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
简介
冲积扇(alluvial fan)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它是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规模大小不等,从数百平方米至数百平方公里。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
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
特征
冲积扇的形状与洪积扇很相似,因而特点也与之相似,但还有其独自的特征。
(1)范围较大,有时可达数万平方千米
(2)除近中心处坡度稍大外,总体坡度较小,外围与平原相接,过渡不明显
(3)处于与山区相接的地方,其形成与当地
新构造运动有关
(4)冲积扇上常有弯曲的河流出现,有时改道较多,出现错综的河网。
大小
冲积扇大小主要与沉积物供给量、气候因素、物质来源区与堆积区的地形条件有关。在温带或湿润地区,降雨和洪流频率高,侵蚀作用阻碍了冲积扇的增长,湿润区统贯冲积扇的水流把沉积物多半都搬运到冲积扇范围以外去,也阻碍了大冲积扇的发育。未受构造变形或邻近冲积扇增长所限制的冲积扇,其形状近似部分锥体,横剖面呈凸形,
纵剖面略呈凹形。扇的坡度受冲积扇大小、物质来源、物质来源区主要岩性、堆积历史和构造运动史的影响。上升区,扇面可以很陡。粗大砾石多形成陡扇,页岩、泥岩区的细粒物质多形成平缓扇。与泥石流堆积有关的小冲积扇很陡,物质来源丰富的大冲积扇也很陡。
分类
干旱区冲积扇面的地貌通常可分为四部分︰活冲刷区,死冲刷区,荒漠砾石铺盖区和未分离的砂和砾石区。
岩漆的有无必然与洪水相关,也是识别死、活冲刷区的基本特征。无论死、活冲刷区都有许多粗大砂砾,其中散布着巨大石块,径长甚至大到10公尺。死冲刷区的粗大石块上都不同程度地染有岩漆,砾石的平均粒径也比活冲刷区的大。这种粒径的差异说明︰死冲刷区物质沉积时,气候较湿润,降雨较多,河流流量比现今为大。
形成过程
冲积扇在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形成过程:
湿润区
降水频率大,水量丰沛,水流比较稳定,因此出山口河流形成的冲积扇规模大,组成物质分选较好,砾石磨圆度高,扇面上分流和网流十分发达。扇面物质在湿热气候作用下,土质呈现红壤化。山区主流两侧的溪沟坡陡水流急,在山洪暴发时形成洪流或泥石流,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便在沟口附近堆积,形成由大小不一的砾石、砂土和粘土等组成锥形的冲积锥。这些碎屑物质分选程度和磨圆度均较差,孔隙度较大,透水性较强。一般情况下,冲积锥面积较小,其上段坡度较大,中段坡度锐减,前缘地段地势展平,坡度减至1~2度。
半湿润区
出山口河流在山前多发育大面积的冲积扇。如中国华北平原西部山前的黄河、
漳河、
滹沱河和
永定河等冲积扇,表面形态扁平,坡度较小,形成广阔的
冲积扇平原。其中,黄河冲积扇面积达72144平方公里,扇面上废弃的古河床高地和河间洼地呈指状分布,波状起伏的
微地貌特点十分明显。
干旱区
降雨量极少,暂时性洪流在山麓谷口处形成洪积扇。组成洪积扇的泥沙石块,颗粒粗大,磨圆度差,层理不明显,透水性强,扇面网状水系发育不显著。在山前断裂活动的盆地,洪积扇具有很大的沉积厚度,紧靠山前部分通常厚度达数百米。洪积扇从顶部到扇缘的高差也可达数百米。一系列洪积扇互相联结则形成
洪积平原,又称山麓洪积平原。
冲积扇举例
华北平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山前冲积扇上,甚至华北平原上的大的城市,比如北京、保定、石家庄、邯郸、安阳等,也都是位于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交接处。
冲积扇、洪积扇常构成冲积平原。如四川的成都平原就是一个较大的冲积扇。又如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永定河、滦河、滹沱河等河流的洪积扇冲积扇组成,主要属于河流地貌,占华北平原总面积的80%左右它又是古代河流地貌和现代河流地貌组成的,其中古代河流地貌又占河流地貌的大约80%。在山前洪积扇地区,既有河流堆积地貌,又有河流侵蚀地貌,在冲积扇一泛滥平原及古潟湖三角洲平原地区主要是河流堆积地貌在两个大的冲积扇之间和冲积扇前缘有冲积湖积地貌和湖积地貌在河滩地和古河道高地上的决口扇、自然堤地区有风沙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