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莲
雨久花科凤眼莲属植物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是雨久花科凤眼莲属的浮水草本植物。凤眼莲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叶基生,莲座状排列,宽卵形或宽菱形,先端钝圆或微尖,基部宽楔形或幼时浅心形;花葶具棱,穗状花序;花冠近两侧对称,四周淡紫红色;蒴果卵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因其中央具深蓝色块斑,蓝块斑中又有鲜黄色眼点,状似孔雀羽毛,故名凤眼莲。
植物学史
凤眼莲在原产地巴西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制,仅以一种观赏性种群零散分布于水体,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自此以后,凤眼莲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在北纬(葡萄牙)至南纬(新西兰)之间的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在分布,并形成患害。19世纪期间引入东南亚,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内地各省,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后逃逸为野生。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的19个省市,尤以云南(昆明)、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入侵严重,并已扩散到温带地区,如锦州、营口一带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浮水草本,高30-60厘米。须根发达,棕黑色,长达30厘米。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匍匐枝淡绿色或带紫色,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物。
叶在基部丛生,莲座状排列,一般5-10片;叶片圆形,宽卵形或宽菱形,长4.5-14.5厘米,宽5-14厘米,顶端钝圆或微尖,基部宽楔形或在幼时为浅心形,全缘,具弧形脉,表面深绿色,光亮,质地厚实,两边微向上卷,顶部略向下翻卷;叶柄长短不等,中部膨大成囊状或纺锤形,内有许多多边形柱状细胞组成的气室,维管束散布其间,黄绿色至绿色,光滑;叶柄基部有鞘状苞片,长8-11厘米,黄绿色,薄而半透明;
凤眼莲的叶柄剖面可见密密麻麻的气室,这是它输送和储藏空气的地方。凤眼莲在水中发达的根系具有相当重量,有平衡的作用,以便水面上的植株挺立漂浮。
花葶从叶柄基部的鞘状苞片腋内伸出,长34-46厘米,多棱;穗状花序长17-20厘米,通常具9-12朵花;花被裂片6枚,花瓣状,卵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紫蓝色,花冠略两侧对称,直径4-6厘米,上方1枚裂片较大,长约3.5厘米,宽约2.4厘米,三色即四周淡紫红色,中间蓝色,在蓝色的中央有1黄色圆斑,其余各片长约3厘米,宽1.5-1.8厘米,下方1枚裂片较狭,宽1.2-1.5厘米,花被片基部合生成筒,外面近基部有腺毛;雄蕊6枚,贴生于花被筒上,3长3短,长的从花被筒喉部伸出,长1.6-2厘米,短的生于近喉部,长3-5毫米;花丝上有腺毛,长约0.5毫米,3(2-4)细胞,顶端膨大;花药箭形,基着,蓝灰色,2室,纵裂;花粉粒长卵圆形,黄色;子房上位,长梨形,长6毫米,3室,中轴胎座,胚珠多数;花柱1,长约2厘米,伸出花被筒的部分有腺毛;柱头上密生腺毛。蒴果卵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分布范围
原产巴西。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水塘、沟渠及稻田中。亚洲热带地区也已广泛生长。
生长习性
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性很强。适宜水温18-23°C,超过35°C也可生长,气温低于10°C停止生长;具有一定耐寒性。喜欢生于浅水中,在流速不大的水体中也能够生长,随水漂流。繁殖迅速。开花后,花茎弯入水中生长,子房在水中发育膨大。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选择开花植株较多的水塘,不打捞,于9-10月,待小果呈淡黄时,将弯曲的结果花梗摘下,采后摊暗风干,剥去果皮,取出种子。若于盛花时的上午9-10点,将露出花粉的花在柱头上擦触几下,可全部结实,种子饱满,品种优良。2月下旬至3月初将饱满且呈黄褐色的种子放在25-30℃水中浸种10天,然后播在水面上,井保持30℃左右的温度和湿度状态,经1至2周萌发。待幼苗长出5-6片叶时,叶柄开始膨大,已有一定浮力,幼苗分枝后即可移植。立夏以后,平均气温升至20℃左右,可移至内塘的水面养殖。
根茎繁殖
凤眼莲腋芽较多,能发育成为新的植株,匍匐枝较长,嫩脆易断,断离后亦成为独立的新株,具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
栽培技术
水肥管理
凤眼莲从清明至立夏、小满期间植株生长缓慢,分株很少,植株对杂草的抵抗力弱,并注意防风保温,维持较浅的水位。立夏、小满至秋分、寒露时,植株生长旺盛,分株迅速,是形成鲜草产量的主要时期,要求水位以60-100厘米为宜,且肥分充足。秋分、寒露以后,植株基本停止生长,基部叶片渐次枯黄,只留中央几片绿叶,在不受冻的条件下,于浅水中或湿润的泥土上安全越冬。水质瘠薄的可施用部分基肥,每亩施堆、厩肥1500公斤左右。以追为主,追肥可以用腐熟的堆厩肥,分数次应用,每隔15-20天追一肥,每次1000公斤左右,也可用人、畜粪尿加水稀释后泼施,或用2-4%的硫酸铵液喷施。一般多在旺盛生长期施用。施肥后,杂草生长旺盛,而凤眼莲初期生长较慢,易受杂草为害,要及时捞除水中青苔、杂草。
种苗管理
凤眼莲不能自然越冬,需采取措施越冬保种。一般要求水温在5℃以上,才能保证苗种安全越冬。华南地区,可将种苗留在大塘水面原地,集中一角,使之自然越冬,次春加以管理,扩繁后即可放养在寒冷地区,需有防寒措施才能越冬。在平均气温下降到10℃左右时,植株停止生长,茎叶逐渐发黄,要尽早选生长健壮、株型中等、无病虫害的植株留种,保护种株防寒越冬。
⑴种苗的选择。要挑选新株、壮株,并摘去病叶和烂叶后留作种苗,放养量5千克∕米。
⑵保持低温,抑制种苗生长。保种阶段适宜水温为13℃-15℃,昼夜温差不能超过2-C,在10℃以下即停止生长,4-5℃可维持生存,0℃以下即死亡。因此,保种阶段,室内应防止气温过高,最好是低温保存,使种苗呈休眠状态。
⑶通风换气。每天要坚持通风,以保持客观存在内空气新鲜。到4月下旬,白天可全部打开门窗,下午45时再关上;到放养前10天,昼夜均应全部打开,进行炼苗,使种苗逐渐适应自然环境,为种养作好准备。
⑷保持光照。凤眼莲对光照的要求很高,光照时间越长,光合作用越旺盛。无论气候冷暖,每天必须光照4-5小时,尤其是春天,若2-3天因覆盖过严而不能见光、透光,凤眼莲就会烂根甚至死亡。所以保种室每天都应打开盖帘,以便增加室内光照和提高室温。
⑸换水和施肥。凤眼莲保护室内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春天气温增高,风大,水分蒸发快,此时要经常喷洒池水和定期换水,一般两个月换-次水,水的温差不应太大。采用低温保苗,可以不换水。除保种苗前施足底肥外,保种期间也要经常注意追肥,最好用腐熟的人粪尿,按1:20的浓度稀释。追肥时不可直接洒在种苗上。
病虫防治
凤眼莲初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要及时捞除水中青苔、杂草。常见的害虫有蚜虫,可用40%的乐果2000倍稀释液喷洒。
采收
放养后1-10月,当植株生长,繁殖十分茂盛时,即可开始果收。每次采收量可选全部植株数的1∕4,最多不宜超过1∕3。采后应将留存水面的植抹均匀拉开,以便继续繁殖,一般在夏季每隔5-7天即可栗收一攻,入秋后15天左右采收一次,直劲植株进入相对休眠阶段,即应停止采收,以利留种越冬。
主要价值
农用价值
凤眼莲对氮、磷、钾、钙等多种元机元素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其中对大量元素钾的富集作用尤为突出。在现有凤眼莲资源化利用方式中,较为简易而普遍的是用其堆制有机肥及生产沼气,也可直接利用其干粉或将燃烧后的灰分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使用。
食用价值
凤眼莲花和嫩叶可以直接食用,其味道清香爽口,并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马来西亚等地的土著居民常以凤眼莲的嫩叶和花作为蔬菜。
饲用价值
凤眼莲柔软多汁、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干物质中主要是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可作为鸡、鸭、鹅、鱼、猪的优良饲料。将其切碎、粉碎或打浆,拌入糠麸,制成混合饲料或青贮饲料,既能提高饲料利用率,还可杀灭寄生虫。
药用价值
全草(凤眼蓝):辛,淡,凉。主治疏风散热,利尿通淋,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水肿尿少、风疹疮疖等。
【傣药】啪哺舵(西傣):全株治疗中暑烦渴,肾炎水肿,小便不利,疮疖《滇省志》。
【哈尼药】捞妞窠妞:功用同傣族《滇省志》。
【仫佬药】Hulunan胡芦喃:全草治尿路结石《桂药编》。
【苗药】浮萍,黑浮莲:全草治感冒发热,小便赤痛,风疹,疮疖红肿《湘蓝考》。
观赏价值
凤眼莲是浮水草本植物,须根发达,茎极短,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状,上方的花瓣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显的鲜黄色斑点,形如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养眼、靓丽。常是园林水景中的造景材料。植于小池一隅,以竹框之,野趣幽然。
生态价值
凤眼莲是监测环境污染的良好植物,它可监测水中是否有存在,还可净化水中等有害物质。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水体中大量的以及某些重金属元素等营养元素,凤眼蓝对净化含有机物较多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的水体效果更加理想。
物种危害
危害特性
1、阻断航道,影响航运和排泄,成为农业、水利、环保的头号敌人。
2、限制了水体的流动,水体没有阳光照射,变得发臭,使水体中的溶氧量减少,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
3、为血吸虫和脑炎流感等病菌提供了滋生地,滋生蚊蝇,为蚊子的幼虫提供了呼吸和繁殖的机会。
4、破坏饮水资源。由于造成堵塞,水体不能自由流动,各种污染源如重金属元素及其对人体危害的其它微量元素不能有效清除,人直接或间接吸纳到有污染的水源。
5、凤眼莲覆盖水面也加大了水的蒸发量,比敞开水面的蒸发量高出8-10倍,造成水源损失。
6、对水源采水点的淡水水质的影响。大量的凤眼莲覆盖水面会使水的pH值降低;CO2浓度增高;水的嗅值浓度、色度增高;水中的酸度也增加,使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直至不能饮用。
7、凤眼莲的爆发以及其腐烂阶段同时会大量地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水下动物比如鱼类活动繁殖空间将会减少,甚至会鱼类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
防治水体污染:水体营养化是凤眼莲不断繁殖生长的根基,要从源头上来防治凤眼莲的泛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及人口不断膨胀,生活污水排放量及有机物含量大大提高,为凤眼莲的生长提供了重要的营养源,所以要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工农业废水的有序排放,确需排放时必须经无公害化水处理后再排放。
机械搅灭法:对凤眼莲危害较大的水域,可以使用相关机械将其搅灭打碎,扩大水体的光照面积,增加水体的流动,确保养殖、捕捞及航运顺利进行。
人工清除法:动用人力物力直接将凤眼莲捞起运送到陆地而予以清除。这也是期初用得最多的方法,针对小水面实施效果较佳。如果水域过大,则人力物力代价太大,不建议使用。
化学防治法:如果在稻田田埂或蔬菜空茬田,每667平方米使用20%使它隆乳油50毫升,可兑水喷雾。每667平方米使用20%使它隆乳油25毫升加20%二甲四氯钠盐水剂125毫升加洗衣粉7克,混合喷雾,可降本增效。果园、矮化银杏林及草坪地可使用上述药剂进行定向喷雾。如果是河道、池塘、沟渠边,每667平方米使用41%农达水剂300-400毫升、灭草烟30克、百草枯60克或36%草甘·氯磺可溶性粉剂300克,兑水20千克喷细雾,使药液黏附在水花生茎叶上。严格注意不能在饮用水水面进行,且须注意人畜、鱼类的安全。
生物防治法:在晚春或初夏,最低气温稳定回升到13℃以上时,每667平方米释放凤眼蓝象甲成虫1500-2000头。可以达到一定的防治目的。
变废为宝法:可以利用凤眼莲来制作猪或鱼饲料,一般做法是将凤眼莲粉碎打浆,再加入2%的食盐拌匀,再用它喂猪或养鱼,也可用来培肥水质。
植物文化
凤眼莲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此情不渝。对感情、对生活的追求至死不渝。
重点管理
2023年1月1日起,被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参考资料
凤眼蓝.中国自然标本馆.
凤眼莲.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02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