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安仁故居位于
云南省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新城乡,距离县城30公里,坐落着一座气势雄伟的府邸,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开放时间全年周一至周日09:00-17:00。
生于风雨飘摇时代的刀安仁,是盈江县新城乡人,19岁任干崖(今盈江县)第21任
宣抚使司,终年41岁。他短暂的人生却成就了非凡的传奇事迹,是滇西地区当之无愧的革命先驱、民族英雄。1924年的干崖兵灾,刀安仁的故居被毁;1925年之后,刀安仁长子即干崖第24任土司刀京版对旧宅进行了修复,到了解放初期仅剩下两进两院,时至文革时期刀安仁故居又再次遭到了严重破坏。据刀安仁后人刀乾威介绍,刀安仁故居曾多次遭遇浩劫,在修缮之前只剩下三间厢房。2008年当地政府出资440万元进行修缮,2011年盈江“3.10”地震时曾有部分瓦片脱落,随后当地政府进行了处理。
刀安仁故居于2011年修葺完成,最大程度地复原了故居的容貌。刀安仁故居是一个坐东朝西的建筑群落,分为四堂三进。大堂在前,作为审判厅使用;二堂是土司议事厅;三堂是土司贵族及元老的办公地;正堂居后,是土司的办公及住所。每进中间是天井,两边是厢房。
故居的色彩全部采用仿古原料,所用的黑、金、红、银色在土司府常见,但这样的色彩搭配在当地少数民族民居中并不多。“如外状元枋用的金色和红色,里状元枋用的绿色、黑色,子行挂枋用的却是大红色和金色。”
后花园一侧,房屋上一根腐烂的红木柱被换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
楸木材质的柱子。“楸木质地相当于柚木,是从腾冲等地找来的。”工作人员说,仅更换眼前这栋房屋的柱子和大梁,就用去了上百万元。
故居内的地砖也有讲究,故居中轴线附近用的是六角砖,而其余地面铺的是四方砖。“像这些一眼就能看得到裂纹的砖,有年头了。”在故居内,还能看到一只剩下脑袋的石狮子。工作人员称石狮子是乡卫生院修大楼时,意外从地里挖出来的。“去年挖排水沟时,还在院子角落发掘出来了篮球大小的小型石狮子,和一个刻有字迹的碑。”工作人员领记者找到斜靠在墙上的碑,石碑约90厘米长、60厘米宽,上面数不清的“刀”字依稀可见,而其余绝大多数字经过水蚀、风蚀难以辨认,工作人员推测石碑上刻的是刀安仁后人的名字。
刀安仁又名郗安仁,字沛生,男,云南干崖(今
盈江县新城、旧城、弄璋一带)宣抚司第二十四代土司。刀安仁是盈江干崖宣抚使第23任土司刀盈廷掌印夫人所生的长子,被称为“混相”,即傣语“宝石王子”之意,是法定的土司继承人。
刀安仁少年时期其父十分重视他的教育,先后安排了傣族私塾教师刀洛勐和知今鉴古、学问渊博的白族教师蒋桂对刀安仁进行教育,使其知书达理,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期间
缅甸国王嫡长孙莽达拉疆括因缅甸被英国殖民军占领,国破家亡抵抗挫败后,退守到盈江干崖刀安仁家进行避难,在与刀安仁接触中交谈了缅甸国家被沦为殖民地的经过后,让年幼的刀安仁懂了国家落后就要被人欺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从而树立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1891年,年仅19岁的刀安仁承袭了土司职成为干崖第24任宣抚使。就在这一年,英帝国主义为扩大殖民统治,入侵了盈江铁壁关地区(今 属缅甸)。眼见国土沦丧,为保卫祖国领土,刀安仁征调四五百名土司兵到盈江铁壁关地区大青树安营扎寨,采用“七里蜂护窝”战术,痛击入侵英军,取得重大战果,保卫了祖国领土。1893年英国殖民主义者见武力不能达到目的,就以勘界为由,暗地把汉龙关的界碑移到我国境内,企图以“合法手段”达到侵占我国领土的目的。刀安仁随父亲刀盈廷为落实汉龙关界碑的遗址,不辞艰辛,奔走300多里,终于查证确认了汉龙关在勐卯正南的位置,为1894年中英续签滇缅条款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1898年英帝国主义加紧策划侵占我国领土,大举入侵我国铁壁关、虎据关地区,刀安仁依托大青树营盘,坚持了八年之久的抗英斗争,给予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保卫了祖国的领土。但就在这一年,在中英进行滇缅边界会勘中,清朝廷派出昏庸无能的官员刘万胜担任勘界负责人与英方谈判,在英帝国主义者的利诱威胁下,刘万胜卖国求荣,听任洋人摆布,将属于我国领土的铁壁、虎据、天马、汉龙四关大片国土拱手让给英帝国主义者,使刀安仁和各族群众浴血奋战8年的反抗英国侵略者斗争的成果毁于一旦,刀安仁悲愤至极,仰天长叹“小民尚知守土,朝廷却忍辱求荣,如斯沉沦,国将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