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登巫山县楼作》是宋代词人
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
作品原文
减字木兰花1·登巫山县楼作
襄王梦里2,草绿烟深何处是? 宋玉台3头,暮雨朝云4几许愁?
飞花漫漫,不管羁5人肠欲断。春水茫茫,欲度南陵6更断肠。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我站在巫山县城楼上眺望阳台故址,但见芳草萋萎,烟雾迷濠,当年楚襄王与巫山神女幽会的神秘梦境到底在哪里?楚阳台遗址上仍然是暮雨朝云,情景一如当年,但哪还有神女的影子?给人增添的不过是凄苦和悲凉。
落花到处飘零,让人心生伤感,再加上羁旅在外,满怀离愁,二者一齐涌上心头。春水茫茫,上面似有愁云笼罩,我想度过南陵,见此却更感伤心断肠。
创作背景
该词是作者出蜀途径巫山时所作。微宗即位,以新皇而下达了对于元祐党人的款令。苏轼、黄庭坚等都在放还之列。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放逐在蜀中已近六年的黄庭坚从江安(今四,川江安县)登舟,顺长江下三峡出川。途经巫山,受到知县的接待,稍作补给停留。该词抒写作者登巫山县坡楼的观望之感。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该词的上片以两个何句作怀古:襄王在何处,宋玉已作古。词以君王与文臣对举,虽是说古事,却不无现实的寓意。首同襄王。“草绿烟深”的氤氲气象代表了政治的清明昌盛,而“何处是”即谓“是何处”,构句已表达了作者的疑问。更何况这“草绿烟深”。当襄王之时,也只是在“梦里”。次间宋玉,将《高唐赋》中神女之句嵌入词中,朝朝暮暮,飞云行雨,又有何人赏识?“几许愁”实形容愁多。在这巫山之地,想那神女之事,发面为两个问句,作者以历史的思考面表达了对于政治清明昌盛、君臣迟契合作的疑惑与犹豫。
下片承“暮雨朝云”面起,写春天里那漫天飞飞扬扬的花絮。就像人心里弥漫缠绕的愁绪,花絮点点,牵动着愁绪片片,每一点都叫人心痛肠断,而这花絮却不管不问。径自在空中肆意飞舞。城楼下那茫茫的长江水。城对岸那高高的向南山,虽然指示着东去朝中的谒见,南归乡里的团圆,而“胃臣”的心里却充满着悲伤与痛苦。黄庭坚已在遇救出川的路上,不会再有“断肠”之愁。由上片的怀古感慨,引出虽然已经解除了禁个,但是也已经完全丧失了政治的热情。六年的放逐留下了太深的伤痕,他正在考虑退身之事。人在朝廷,并不自由,更有无端的伤害与打击。这是他已经获赦面仍称“羁臣”的缘故。 他在到达江陵之后,坚决上疏向朝廷辞绝京官面请求外任以养家糊口,是缘于这一路上的思考。
全词以春天的景物连贯一体。将古今打通,抒写了作者对于仕途的失望与感伤。
名家点评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所长、研究员朱立春《宋词鉴赏大典 第1卷》:该词两句一转韵,流丽和谐,将古迹现景和优美的神话传说融于一体,意境凄迷朦胧,但抒情稍显苍白。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一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英宗治平年间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得罪。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贬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徙戎州(今四川宜宾),流寓四川六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始出峡东归。有《山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