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英,1911年4月出生在彭山县谢家乡的一山村,“水牢受害者”。
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1911年4月,冷月英出生在彭山县谢家乡的一山村。她5岁那年,迫于家庭经济困窘,被父母卖给徐姓财主当丫环,后来逃出财主家,开始了长达8年到处流浪的生涯。
有一年,才13岁的她讨饭到了邛州,从李大娘那里打听到父亲的下落,便辗转到新津县找到了父亲,其父却叫来一媒婆做媒,把她嫁给了大邑县唐镇乡(现唐场镇)冷大爷的儿子冷春廷,从此,“冷吴氏”成了她“妻随夫姓”的俗名。
由于冷家十分清贫,她的丈夫和老人公靠吆鸭子、捡柴卖也难以维系全家生活,她只得去大地主刘文彩的侄儿刘伯华那儿租几亩田耕种。
1943年秋,恰逢大旱,稻谷减收,交不起租谷,她被刘伯华家丁关进刘家年久失修、积水成灾、就像“水牢”一般的牢房里。最后,其夫托人求情,花了不少钱,才把她赎出来并抬回家。打这以后,她忧郁成疾,患上风湿病和心脏综合症。
事迹传播
1958年,刘氏庄园陈列馆建馆时,主管部门照搬1954年制作的刘文彩水牢模型,给本来空空如也的地下室灌上水,仿制了铁囚笼、三角钉等刑具,以及血水、血手印,然后向社会开放,以它无声的恐怖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冷月英也开始由爱国劳动模范一变而为“忆苦思甜活教材”,到处声讨刘文彩的“罪行”。她常常在演讲时字字血声声泪,台下听众也随之泪流不止。
1962年,作家李累、之光撰写的纪实文学《从水牢里活出来的人》,在当时中国最权威的文学杂志《人民文学》上发表,举国震惊。
水牢和冷月英从此走出四川,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门话题,一大批以水牢和冷月英为素材的文艺作品也相继问世。同年,戏剧《水牢记》《水牢仇》相继公演。而关于水牢和冷月英的新闻报道、宣传画、连环画更是不计其数,后来刘文彩的“水牢”还写进了中小学教科书。冷月英也“红”透全国,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变成了国家干部。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冷月英被视作新旧两个社会对比的典型,她相继获得剿匪英雄、援朝标兵、劳动模范、互助组带头人等殊荣,先后当上了大队支书、农场场长、农业社主任、公社党委副书记,上世纪60年代又担任大邑县、温江地区的负责人。
1949年12月,大邑县解放,冷月英分得田地。1950年12月,大邑县唐镇乡作为川西地区4个“土地改革实验乡”之一,冷月英报名参加武装队,成为全乡第一个妇女武装队员。武装队长给她取了“冷月英”这个名字。
次年元月,唐镇乡开展清匪反霸、肃清特务的工作,当冷月英获悉参加武装叛乱的土匪支队长、地主熊福安及儿子熊文禄化名潜逃时,她找乡武装队长请求任务,自告奋勇提出前去追捕。第一次,她和2名武装队员到彭山县扑了个空。第二次,她跋山涉水,晓行夜宿,上到雅安,下到名山,再转彭山,总行程500多公里,终于在彭山县人民武装力量的协助下,活捉了两个叛乱匪首。不久,冷月英发现本村刘吉成鬼鬼祟祟,即向乡武装队报告情况,经公安机关调查核实,刘确系潜伏下来的国民党特务,于同年由司法部门逮捕法办。
1952年夏,《川西日报》登载了“冷月英互助组”,并向川西地区所有农业生产互助组发起“开展爱国增产竞赛”倡议。原来这一年,冷月英及其互助组施足肥料,修河淘堰,战胜旱灾,据说创造了平均亩产稻谷303.5公斤的好收成。随着“冷月英互助组”誉满巴蜀,她于1959年10月1日到北京参加建国10周年盛典,还在观礼台见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
人物逝世
1984年1月20日,享年73岁的冷月英因病抢救无效,在大邑县人民医院停止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