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文学家、诗人、翻译家、教育家
冯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月22日),出生于河北涿州,原名冯承植,字君培。中共党员,文学家、诗人、翻译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生平
1905年9月17日,冯至出生于河北涿州。
1916年,考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学。
1919年,与同学创办《青年》杂志。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23年,本科入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绿衣人》等23首诗在《创造季刊》发表;翻译海涅诗章《归乡集》第九首刊发于《民国日报·文艺旬刊》。
1924年,翻译歌德《箜篌引》《迷娘》刊发于《文艺刊》;翻译海涅《抒情插曲》第二首刊发于《文艺刊》,第六、十、十二、二十三首在《文艺旬刊》刊出;另选译海涅《归乡集》第四、七首刊发于《文艺旬刊》;翻译歌德谣曲《魔王》刊发于于《文艺旬刊》。
1925年,创作作品《记克莱斯特的死》刊发于《沉钟》;另翻译荷尔德林《致命运女神》刊发于《沉钟》。
1926年,翻译《Petofi Sandor》刊发于《沉钟》;翻译歌德谣曲《掘宝者》刊发于《沉钟》;翻译莱瑙《芦苇之歌》刊发于《沉钟》。
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教于哈尔滨第一中学;4月诗集《昨日之歌》由北新书局出版;翻译E.T.A.霍夫曼《亚瑟王厅堂》及论述文《谈 E.T.A.霍夫曼》刊发于《沉钟》。
1928年,任教于北京孔德学校,另任北京大学德文系助教;3月,翻译海涅《哈尔次山游记》由北新书局出版;翻译列德尔诗《生命的秋天》《我的爱人》刊发于《新中华报·副刊》。
1929年,翻译阿维尔斯《十四行诗》刊发于《华北日报·副刊》;翻译德国克莱斯特中篇小说《智利的地震》刊发于《华北日报·副刊》;翻译洛伊托德诗章《秋》刊发于《华北日报·副刊》;8月,诗集《北游及其他》出版。
1930年,翻译戴默尔诗《仰视》《宫殿》刊发于《朔风》;5月,与废名合办文艺周刊《骆驼草》出版;9月,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系深造,主修文学,兼学哲学、艺术史。
1931年8月,转学至柏林大学;翻译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刊发于《华北日报·副刊》。
1932年,翻译里尔克散文《论“山水”》,诗章《豹》,并刊发于月《沉钟》;摘译里尔克小说《马尔特·劳利茨·布里格随笔》刊发于《沉钟》。
1933年1月,翻译《克尔凯郭尔语录》刊发于《沉钟》;4月,重返海德堡大学。
1934年,翻译《画家凡诃与弟书》刊发于《沉钟》;摘译里尔克长篇小说《马尔特·劳利茨·布里格随笔》刊发于《沉钟》。
1935年6月,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9月,回到北平,任北平中德学会中方常务干事,另出版《中德文化丛书》。
1936年,翻译荷尔德林《命运之歌》刊发于《大公报·文艺》;翻译西伦佩《芬兰的冬天》刊发于《大公报·文艺》;7月,任同济大学教授。
1937年,翻译《尼采诗抄》五首刊发于《文学》;翻译歌德《玛利浴场哀歌》刊发于《新诗》,《尼采诗抄五首》刊发于《译文》;9月,随同济大学内迁至浙江金华,后继续向江西撤退。
1938年,译作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作为《中德文化从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9年,任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德语教授;《谈读尼采》刊发于《今日评论》,《〈萨拉图斯特拉〉的文体》刊发于《今日评论》。
1940年,与姚可崑合作继续翻译歌德长篇小说《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1941年4月,译注俾德曼《歌德年谱》,以“年谱”为纲阅读《歌德全集》及《歌德书信日记选》等对“年谱”加以注释,分九期刊发于《图书月刊》。
1942年2月,开始翻译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论文《一个对于时代的批评》刊发于《战国策》;5月,《十四行集》由桂林明日社出版。
1943年,翻译歌德诗章《哀弗立昂》刊发于《文阵新辑》,《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译本序言刊发于《自由论坛》,论文《〈浮士德〉里的魔》刊发于《学术季刊》,《工作而等待》刊发于《生活导报周年纪念文集》;9月,散文集《山水》由重庆国民出版社出版;12月,翻译里尔克诗十二首刊发于《文聚》。
1944年,翻译霍夫曼斯塔尔《德国的小说》刊发于《新文学》,翻译格奥尔格诗章《给死者》刊发于《中央日报》,翻译德国马克斯·本塞《批评与论战》刊发于《自由论坛》。
1945年,《尼采对于未来的推测》刊发于《自由论坛》,翻译《尼采诗七首》刊发于《文聚》,《杜甫和我们的时代》刊发于《中央日报》,《关于罗曼·罗兰(1866-1944)》刊发于《中央日报》。
1946年7月,任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
1947年,翻译《歌德格言短诗》二十首,刊发于《益世报·文学周刊》,翻译尼采诗章《在敌人中间—根据一句吉卜赛人的谚语写成》刊发于《大公报·文艺》,论文《歌德的晚年》刊发于《今日评论》。
1947年6月—1948年11月,《杜甫传》先后刊发于《文学杂志》。
1949年7月,出席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另当选为文学工作者协会理事。
1950年,访问苏联及东欧各国。
195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1980年,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3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个人生活
冯至出生在一个趋于败落的盐商家庭,幼年时母亲病故。沉重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冯至沉静内敛的个性,也奠定了他心系社会现实的思想倾向。
1935年7月,冯至与姚可崑在巴黎结婚;1936年6月,长女是冯姚平出生;1946年2月,次女是冯姚明出生。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冯至一生致力于外国文学研究和推广,翻译了歌德、海涅、尼采、里尔克等德国文学家、哲学家的经典之作。
冯至1949年以前的作品可分两个阶段。1930年以前主要是诗,他的诗含蓄、深沉,表现了对光明的热烈追求和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抨击、暴露与批判,也有的流露了个人的哀愁,反映了“五四”以后一部分青年的苦闷;1939年以后的作品主要是散文,内容较诗歌广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从事外国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工作。
冯至早期的诗歌表现出“热烈”而“悲凉”的抒情主调。由于受到中国晚唐诗、宋词和德国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冯至早期的创作表现出淳美自然的抒情色彩和舒展自如的艺术风貌,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至20世纪40年代。冯至受到德国里而克哲学、诗学的影响,创作的《十四行集》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标志着中国十四行诗的创作走向成熟。《十四行集》自然谙练。韵脚音节和谐确切。风格清新淡雅。诗中的意象大多平常。诗人却从中发掘出它们与人生价值、历史命运间紧密相连的寓意,为哲理的思考与广阔的现实找到了接合点。《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庄严、单纯与从容。以及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其在新诗史上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并表明中国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力量消化外来形式。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这部诗集凝聚了作者在学习西方诗人及其风格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汉语写作的成果,为中国新诗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冯至不仅是将外国文学作品译介到中国,他通过翻译参与建构了现代汉语。他从德国浪漫派一直翻译到现代主义,实际上是为汉语注入了现代的抒情的语言方式。奠定了现在所有德语语言文学工作的基础,也包括整个外国语言文学现在学科的基础。
冯至在《山水》里,并不书写一般游记意义上的“名胜”。他的笔下没有对探奇访胜的好奇心。他热爱大地和大地上的事物。并渗透着德国留学归国的冯至身上浸淫的德国浪漫派的“知识”。他不再欣喜于现代个体的自由而无度的抒情,因为他意识到了现代自我的三重异化:内在与自我的分裂、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分裂、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分裂。这样的异化需要爱和与他人的自由交往来克服。《山水》中的爱,是对自然的爱、对大地的爱、对无限和永恒之美的爱。而与他人的自由交往,则体现为对他人选择的尊重和理解。《怀爱西卡卜》一篇频频出现“爱”和“自由”两个词,揭示出了柏林西郊的西卡卜社区的“美”和威胁着“美”的现实力量。此外,现代科学知识极大地改造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和体验。对此,冯至了然于心。《山水》正是借助新知识去超越旧情感的努力和结果,从而书写出了一种新的情感,同时,对这种新情感保持着清醒的辨识。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冯至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文学家鲁迅评)
“冯至先生是‘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师,更是中国德语文学翻译与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光明日报》评)
“冯至在杜甫研究及德语文学研究翻译领域卓有建树,并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外国文学出版作出了巨大贡献。”(人民文学出版社评)
“冯至是德语文学、特别是歌德研究在中国的开拓者和引路人,不论是在新诗发展史上,还是在德语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史上,他都是开拓者和先行者,可是他在青年人面前从不以大家、权威自居,对于晚辈或后学一律平等相待;和人们讨论任何学术问题,他总是先倾听别人的意见,然后以商量的口吻说出自己的意见。这里既有他对己的谦虚,又有他对人的诚恳。这种谦虚而诚恳的态度,在为人方面固然代表了一种高尚的风格,从治学方面来看,它更是一位真正的学者认识到学无止境之后所必然采取的一种积极态度。”(诗人、翻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绿原评)
“他(冯至)学贯中西,治学严谨,其著作《杜甫传》《论歌德》在中国的学术史上均具有开创意义。他对中国外国文学学科的发展和整体规划做出了贡献。”(中国现代文学馆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3 18:3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