
海明威还是
坂口安吾,他们都以不同角度探到同一根本,人性到底只是一种孤独。换言之,也只有孤独这样东西,才是对一个写作者最忠心耿耿的。
对任何写字的人,孤独都是良性的,它会告诉你,你最亲的人除了亲人,还有书,还有创作。所以他故事中的主人公,全都凭着他塑造时挟持的这份孤独,成为奇崛陡峭的英雄。 但就像那支烟一样,他的内热也不容小看。只有一支点燃的烟,火和氧让烟丝燃烧出的百窍玲珑,才能知道如何捕风。所以作品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物形象,都是靠这股充满能量的内热才撑起来的,
黄依依是这样,
顾晓梦也是这样。其实从平常生活中,不难捕捉他的这股内热:他会为父亲的年迈感伤地掉眼泪,同时他又会为了剧本改编事宜与人寸子必争,他会在自己的家里接待一个素未谋面的后辈,他也会被舆论一逼迫就把给儿子存的二十万块创业基金变成的捐款凭证亮出来辟谣,而他更会朴实到让妻子煮面条来款待初次登门的朋友,凡此种种,全是热的一面。
写字的人,一味往寒冷里面走,恐怕是要写伤的。
在国内,要于纯文学里把故事讲严谨,多一点理智的故事诉求和严密的结构举张,等于文字创作中的路上行舟,而要在讲好一个故事时守住文心,则又是艰难一关。平衡两端并不简单,所以他有进退失据的时候,也有崖岸深峻的时候,但归根到底,他很明白自己只是个纯粹的写作者。
而这个私淑
博尔赫斯的知难而上的写作者,真正要的又未必是这些,很难说他要从写作中获得什么,或者读书和写作本身就是他要的一切。因为他并不是完人,他有缺陷,有脆弱处,有偏执时。他一时间是隐忍锋利的软剑,一时间是机械动能的慢表,一时间又是拿孤独来烧的烟,但无论对他的流言还是褒赞,在他文学创作时秉持的那份缓慢和故事写作时守住的那份孤独面前,都要变小。
他对他的后辈们说,不要图快,下足功夫,把一个故事写好。
他是麦家。
慢人——麦家侧写
文/洛维
作者简介
麦家,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谍战特情文学之父,新智力小说领军人物。1983年毕业于
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1991年毕业于
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1986年至今著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风语》。作品多次被影视改编,口碑、票房、收视率节节高攀,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类型文学风向。
小说目录
目次
写在外面/05
第一章/13
第二章/35
第三章/53
第四章/75
第五章/95
第六章/115
第七章/131
第八章/151
第九章/177
第十章/201
第十一章/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