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米岩,坐落在
翔安区内厝镇三魁山,岩庙后面一片巨石,巨石裂缝形成一道一米多深的天然石洞。
三魁山出米岩
“相传宋幼主驻此,石中一穴,日出米以供邑从,故名”(民国版《同安县志》卷八)。后来庙中一贪心小和尚,用竹竿捅洞,原想多捞米,可一捅便把米洞堵死,所以当地有“出米岩和尚想多连少无”的俚语,意在劝人莫贪。
清代陈德辉有吟咏出米岩的怀古诗:
南来行国尚称君,鬼护神输总异闻。
华盖仍留山上石,仓林疑住殿前军。
残碑篆迹埋秋草,古涧泉声咽暮云。
拔舍挥戈何处是,划然长啸对斜醺。
金门、
厦门、
安溪、
南安等地也有“出米岩”,传说大同小异。
在出米岩前东畔,有座宝盖峰,峰峦丛秀,相传宋幼主坐爱乘凉,曰“此峰如宝盖”而名。
在出米岩前,有御罗石,石呈五色斑斓,相传为宋幼主宫人遗下罗巾化成而名。清代生员童肯堂有诗咏其事:
妃殡难忘幼主恩,龙飞播越邑南辕。
罗巾遗下千秋恨,拳化生来彩色痕。
万里江山无驻足,六宫粉黛正销魂。
马嵬昔日淋铃雨,同在披离侍至尊。
在出米岩山前南麓,有饮马池,池塘面径五米,四周皆石,泉自石中流出,大旱不涸,因宋幼主于此饮马而得名,附近乡村“马池内”也因此池而名。
大柿山出米岩
出米岩坐落在福建省仙游县榜头镇的大柿山上,历代以来,以其奇妙的传说和独特的景色吸引着万千游客。
凡来到这里的游客,无不争先观赏一块巨大的岩石。它约两人高,数十人围抱不过,形状象仙人的巨掌,黑褐色和斑驳的苔痕证明它饱经风雨,在苍松翠柏映衬下,更显得苍老而健壮。石岩的后向,与数十块更加巨大的岩石相接。缝隙间树木苍劲挺拔,枝繁叶茂。在这块岩石靠近底部的地方,有一个酒杯大小的洞口,贴眼往里面探看,似通岩心。洞口下方岩石凹陷,显长方形,象是特地凿成用来放置米桶的台面。相传这个洞古时会自动流出白米,山寺里的僧人全靠这个洞赐米度日,僧多出米多,僧少出米少。一天,云游僧侣多人来到这里,负责取米的小僧恼怒石洞出米缓慢,便凿洞求速,不料石洞从此失去灵通,不再出米。这便是“出米岩”的由来。在石洞旁边的岩壁上,有楷书碑文题刻,可惜大部分字迹已磨损几平,唯有篇未“大明万历甲午年”等字尚依稀可辨。
石洞右边的出米岩寺始建唐代,无了祖师是创建者。宋元时代,兴废无常。现存的山寺是明万历甲午年(公元1594年)重建的,至宣统辛亥年再次修整,匾额就是当年所立。近年,人民政府很重视名胜古迹的保护,更将山寺修葺一折。殿堂小巧玲珑,只有前殿,但装饰华丽,且整洁异常,似无凡尘纤毫。寺内供佛祖,香烟缭绕,庄严肃穆。游客步入殿堂无不凝神屏息。在这里,游客可以瞻仰慈祥的佛象,可以观赏神奇的壁画,可以随手翻阅古老的经文,也可以随兴诵读妙趣横生的寺联。山寺虽小,却令人玩味无穷。石洞的前面,有一座实心石塔,俊俏古朴,高约两丈,七角七层。石塔层层饰以人物、鸟兽、花卉,雕技高,栩栩如生。这座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石塔,确是艺术的珍品,虽历尽三百多年沧桑,仍不改当年风姿。
石塔的右边,即山寺前面,是一片宽敞的石埕,围以条石栏杆。凭栏四望,更令人陶醉。原来出米岩胜景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山谷怀抱中。在寺后葱茏的林木上头,山峰层层突起,直插霄汉,望而生畏。山腰云雾横涌,真有“三山半落青天外”的感觉,山深云密的地方,对游客有极大的吸引力,但一般游客只能感叹足力的不济,无法攀登。从高山之上奔流下来两条山泉。山寺、出米岩和古塔就在两泉之间。泉水清冽,水底岩石块块明亮可爱,青、红、紫、黄、白,色彩斑斓,游鱼嬉戏其间。即使是老翁见到这清泉,也会童心勃发,趣味盎然地赤足涉水而后快。两条山泉象两只鸣琴,日夜铮铮作响,更增添了山谷的清幽。偶尔山禽长鸣而过,更觉寒气透骨。
人们立岩前,睹碑文,耳听空谷流泉,不免会幽幽怀古;细品“出米岩”传说,一定会感觉到启迪无限,耐人寻味,再遥望山下一条伸向远方雾海里的公路,飘渺如带,更会遐想万千。、 “出米岩”胜景令人忘返,正如寺联所云:“石妙空嵌曾出米,山多重叠此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