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吉才,1958年10月生,山东东平人,新材料及异种材料连接专家,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
1958年10月,冯吉才出生。
1979年—1983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获得焊接专业学士学位。
1983年—1988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教研室助教。
1987年—1990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获得焊接学科硕士学位。
1988年—1992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教研室讲师。
1992年—1996年,就读于日本大阪大学,毕业后获得生产加工学科博士学位。
1996年—1997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副教授。
1998年—1999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教研室主任、教授。
1999年—2000年,任日本大阪大学接合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2000年—2002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系主任、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2002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
2002年—2003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管理处处长。
2003年,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3年—2009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2009年—2015年,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长。
2021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参选院士
2023年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中国科协提名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冯吉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新材料及异种材料的扩散焊、钎焊、电子束、搅拌摩擦焊接、水下焊接、自蔓延反应复合连接、电子束焊接等方法金属间化合物及陶瓷的连接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技术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具体包括:①、研究陶瓷与金属的界面反应及扩散连接机理、界面反应相成长数值模拟、接头应力数值分析及应力缓和机理;②、异种材料特种连接机理研究,包括陶瓷、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固液相扩散连接机理、高温自满延合成焊接及反应复合扩散连接机理及其应用技术;③、轻质高强材料的搅拌摩擦焊塑性流动数值模拟,电子束焊接熔池流动、小孔行为及焊接质量控制;④、空间焊接及地面模拟技术研究,探讨太空环境下的电弧物理特性及材料冶金原理等。
冯吉才针对轻质高强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异种材料的连接进行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技术研究。解决了异种材料管接头、飞机发动机止动盘国产化、舱外宇航服生命保障系统中声发器关键部件的焊接;解决了大型模拟器的焊接制造问题;实现了100—120吨级新型火箭发动机推力室铜和钢的焊接;研制了陶瓷和金属连接的发动机喷管,并用于姿控发动机的研制等。
截至2023年2月,冯吉才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其主要论著有《钎焊工手册》《焊接手册(第二卷)》《特种成形与连接技术》《材料连接过程中的界面行为》《压焊方法及设备》《中国工程材料大典》《焊接手册(第三版)》《焊接词典》《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技术(上下册)》《中国焊接》等。
截至2020年11月,冯吉才已承担国家863、97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总装备部预研基金等2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截至2020年11月,冯吉才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
截至2023年2月,冯吉才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等奖项。
人才培养
截至2018年5月,冯吉才已参编焊接手册和研究生教材6本。
据2023年2月
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站显示,冯吉才已为本科生、硕士生开设过“焊接冶金”、“材料连接及其界面行为”、“陶瓷与金属的连接”等6门课程。
据2023年2月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站显示,冯吉才已指导培养博士生研究生40余人。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冯吉才在科研中勇于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为中国焊接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黑龙江日报》评)
“他(冯吉才)具有多岗位的管理经验,学术水平高,是学校焊接学科学术带头人。”(时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洪涛评)
“冯吉才是中国材料加工领域著名专家。”(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