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归云,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以
柳永《
凤归云·向深秋》为正体,双调一百一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三平韵。另有双调一百一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三平韵;双调一百十八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变体。代表作有
赵以夫《凤归云·正愁予》等。
词牌沿革
凤归云,唐教坊曲名,
崔令钦《
教坊记》有载。
郭茂倩《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四收唐代
滕潜《
凤归云二首》,诗意扣曲名本事,两诗悉为七言绝句。滕潜诗所谓“弄玉归云”即指弄玉乘凤归天入云而成仙,“凤归云”盖由此产生。《教坊记》所载此曲名,与《
乐府诗集》所收此曲辞,当属一事。六朝人所吟《凤台曲》《萧史曲》极言“箫史”、“弄玉”本事,亦“风归云”之前声。
《
云谣集杂曲子》载此调传辞四首,皆长短句体,双调,字数为七十三字到八十一字不等,或间以衬字之故,上、下片同,均八平韵。各两首为一联章,而两联章起结同,中幅异。敦煌曲子词多写闺怨,如《
凤归云·闺怨》:“征夫数载,萍寄他邦。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月下愁听砧杵,拟塞雁行。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飓。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倚牖无言垂血泪,暗祝三光。万般无那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乐府诗集》所收“凤归云”曲辞是七言绝句诗,而《云谣集杂曲子》所收曲辞却是杂言,但并未形成固定的句式。至北宋,“凤归云”才形成固定的杂言句式。宋词始见北宋柳永词。柳永怀才不遇,放荡不羁。青壮年时期,他多次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流寓杭州、苏州等地,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暮年及第,历任地方小官,颇不得志。故柳永借此调来比喻自己有凤一般的文人性情和自由精神,感叹自己身世飘零就像一片行云一样飘浮不定。柳永”向深秋“一词,平韵一百一字,为羁旅行役之作,《
乐章集》注“仙吕调”。此体为换头曲,前段前半四句与后段前半五句句式差异,其余后半段相同。后段韵稀,过变五句始用一韵,是为此调特殊之处,但此句群须一气贯下,词意流畅。柳永另一词,仄韵一百十八字者注“林钟商调”。此调平稳,颇为流利,宜于写景、叙事。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一百一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三平韵。以柳永《凤归云·向深秋》为代表。此体押平韵者,只有赵词可校,可平可仄悉参之。
变体一,双调一百一字,前段十句五平韵,后段十一句三平韵。以赵以夫《凤归云·正愁予》为代表。此与柳词同,惟前段第三句多押一韵异。
变体二,双调一百十八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以柳永《凤归云·恋帝里》为代表。此体押仄韵,与平韵词句读不同,宫调亦异,无别首宋词可校。 汲古阁刻《乐章集》“霜月夜明”句,脱一“明”字,今照《
花草粹编》增定。起处二十七字始用韵,恐有误,但无善本可校,姑仍之。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凤归云·向深秋》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向深秋,雨馀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飚。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中平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林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销。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曾须归老渔樵。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凤归云·正愁予》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正愁予,可堪去马便騑騑。拟折一枝,堤上万垂丝。离思无边,离席易散,落日照清漪。苦是禁城催鼓,虚床难寐,梦魂无路归飞。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陡寒还热,急雨随晴,化工无准,将息偏难,更向分携处、立多时。吟鬓雕霜,世味嚼蜡,病骨怯朝衣。我有一壶风月,荔丹芝紫,约君同话心期。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凤归云·恋帝里》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恋帝里、金谷园林,平康巷陌,触处繁华,连日疏狂,未尝轻负、寸心双眼。况佳人、尽天外行云,堂上飞燕。向玳筵、一一皆妙选。长是因酒沈迷,被花萦绊。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更可惜、淑景亭台,暑天枕簟。霜月夜明,雪霰朝飞,一岁风光,尽堪随分、俊游清宴。算浮生事、瞬息光阴,锱铢名宦。正欢笑、试恁暂分散。取是恨雨愁云,地遥天远。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