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裙是清代裙的特殊品种,由彩色条布接于腰头而成,布条尾端裁成尖角,形似凤尾而得名。因条布之间空隙较大,不能单独穿着,常作为附属服饰围系于
马面裙之外。
起源发展
起源
对于凤尾裙的起源时间,研究学者存在分歧,主要的观点有三种:
沈从文先生在《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认为清初的一些服制均仿宋而成,凤尾裙起源应追溯到宋代。
黄能馥、陈娟娟先生在《中国服装史》中认为凤尾裙出现于明代,或者说是“明末清初”之时。
周锡保先生在《
中国古代服饰史》中认为凤尾裙出现于清中到晚期。
由于“凤尾裙”一词,在清代乾隆时期开始有记载,最早的记载见于《
扬州画舫录》卷九,原文为“裙式以缎裁剪作条,每条绣花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因此,凤尾裙的起源时间不晚于清代中期,虽然在宋代有类似的形制出现,但并不常见,凤尾裙与马面裙、阑干裙、鱼鳞裙、
百褶裙构成清代女裙的主要样式。
因为裁缎成条的的设计在中原地区的的日常服饰中并不存在连续的传统,有学者猜测其形制源自萨满法事“神裙”,随清入关,对当时戏剧服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在民间也渐渐流行开来。库伦萨满服饰的裙饰和凤尾裙的形制十分相似。后来,凤尾裙因独特美丽的“凤尾”造型和吉祥喜庆的寓意,成为达官贵人家中女子的经典装扮。
发展
凤尾裙的发展期主要为清代中期至清代末期。《扬州画舫录》中将凤尾裙作为那时妇女的主要着装裙式进行了描述,可见在清代乾隆时期凤尾裙非常的流行。至咸丰、同治年间,凤尾裙的穿着势头被鱼鳞百褶裙盖过,《清代北京竹枝词时样裙》中记载到:“凤尾如何久不闻?皮棉单夹费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百褶裙。”可见古人感受到穿着凤尾裙的不便,审美渐渐倾向形制相对简洁、整体,穿着也较为便捷的两联裙幅的裙饰。在清晚期的咸丰、同治年间倾向于穿着马面裙的衍生体——鱼鳞百褶裙。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将凤尾裙穿着方式简化的设计,即将凤尾裙的飘带缝于马面裙之外,形成了凤尾马面裙。
清中后期开始,凤尾裙常在礼仪及婚嫁的场合中出现,后来也衍生了不同的形式。清末时期各类洋货大量输入,琳琅满目的货品刺激着中国人的消费欲望,形成了崇尚奢侈的社会风气。使这时期服装的纹样、装饰工艺变得无比精细和繁复。此时的凤尾裙单品也受到了此风气的影响,且裁剪做条的形制为系列感的纹样设计提供了表现的空间,凤尾裙的带状裙幅上,用了多种工艺手法表现吉祥纹样,使凤尾裙成为人们祈福纳吉的工具之一。
民国初女装日渐简约,一般汉族妇女仍为清末样式的上衣下裙或下裤,但衣服更加合体。裙的形制逐渐简化,由两联裙幅渐渐变为一联裙幅;由围系之裙渐渐变为套穿之裙等等。装饰、造型过于繁复的凤尾裙让位于简洁、更适活动的服装,并因不符合时代需要而从日常服饰中渐渐消失。
在当代,凤尾裙在戏曲服饰中仍有应用,如一些戏剧女武旦的戏服,完整的保留了凤尾裙的形态。只是在戏曲中凤尾裙穿着在上衣之外,与清末民国时期的凤尾裙日常穿着搭配(穿在上衣之内)有所不同。
制作工艺
款式
现代学者黄能馥将其所见凤尾裙总结成以下三种类型:第一,裁缎作条称作“凤尾”,每条绣花,并在凤尾末端附加钟形铃铛;第二,在凤尾上缝制弧形圆片、内置小金属块形状的铃铛,这种方式放置的铃铛更加牢固且不易磨损;第三,上下一体的舞衣,这种舞衣的下半部分即是凤尾构成的基本单位“缎带”。
也有学者根据“凤尾”的样式,将凤尾裙的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例如以其缎带的形态,可分为绣条式、连缀式和并条式。绣条式凤尾裙每条凤尾近乎一致,凤尾整体呈上细下粗的梯形,凤尾下端形态呈宝剑形。连缀式凤尾裙每条凤尾上端一致,下端则形态各异,在缝制上有的用线缝在一起,有的用线串珠子连在一起;形态的多变以及制作手法的多样,使得此类凤尾裙看上去较为丰富。并条式凤尾裙的每条凤尾在中部靠上的位置开始增添分支,使整体看起来更加华丽多彩。
以其马面部分的设计可分为有无马面的凤尾裙。有马面的凤尾裙通常具有两片马面,穿着时前后正方各一片。马面的裙幅明显比缎带要宽,并且装饰的纹样更为繁多和复杂。无马面的凤尾裙没有马面部分,整条裙子均由较为规整的缎带组成,其工艺手法也基本一致,几乎没有前后之分。
以凤尾绣条部分的设计可分为粗细一致和粗细变化的凤尾裙。绣条粗细变化的凤尾裙各缎带宽度不一,缎带粗细交错排列,有的富有规律,而有的无规律可循,较为随性,显得自然生动。绣条粗细一致的凤尾裙各条缎带粗细、大小、颜色、间距、图案以及连缀部分基本保持一致,有较强的规律感和秩序感,视觉上较为规整,这类凤尾裙占大多数。
色彩
凤尾裙有大红、宝蓝、墨绿、青莲等颜色,这些都是人们想象中凤凰羽翼的颜色,高贵明亮,充满了喜悦的情调。裙腰主要集中在红色、蓝色、白色之中,红色调中有大红、朱红、粉红等;蓝色调有,蓝、湖蓝、天蓝等。凤尾条则多采用高明度的红、绿、蓝、黄、粉、紫、橙七色彩条,色彩对比强烈,鲜艳,富于装饰感,有浓厚的中原地区民间色彩。
面料
凤尾裙面料主要以棉和丝两大类为主。棉有素面斜纹棉布和印花平纹棉布等;丝有绸、缎、纱、锦等丝织物,丝织面料还时常伴有暗纹,华丽丰富。
凤尾裙裙腰主要由腰头、腰袢和系绳三部分组成。因穿着时裙腰贴近皮肤,且需要扎紧受力,所以裙腰面料需要透气、吸湿性强,并具有耐劳,不易磨损的特点。棉织物布身厚实、布面平整、结实耐用,成为裙腰面料非常适合的选择。
凤尾裙裙幅的面料一般为真丝面料。但因凤尾裙一般搭配及膝的袄或衫穿着,看到的部分主要为裙的下半边,所以裙幅部分有时由真丝面料和棉麻面料拼接而成:棉麻面料在上,衫袄盖住;真丝面料在下,绣饰花鸟鱼虫等装饰纹样。凤尾裙中,刺绣部分的面料全部采用真丝织物,起装饰作用部分的面料也基本采用丝织品,例如滚边、镶边、立体的花卉装饰等。
凤尾裙衬里的面料以单色的绸和棉居多,但讲究的人家里衬也用料华丽,当风吹起裙摆,衬里展露出来,带有暗纹的绸缎也成了装饰品。
文化特征
文化内涵
名称
“凤尾裙”之名,是女子追求美丽心愿的具体表现。在中国文化中“凤”是祥瑞的代表,具有优雅高洁的特征,女子着凤尾裙,造就的不仅是体态上的毓秀聪灵,更是心理上渴望成为凤般高雅女子的成全。本质上说,人们借“凤”之形与名表达祈愿。
纹饰图案
。
穿着搭配
因为凤尾裙条带之间相互分离,不能完全遮挡身体,因此无法单独围系穿着,常包覆在马面裙外搭配穿着。清女装多为上衣下裳(下裤)。凤尾裙上衣搭配衫袄,通常衫袄为右衽大襟,长至齐膝或膝下,衣袖宽博,左右开衩。下身搭配裙子,所谓诗礼之家妇女从早到晚,务必着裙,否则是很失礼的。只穿裤不着裙者多为身份低微的劳动女子。上中人家裙多使用丝织品,颜色以红为贵。裙腰缠绕腰部,“马面”一前一后穿戴在正前、正后方。穿着好后,将凤尾裙系在马面裙之外,上衣下摆盖住裙腰,脚蹬上三寸金莲,头上盘好发髻,再配上些手帕、香囊等饰物,整个着装就基本完成了。
自清中后期,凤尾裙常用于婚庆礼仪场合。新娘礼服为花衫子、响铃裙,头戴凤冠。花衫子类似明朝的云肩,披在红绸袄上面;响铃裙即是凤尾裙,是罩在丝绸红裙外面的礼服。上披花衫,云肩披风,飘带络索,系响铃裙,榴红雕袖,裙角缀小金铃百余。每姗姗小步,边听泠泠作响。拜堂之际,共新郎跪拜,俯仰之间,环佩铮然,别有一种风度。但在当时只有有权势的官宦、富贵人家才会做“花衫响铃裙”的装扮。这样的婚俗装扮在各地各时期略有不同,一直延续到晚清时期。晚清民间百姓的婚礼虽不及名门贵族的盛大显赫,但婚姻是一个公共事件,不仅涉及新郎新娘,而且涉及他们所处的生活圈子对他们两个人结合的社会承认问题,所以婚姻的举办也要尽可能按上等的规格对待。上衣多为大红色或者石青色并装饰绣花的女褂,肩部搭配云肩,下装为红喜裙。凤尾裙一般穿着在红喜裙外,头上盖上红盖头。
身份场合
清中期以前,凤尾裙或许仅为汉族高级品官命妇之服,且多为她们婚嫁时的礼服。清中期以后,凤尾裙穿着者的泛围逐渐广泛,满汉女性皆有穿着,穿着场合也逐渐增多,除婚嫁和正式场合以外,燕居之时也多有穿着。
历史价值
凤尾裙是儒“礼”思想的物化成果。因其在尾部装饰铃铛等金属制品,某些区域又称“铃铛裙”。装饰铃铛除了可以美化裙身外,还有一项在当时不可忽视的社会功用,那就是检验女子仪态。服装作为社会风俗表现的重要载体符号,其形制装饰都是当时主流文化的反映。自古以来“周礼”作为维护君臣等级、尊卑老幼秩序,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克己而复礼”的原则在凤尾裙中彰显着孔孟思想符号。其尾部装饰的铃铛要求女子行走坐卧仪态端庄,若是动作幅度稍大,导致裙摆飘散,铃铛传声四溢,会显得女子家教不严。如此凤尾裙不仅成为了女子从小学习“莲步轻移”优雅举止的工具,更是成为了学习传统礼教的物质媒介,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礼仪的严苛要求。
在当代,凤尾裙元素多应用于服装设计、配饰设计等方面。尤其在服装设计领域,一些华服高级定制品牌对凤尾裙元素做了创新,对凤尾裙裁剪做条的结构做了调整,将面料拼缝为一体,但外观上看来仍旧保留了裁剪做条的视觉效果,更加巧妙美观。或将凤尾裙的材质用丝线代替,将其高低错落的排列在腰间,对凤尾裙的形态做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