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有三朵传统民间艺术之花,
凤阳花鼓、花鼓灯、
花鼓戏,统称凤阳三花。主要流传在旧凤阳府境内,包括
凤阳县、蚌埠市区、滁州市等。
简介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主要流行于旧凤阳府临淮县一带(凤阳县东部地区),而以然灯寺为中心。凤阳花鼓分坐唱、唱门头两种演唱形式。多为二人表演。主要曲目有:《凤阳歌》、《凤阳花鼓》、《王三姐赶集》、《孟姜女》、《十杯酒》、《送郎》、《鲜花调》等一百多种。其中不少驰名中外。
早在明朝中叶,凤阳花鼓就在我国江浙一代流传。明末画家顾见龙在他的家乡太仓看过凤阳花鼓后,曾作《花鼓子》一图。这是记录凤阳花鼓最早的一幅图画。此图今收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清初,凤阳花鼓流行于我国各地。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曾在北京、山西临汾等地数次看过凤阳花鼓的表演,并写下了赞美的诗句。到了清末,凤阳花鼓更加盛行。艺人们在我国山南海北、到处飘零,有的艺人甚至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一代行乞。
凤阳花鼓在戏曲中也广泛流传。明隆庆、万历年间,在周朝俊《红梅记》传奇中便出现了凤阳花鼓的一段插科:
〔内打花鼓介〕
〔丑叫介〕
〔杂扮一男子、一妇人打锣鼓上〕
〔丑〕:你是那里人?
〔杂〕:凤阳人。
〔丑〕:你打一通我听。
〔杂唱〕:
紧打鼓,慢筛锣,听我唱个动情歌。
唱得不好休要赏,唱得好时赏钱多。
这是凤阳花鼓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一段。
解放后,文艺工作者把用作乞讨的凤阳花鼓搬上了舞台。1955年春,党培养的第一代花鼓女欧家琳、刘明英、邓泽菊等在北京怀仁堂中演出了《王三姐赶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了演出,这是凤阳花鼓史上一件盛事。周恩来总理在看完演出后,把凤阳花鼓亲切地S称为“东方芭蕾”。文艺工作者在继承凤阳花鼓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的同时,还创作了大批文艺作品,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表演唱《双条鼓儿敲起来》、《欢送大姐上北京》,舞蹈《绿秧红心》、《丹凤朝阳》、《欢乐的花鼓女》,歌舞《花鼓心声》,大型歌舞剧《凤姐与阳哥》,大型抒情歌舞表演《凤鸣神州》等。凤阳花鼓在文艺舞台上方兴未艾。
花鼓灯
花鼓灯,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明清时期它盛行于凤阳府,如今它仍在蚌埠、怀远,淮南、凤台,凤阳、颍上等市县流传。
花鼓灯起源于秧歌,是农民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花鼓灯的伴奏乐器为锣鼓,由凤阳锣鼓演变而来。花鼓灯的舞蹈来自劳动生活,并吸收和借鉴于武术、杂技、
古典舞蹈等各类艺术。其中上盘鼓(女角在男角的肩上做各种动作)源于南宋时期的肩上舞。在向上探求,六朝时期的肩舞、巾舞与
花鼓灯舞蹈也有历史渊源。
花鼓灯演出演出分武场、文场两种。武场以舞蹈为主,文场以演唱为主。
在整个花鼓灯艺术中,最具特色、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舞蹈部分。花鼓灯舞姿热烈奔放、刚健朴实、活泼开朗、干脆利落,表现了沿淮人民的性格和气度。它的舞蹈可分为兰花、鼓架子两大类。花鼓灯的伴奏乐器为锣鼓,其编制人员6至9人。花鼓灯的锣鼓曲牌有《灯场锣》、《小煞锣》、《大煞锣》等十八种。在花鼓灯音乐中,除去锣鼓外,最具特点的要数武场中演唱的曲调。它分为男女唱腔两类。其中兰花演唱的曲调有:《花鼓调》、《慢放牛》、《淮调》、《苦调》、《淮河调》等在这些曲调中,有情歌、叙事歌、时政歌、奉承歌、打诨逗趣歌等五大类,其中情歌的比重最大。
解放前,每当秋收完毕,农民们组成花鼓灯班子到处演出,受到沿淮群众的欢迎。然而,这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却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极端鄙视。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花鼓灯十分重视。文艺工作者为继承、发展花鼓灯做了大量工作,并创作了不少作品。如《摸花轿》拍成了电影,《玩灯人的婚礼》赴北京参加全国文艺会演。花鼓灯已成为我国民间舞蹈的佼佼者。
花鼓戏
花鼓戏,又称“
凤阳花鼓戏”。由于它起源于凤阳府凤阳县长淮卫(今蚌埠市龙子湖区),故又称 “卫调花鼓戏”。花鼓戏流行于凤阳、蚌埠、五河、明光、怀远、灵壁、涡阳等地。
花鼓戏的音乐具有如下的特点:其唱腔有男腔、女腔、哭皮腔之分。其板式有吟腔、起板、数板、五字紧、慢赶牛、十字韵、流水之分。其唱词结构有“娃子”和“羊子”之分。花鼓戏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吴汉杀妻》、《西回龙》、《东回龙》、《三反》、《五反》等七十多出。
简单区别
凤阳花鼓和花鼓灯都被周总理誉为“东方芭蕾”。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是其中最著名的,凤阳花鼓是一种曲艺,主要以演唱为主,舞蹈为辅,表演时左手虎口拿鼓右手拿两只鼓条边打鼓边歌舞。
花鼓灯
花鼓灯是一种民间歌舞,以舞蹈为主歌为辅,以折扇与手绢为道具。
花鼓戏
花鼓戏是戏曲,和京剧豫剧有着相同的化妆舞台,演绎着一出一出戏。
民国初年,花鼓戏进入了全盛时期。许多知名艺人如陈广仁、李西、乔成等活跃于沿淮一带的农村舞台。到了
抗日战争时期,花鼓戏在和泗州戏竞争中败北,至解放初期,濒于灭绝。解放后期,党和人民政府曾一度抢救过该剧种。1958年,凤阳县成立了“花鼓戏剧团”,两年后,该剧团被撤销。如今,花鼓戏仅存曲调,成为少数音乐工作者的创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