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圈
地球表层连续分布并具有一定厚度的负温圈层
冰冻圈,指地球表层连续分布并具有一定厚度的负温圈层,亦称冰雪圈、冰圈或冷圈。
研究范畴
冰冻圈内的水体处于自然冻结状态。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其他物质混合而成的冻结体也属于冰冻圈的范畴。
冰冻圈的组成包括冰川(含冰盖和冰帽)、河冰、湖冰、积雪、冰架、冰山、海冰,以及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表)。大气圈内的雪花、冰晶、冰雹、霰等固态水也是冰冻圈的组成部分。冰冻圈在赤道附近海拔最高,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到海平面。
主要构成
冰川
冰盖是冰冻圈的最大组成部分,覆盖地球陆地表面的33%的面积。约98%的季节性积雪分布于北半球冰川覆盖着近10%的地球陆地表面,是长期的积雪聚集,压突而形成的具有运动特征的圈套范围的厚层冰体。
冻土
多年冻土覆盖着北半球近24%的陆地面积,主要发育于环北极陆面,青藏高原及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
积雪
积雪也是冰冻圈的研究对象之一。
浮冰
浮冰主要包括海冰、湖冰和河冰。冬季北冰洋约有14×106~16×106km2的海面被海冰覆盖,而南极洲周围冬季约有17×106~20×106km2的海面被海冰覆盖。
研究意义
冰冻圈是特定寒冷气候作用于水体的产物,因之:冰冻圈的变化与气候水资源的变化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冰冻圈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和海平面,湖水位和河流的变化,同时还会对地表水热平衡密切相关的生态与环境及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译名变化
“冰冻圈”一词源自英文cryosphere,该词源自希腊文的kryos,含义是“冰冷”。
Cryosphere一词,最早引入中国时,译为“冷圈”。例如,冰川学家崔之久的《冷圈·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刊于《第四纪研究》,1991年第3期。
根据《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9),标准词为冰雪圈
根据《地理学名词(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6),标准词为冷圈
随着2007年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冰冻圈这一提法更为常见。在中国,由于冰川和冻土的重要影响,以及冰川学和冻土学在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的历史渊源,该译法越来越广泛。如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
冰量损失
尽管2020-2021年冰川年的融化程度低于最近几年,但在几十年的时间尺度上,冰量损失有明显的加速趋势。自1950年以来,世界上的基准冰川已平均减薄了33.5米(冰当量),其中76%的减薄发生在1980年以后。对于加拿大和美国西北部的冰川来说,2021年是特别糟糕的一年。由于6月和7月的热浪和火灾,冰量损失创了纪录。八月中旬,格陵兰经历了一次特殊的融化事件并在海拔3216米的冰原最高点“顶峰站”出现了有史以来首次有记录的降水。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8 15:02
目录
概述
研究范畴
主要构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