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啖杯
成都人的一种夜宵
冷啖杯,成都人的一种夜宵,也多见有写作“冷淡杯”的,可是写作“冷淡杯”是完全错误的。一些不知情的人把它叫错了,遂大家都把它叫做“冷淡杯”了。所谓“冷啖杯”,其实就是一些卤菜,如鸭脖子,兔头,豆腐干等,再辅以冰镇啤酒的吃法。因为酒冷菜凉,所以称为“冷啖杯”。这种吃法在夏季倒是一种消暑享受。
释义
啖,音dan,吃也。“冷啖杯”源于那句俗语“说得闹热,吃得淡白”,也就是北方人说的夜啤酒,南方则称呼为大排档
而认为该写作的“冷淡杯”的,其理由是,“冷淡杯”刚出来时生意比较清淡,而且,淡与冷一起叫冷淡,或者和[咸][浓]相反,所以叫“冷淡杯”。
不过,成都的街头招牌一向多见错别字,而这个“冷淡杯”有可能就作为错别字保留了下来,沿用至今。
主要菜品
冷啖杯的菜的品种之多,可以让你随意挑选,总的来说有四大类,卤的、炒的、烤的还有凉拌的,融合了川菜的特殊味道,大都味重,香辣。正好应了天热无胃口这一点,能够提起人的食欲,再加上辣味可以让身体里闷着的热气,多少释放出来,所以对于身体健康还是非常有利的。而且这冷淡杯的菜,越是做工复杂,吃着也复杂的,越受欢迎。像小龙虾呀,鸡翅鹅翅呀,鱼呀,兔脑壳呀,田螺呀,这些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品种。
除此之外还有煮得入味,却还有一份嚼劲的煮花生、带有清香的毛豆儿、诱人的肥肠,还有各种各样的凉拌菜如藕丁、萝卜丝、黄瓜块儿、豆皮豆干、苦瓜、豆芽、豆腐筋、“虎皮海椒”、盐水胡豆等,卤菜如猪蹄、猪舌、猪腰猪肚猪耳朵猪尾巴、牛肉、牛筋、鸡鸭鹅兔等。这些菜都是事先做好的,长长的摆成两三排,任你自己选择,看着这么多的好吃的摆在面前,怎么能叫人不口水如瀑布而下。点好了菜以后,再叫上些冰啤,或者直接一人一大杯冰扎啤,边吃边喝,可口又解暑,简直是人间一大享受。
感受“冷啖杯”
从冷啖杯进入成都
夏天一到,成都的大街小巷,可谓是有人烟处,就有冷啖杯,只见街的边边角角摆起了一个个摊摊,旁边是一个醒目的灯厢,上写着“冷啖杯”三个字。这“冷啖杯”源于那句俗语“说得闹热,吃得淡白”,也就是北方人说的夜啤酒,南方则称呼为大排档
在成都,每天不吃一盘冷啖杯,好似对不起这一天似的,所以,有冷啖杯的地方,常常是最闹热的,可以一直摆到通宵,好像第二天不用上班,其实,吃过了,回家睡起才舒坦,要不,一定心欠欠的过一夜,那才叫煎熬呢。
吃冷啖杯,吃的不是味道,也不是吃一种文化,而是闹热,周末喝五吆六,朋友聚会,少不得是冷啖杯。去红杏,去皇城老妈吃,固然味道好,但少了一些大众的狂欢。离家不到五百米就有冷啖杯,方便大家聚会,先坐下来的人,把啤酒喊起,把毛豆、煮花生叫上,先慢慢地喝将起来,不算不礼貌的。朋友来了就说:“没等你哈,来满起满起……”于是跷起二郎腿,喊老板把卤菜诸如猪蹄、猪舌、猪腰、猪肚、猪耳朵、猪尾巴、牛肉、牛筋、鸡鸭鹅兔,根据各人喜好来一份,凉菜的花色品种也不下十种,有凉拌黄瓜苦瓜、豆芽、豆腐干、“虎皮海椒”、盐水胡豆,也都可以考虑一下。等到人到齐后,就喊一声:“老板,来一件老雪花!”然后边吃边聊,不服输的,或上次喝酒没完结的,就开始喝了起来。随后,又看“小妹,开酒!”这时少不了把烧烤也喊上来。喝着喝着就有人开始打电话、接电话,熟识的人打个车就跑过来了,桌子加起,酒杯摆起,进入新一轮的高潮,这就像马雅可夫斯基说的那样:宴席连着宴席。这时,地上是瓶桌上是酒,冰冰冻冻,豪饮下肚,那“爽”是从背心开始直抵丹田。
不豪爽的人此时把酒杯扣下,说,我再也不能喝了,但大家一个劲地吃喝,他也把持不住,索性破一回戒,把酒杯满起,然后打一圈,这样才觉得有些过瘾。有人脸红了就大声说话,有人喝醉了就放声唱歌,可以手舞足蹈可以拍桌叫好,可以划拳可以对吵,一切在酒中化解。
这样的场面看似很乱,却透着夏天的清凉,因为不是朋友,哪儿有闲时间坐在一起冲壳子,吃冷啖杯。更不要说,大伙在一起越吃越高兴了。如果遇到世界杯或顶级球赛,大声武气地跟倒别人呐喊,那场面可谓是地动山摇,车辐在《锦城旧事》中说,新南门一带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流行吃冷啖杯听琵琶小调时的情况,想必跟看球赛的状况无异了。
在喝酒的间隙,菜是一盘盘地端上来,偶尔来点烧烤,老板瞅着这边如此热闹,也忍不住过来喝一杯,如果喝得高兴,他准会来一句:今天大家尽情喝,免单了。不是他豪气,实在是个爱耍的人,说不定这一来成了朋友,吃冷啖杯还得少吗?弄得大家有些不好意思,但把酒满起,大家似乎都忘记了刚才说的话,就使劲喝吧。
如此吃来喝去,一晚上大多花个几十百把块钱,又都整得很舒服。然后醉得高歌而去,看美女如云,街灯如此迷人,原来上有天堂,哪儿又比得上成都的安逸;兴致好的,又有朋友约就转换场地,继续夏天的约会。米兰·昆德拉说,我的生活,就是从一个酒杯到另一个酒杯,不晓得布拉格是不是跟成都一样有那么多的冷啖杯摊摊。如此的一晚,就轻易打发掉了。
夏天的成都人,都变成了啤酒主义者,所以外地的啤酒厂纷纷来成都攻城略地,成都人对外来啤酒也不拒绝,难得有个外来啤酒厂折本关门的。这也有力地证明了成都人对于饮食的精道和吃喝玩乐的重视,是全国少有的。
吃冷啖杯,吃的是豪爽,吃的是热闹。一如成都人那样自恋地热爱着各自的生活,把日子过成段子还不算完,还要在冷啖杯中吃出普世的情感来,着实不易。但成都人不管那些,有酒,有冷啖杯,再热的天气也算不了什么了。 (文/朱晓剑 )
阅读“冷啖杯”
对一座城市了解的过程,就像去阅读一位女人,随着你投入的深入,她越来越为你显露出本真与个体的面容。其实,光从简单的物质外壳来看,所有城市与一切女人彼此之间的符号学意义仿佛也是一样的:扩张与不断被填满的对象。但一座城市本真与个体的面容,就像这个世界绝无两个完全一样的女性一样,也是千差万别与泾渭分明的。品味一座城市,你可以用眼、用足、用心,但关于成都,我却感觉这是一处非要用口才能阅读明了的地方。用口去阅读一座城市,并非成都的专利,但也许只有在这里,你光凭口的味觉就可以读懂一座城市的一切,读懂她的市井沧桑;她的闲适野趣。
与用口去阅读成都最般配的“书籍”,便是成都的冷啖杯。这不仅因为你在成都大大小小的餐馆门口都能看见“冷啖杯”的招牌,看见餐馆门口那一排蔚为壮观的桌子上放满大大小小的盘,盘中装满了各色有荤有素、琳琅满目的凉菜;而且,从这个饮食习俗的名称来追溯,它的正宗身份也是与口有密切联系的:“冷啖杯”正确的名称应为“冷啖口口”,后一个字发成都土音,与“杯”音近。
成都人的闲适在全国是出了名的,闲适中又以“摆龙门阵”为第一特征。这一特征使成都人的闲适更多夹带有一种群聚性,带有某种沙龙的气息。但成都的沙龙永远是市井的,一个“冷啖杯”浓缩了成都市井沙龙的所有韵味与特质:冷,代表了它的不温不火,它的徐缓从容;啖,代表了它的平和简单,它的随遇而安;“口口”字就更形象了,两口相对,有酒乃用杯,一人一口,你一口我一口,以酒助兴,酒助谈资,喝酒聊天中,透出一种亲和之力,一种宽容之道。
“冷啖杯”虽然消费便宜,但它在成都的地位,好像已与平民饮食的称谓无关,引车浆流者可在此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成功白领人士也可在此朋友相会,小饮一杯。“冷啖杯”是不分贵贱的,它的中庸与宽容,使它成为这座城市夏天的马路夜沙龙。
北方人常言成都男人女人味重,缺乏燕赵豪气。我有段时间居家在玉林小区,那里是成都出了名的餐饮集中地段。夏天傍晚,我散步时,常看见“华兴煎蛋面”与另一家餐厅的“冷啖杯”阵容浩浩荡荡,吃“冷啖杯”的人群甚至已把桌子摆放到了马路对面的街沿上。人们在这里尽情吃喝,大声说笑。摆在路边的桌子,因缺乏照明,只好点上蜡烛应付。黑幕下,蜡光点点,人头攒动,但见不少男士光着脊梁,旁若无人大口喝着啤酒,自由自在,这种情景,个中的英雄之气,是非到关键时刻,常人无法知晓的。
“冷啖杯”是成都的街头夜沙龙,它平实近人,自身毫无一丝附庸风雅的伪作之气,它坚守着自身的市井主义,它让所有光顾它的食客,不论是白领淑女还是贩夫走卒,在这里都能怡然自乐;它让光顾它的男人们,脱下了上衣,露出一身的排骨或赘肉,理直气壮坐在了大街上,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中。(文\u597d雨\u6210都晚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7 18:53
目录
概述
释义
主要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