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分类法是一种计算机术语,由冯泽云于1972年提出,用于对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分类。它基于最大并行度的概念,将计算机分为四种结构类型,包括字串行位串行、字并行位串行、字串行位并行和字并行位并行。
所谓最大并行度Pm是指计算机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最大二进制位数。设每一个时钟周期△ti内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为Pi,则T个时钟周期内平均并行度为:Pa=(∑Pi)/T,其中i为1,2,3,……,T。平均并行度取决与系统的运行情况,与应用程序无关。所以系统在周期T内的平均利用率为μ=Pa/Pm=(∑Pi)/(T×Pm)。
(a)字串行、位串行(简称WSBS):其中n=1,m=1。这是
第一代计算机发展初期的纯串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