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燥,中医名词。又名寒燥,属燥淫证候。凉燥之邪侵袭,犯表伤肺,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口、鼻、咽干燥,咳嗽痰少,舌苔薄白而干,脉浮紧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病因
深秋时节,感受当令之气,燥与寒邪合而为患。
临床表现
主症:发热轻恶寒较重;头痛无汗;鼻咽干燥;咳嗽痰少。次症:唇燥不渴,皮肤干燥。舌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少津;脉浮。
凉燥外束肌表,卫阳被遏,经气不舒,则可见发热恶寒;若腠理闭塞则无汗;燥邪上犯清窍,则发头痛;燥气内应于肺,肺气失宣,肃降失司,则生咳嗽;“燥胜则干”,津气内伤,则有鼻燥咽干、唇燥、皮肤干燥之症。燥而寒,则口干不渴;邪在卫表故苔白脉浮。
鉴别诊断
凉燥属外感燥证,亦称燥凉。与温燥相对而言。《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秋深初凉,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
施治要点
1.病因治疗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燥者濡之”的说法。这是治疗燥证的基本原则。治燥不同治火,治火可用苦寒,燥证则宜柔润;火郁可以发之,燥证则宜濡之;治火可以直折,治燥只且滋润。药物可用沙参、麦冬、梨皮、天花粉、芦根、川贝、知母等。又根据燥邪属寒、属热的不同性质,而应用偏温、偏凉的透邪润燥方药。
2.治疗禁忌
秋燥在治疗时还须注意一定的禁忌,据实践经验而言,大体有三:
(1)解表忌过于辛散。即使凉燥初起邪袭肺卫,透表亦只宜辛开温润,以免过汗伤津。
(2)润燥忌于滋腻,宜于清养,以免留恋病邪。
(3)清泄燥热忌用苦寒,宜于甘寒,以免苦燥伤阴。
3.治疗法则
辛开温润。
辨证施治
1.内治法
(1)燥邪犯肺偏凉燥 证候:初起多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状类风寒,然又见唇燥咽干,干咳连声,舌苔薄白而干,脉浮弦紧。治则:宜辛开温润。主方:杏苏散、葱豉汤加减。方药:杏仁、紫苏叶、陈皮、生姜、枳壳、桔梗、前胡、茯苓、大枣、紫菀、款冬花、百部、甘草(杏苏散);连须、葱白、淡豆豉、生姜、黄酒(葱豉汤),若恶寒甚,无汗,杏苏散配荆芥、防风。
(2)寒热已解,肺燥移于大肠 证候:胸满腹胀便秘,咳嗽不爽而多痰。治则:肃肺化痰,润肠通便。主方:五仁橘皮汤。方药:杏仁霜、松子仁、郁李仁、原桃仁、柏子仁、炙陈皮。
2.外治法
当鼻燥衄血,甚则衄血不止,可将大蒜捣成泥状,敷大蒜泥于双侧足底涌泉穴,一般敷药1小时,流血即止。
饮食疗法
1.麦冬粥:麦冬30克,煎汤取汁。用粳米100克煮半熟再加麦冬汁及冰糖适量,同煮为粥。每天早晚服用。
2.百合杏仁粥:鲜百合50克、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粳米50克,共煮稀粥,加白糖适量温服。
3.杏梨饮:苦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大鸭梨1个去核切块加水适量,与杏仁同煮。梨热加冰糖少许,不拘时饮用。
4.雪梨膏:鸭梨20个去核,榨取汁,兑炼蜜收膏,每服20毫升,每天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