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兰琴
钢琴家、宋希濂夫人
冷兰琴(?-1949.6),字韵清,宋希濂夫人。
人物生平
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指挥,钢琴家梅百器先生学生。1928年左右在上海新华艺术大学、上海东南女子体育学校等校教授钢琴。1929年9月至1930年7月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执教于中央大学音乐系与金陵女子学院。
1933年春与宋希濂结婚,婚后育有子女五人。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症,于1949年5月住进宜昌天主堂医院,6月27日因脑溢血去世,安葬于天主教亡者堂墓地。
他人回忆
1930年冬我任团长时,经友人之介,得识冷兰琴女士。她当时是一位相当有名的钢琴家,执教于中央大学音乐系及金陵女子学院,我们于1933年春结婚,生有子女五人。时值抗战军兴,余率部浴血奋战,无暇顾家,悉由吾妻负责,千里奔波,辛劳备尝。她患有先天性的高血压症,不幸于1949年6月因脑溢血去世,年仅36岁。她不仅仪态万方,而且磊落大方,不同凡俗,其言其行,对我的帮助和启发颇大,结婚16年,感情深厚,她的早逝,是使我十分伤感的。(宋希濂)
她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言谈举止落落大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冷兰琴对天主堂医院环境感到满意,病情一度稳定。她常在花园散步,浏览经堂,与修女神父交谈。信男善女借机布道,对她寂寞的情绪有所触动,兴趣泛起,病情似有缓和。她就常回家小憩,有时派车接我去她家看病。她有五个子女,聘有家庭教师。他们在一起有时弹琴,或走围棋,或打球。(杨实舜《湖北省立宜昌医院的来龙去脉》)
妇女界:冷韵清女士钢琴深有研究现任上海新华艺术大学东南女体专及中国公学等校之音乐主任:[照片](《良友》1928年第33期,页码23,作者刘南笏)
亲属成员
1933年春和宋希濂结婚,生有子女五人,长子宋抚元、次子宋锦蓉(又名云龙),女儿宛蓉、晋元、苏元。
长子宋抚元(1933~2005),自幼跟随母亲学习钢琴,在美国西北大学专修作曲并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以作曲为职业。他的作曲是“中国传统式诗意盎然,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傅聪语),并不符合美国当时音乐潮流,因此他在很长时间内十分沉寂,90年代后音乐趋势改变,他的音乐才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他创作了许多以中国古代诗歌为灵感的钢琴曲、弦乐四重奏和交响乐。其中傅聪曾选取他的《琴诗四首》作为自己巡回演奏会的曲目,包括《松下问童子》《荆轲渡易水》《咏怀》《思乡》。
父亲冷联甲1880年出生于山东临朐县一个穷山村,因为家境贫寒,只能上当时美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只有那儿可以提供免费的教育。勤奋苦读的冷联甲终于走出了山村,考上了齐鲁大学。之后,便一直在教育界工作,从山东到四川,再到南京。
大儿子冷培元是国民党的一名官员,也曾是宋希濂的副官。二儿子冷培根是一名物理工程师,曾在德国留学。虽然他没有上过战场,却在另一个战场上“为国出征”。三儿子冷培基和四儿子冷培澍都是国民党空军。冷培基是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第二期学员,是中国第一代空军,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失事身亡,为国捐躯。冷培澍在抗日战争中也曾立过战功。大女儿冷竹琴是原中央大学音乐系教授,著名的声乐家,上世纪五十年代她在香港、美国执教。香港歌手石慧、葛兰等都曾是她的学生。二女儿即冷兰琴。小女儿冷蓉琴。
参考资料
南京小火瓦巷48村 宋希濂姻亲冷家的亲情档案.现代快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20 19:5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他人回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