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翔
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冯翔于2008年6月11日任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其8岁的儿子不幸遇难,冯翔忍住巨大的悲伤,全身心的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为北川的抗震救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被破格提拔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并于2008年12月被组织安排到井冈山参加“灾后重建干部主题培训”并进行了心理抚慰。
重大事件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是中国羌族自治县。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遭受覆城之灾,近2万多民众遇难。冯翔的7岁儿子也在地震中遇难。熟悉他的人士说,近1年来,冯翔一直未能走出丧子之痛的阴影。
2009年清明节,冯翔前往灾区奠祭儿子。他在看得见自家楼房的警戒线前为儿子点上香。2009年农历2月初1是儿子冯翰墨8岁生日,冯翔为儿子送上蛋糕和记录儿子成长点点滴滴的相册,都放在几块大石头上。冯翔常常坐在那块大石头上,彷佛陪着儿子。
诗歌作品
望乡台,望得见悲伤,望得见思念,却望不见故乡——题记
(一)
伏在暮色里
梅子时节的雨水伴着我
望乡台啊 我站在这里望乡
虽然站在这里 看得见故乡
却无法用手抚摸故乡的苍凉
故乡 死亡在那个五月的午后
天空流血的太阳
是故乡死亡最后的眼睑
湔江堆成高高的堰塞湖
是故乡遗留最后的眼泪
我的爱子瀚墨
用七年纯真的光阴
为故乡的死亡 登上祭奠的圣坛
对我而言 他死亡还是活着
终究是我每个夜晚的谜团
(二)
故乡 死亡在那个花开的暮春
我的同事
匍匐在每一片废墟
故乡既然无法离开 那就紧紧拥抱
明年废墟的花开
定然有他们的睫毛
浮着在每一朵花蕾之上
故乡 死亡在那个忧伤的山谷
巨石垒坟 尘土作墓
我的学生 二十四个冰冷的名字
把春天 思想 年轻的身躯
留在山谷的高楼之下
你们的尸骨无存 而梦想不朽
(三)
其实 故乡早已死在我的血液里
骨髓的疼痛 惊醒每个初春的鸟鸣
望乡台 无非是北川
堆砌伤痛堆积记忆的凉席
哭泣 把望乡台的名字涂抹成墨色一片
思念 把望乡台的身躯缠绕得消瘦无比
回忆 把望乡台的未来撕裂得支离破碎
我们在这里望乡
其实
我们望不见故乡
只望得见悲伤
冯翔一生喜爱文学,在多个刊物和网络上发表了众多的优秀作品。
亲人
儿子---冯翰墨,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被巨大的山体掩埋,至今不知所踪!【写在最后的日志】 《很多假如》,发表时间2009.04.20,00:53分。 假如,某一天,我死了,哥哥,请你担当起照顾父母的重任,我来到这个世间,本就是来体会苦难,承受苦难的!要不我们怎么能以孪生兄弟的面目出现...... 假如,某一天,我死了,妻子,请你不要悲伤,抑郁,是我这三十年来,最亲密的朋友,抑郁带走了我,也就带走了所有的悲伤...... 假如,某一天,我死了,爸爸,请您不要哭泣,我真的活的太难了,人生为什么总是充满苦难,充满艰辛,充满离愁....... 假如,某一天,我死了,妈妈,请您不要难过,短短三十年,我体会到了您对我的爱,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照,但是,我实在觉得活得太痛苦了,请您让我休息吧,真的,让我好好休息...... 假如,某一天,我死了,儿子,那是我最幸福的事,我会让你妈妈,把我的骨灰撒在曲山小学的皂角树下,爸爸将永远的陪着你,不弃不离......儿子,你离开了,爸爸没有了未来,没有了希望,没有了憧憬,与你相聚,是爸爸的最大快乐...... 假如,某一天,我死了,亲爱的朋友们,请你们不要忧郁,我的离去让很多人快乐,让很多人舒服,我的存在是他们的恐惧,是他们的对手,一个对手的离去,对于他们,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情啊...... 假如,某一天,我死了,我的儿子,我还是要提到你,我们将不离不弃,永远在一起......,相信一个父亲,对你最深深的爱...... 假如,某一天,我死了,亲爱的网友们,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心,爱护,我相信,假如,我在天堂,我能够进入天堂,我会许你们,一个没有痛苦的来生,谢谢你们......谢谢...... (空间背景音为 《风吹过的街道》这街道有温暖的阳光,可我只能远远地想像你怀抱的温暖,而不能醉卧。)【哥哥对冯翔的缅怀】你从未离去------缅怀我的弟弟(二十一)  岁月浸梦中 之 清愁弥散的少年(1) 一朝雨雪祭春秋,残花落尽烟雨流......  ---题记  - 1 -  童年的岁月,随着冬天纷洒的飞雪,伴着春天星星点点蓬勃生长的草莓,渐逝渐远......  - 2 -  1987年的暑假,与以往的夏天有了一丝丝不一样。两岔河那清澈的河水也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虽然一样的上山打柴、一样的扯猪草,一样的放牛,但心里总是忐忑不安的。我们放假了,爸爸还要到青石中心小学校去号卷子、开会,早晨吃了饭就匆匆离去,傍晚时分才归来。爸爸回来的时候,虽然我们有人烧火,有人在剁洋芋颗颗(装一个大盆,将里面的洋芋剁细,喂猪用),但都是用余光瞄着晚归的爸爸,期待能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些许什么...... - 3 -  小学四年的时光,是在那故乡那山清水秀的三坪二小里匆匆度过的。 我们姐弟仨,在每个清晨,沐着那缕缕从清雾透出的朝霞,行进在那山涧的小道上走进学校。每一个夕阳西下的日子,我们一群伙伴,俯在那悬崖上,将爸爸书房里偷出来的书一页一页的变幻成一架一架飘散的纸飞机,在我们的目光中变小变淡,直到消失在那无尽的深渊。 四队的张二娃,他爸爸从山上逮住了一只小猕猴,经过一两年的饲养,小猕猴成了张二娃的好伙伴,与张二娃一起放牛,扯猪草。有时间,张二娃会在午休的时间,偷偷的奔回家去,把他的小猕猴带到那土质的操场上,给我们表演他和它自创节目,引来伙伴们无尽羡艳的目光。 如果我们也有一只小猕猴,也与我们一起玩耍,那是多么快乐而幸福的事情。在纸飞机飘飞的悬崖下,成群的大猕猴带着数只小猕猴嬉戏,我们就俯在那崖边,深情的呼唤着猕猴们,无尽的期望着大猕猴丢下一两只小猕猴,让我们抱回家去,成为我们童年的好伙伴。这样的梦想,要么是在某个小伙伴不慎将饭盅“乒乒乓乓”的滚下去,让大猕猴背着小猕猴一溜烟的跑掉。要么是爸爸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惊起我们一哄而散,使我们天真的梦幻结束。 - 4 -  小学四年级结束了,人生第一次的离别就开始了...... 村升乡的录取名额是有限的,於是班上的很多同学,开始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而我们那时,还不懂得离愁,因为那些没有读书的同学,同样会在坡上、在地里、在赶集的路上不时的相逢。 终於在一个飘雨的黄昏,爸爸顶着那用棕叶临时制成的扇形“雨伞”,面带笑容轻快的飘进屋里。那晚的晚饭是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老爸用不长也不短的时间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们四年来的学习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进行了展望,最后,老爸郑重宣布:“大娃和小娃都考上了乡中心小学,而且都考上了快班。”,那时小学分五年制和六年制,成绩好的就进入快班五年制,所以五年制也就成了尖子班。 - 5 -  那一年的暑假,是在对新学校的期许中快乐的渡过的...... 也是在即将离开父母,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一丝丝的忧愁中渡过的......  - 6 -  那漫山遍野的童年,永远的在那故乡的清泉里吟唱,在花开的春天里怀想,在一个又一个走过的日子里,随风、随雨、随泪,轻潜入梦......  - 7 -  那由岁月浸染的绿梦里,我们的人生迎来那清愁弥散的少年......  冯 飞 二OO九年八月一日於蓉城
其他信息
(摘自冯飞空间 )【冯翔遗作】 一位羌寨文人的5.12悲情录 他用自己的心血,述写自己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 他将头深深的埋在诗歌里,他最后将骨灰深深的埋在北川原乡的废墟里,亘古绵远,与历史长存....... 冯翔遗作现场签售活动: 时间:2010年4月25日----28日四川书博会绵阳分会场 地点:绵阳市文化广场【影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地震灾区民众的心理抚慰,采取多种措施对灾区民众特别是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出版作品
近日,冯翔遗作《策马羌寨》、《风居住的天堂》正式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策马羌寨》是历史上第一位羌族作家写羌族历史的长篇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和文献价值。《风居住的天堂》收录了作家生前的散文和诗歌,文风清亮细腻,具有真挚的人性美和人文美。
《策马羌寨》
由矛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阿来作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评价说:《策马羌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弥足珍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白烨评价说:《策马羌寨》“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极具羌族特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风居住的天堂》
由冯翔的同胞哥哥冯飞以《云朵在暮春里穿行》为题作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评价说:《风居住的天堂》“让人深刻体味到人性的温暖,情怀真挚,热烈动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白烨评价说:在《风居住的天堂》中,“冯翔以文字的方式践行着他的纯文学的理想,守望他的人生的与艺术的独特姿态”。两本书的出版,冯飞先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80后作家廖宇靖说,“冯翔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中国政府对地震灾区民众的心理的高度重视。他人走了,但他的文字永远留在了这个世界上。”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6 07:18
目录
概述
重大事件
诗歌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