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仰廉,男,汉族,1931年4月2日在江苏徐州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反刍动物营养学科创始人,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31年4月2日,冯仰廉在江苏徐州出生。
1953年8月至1956年8月,在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学任助教。
1956年8月至2001年,调入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正式退休。
2016年11月26日15时52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冯仰廉开创并发展了中国反刍动物营养学科,创建了以奶牛能量单位(NND)、肉牛综合净能(RND)、小肠蛋白质营养新体系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反刍动物营养学体系;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个自控大型双呼吸测热室,系统揭示了反刍动物能量转化代谢规律。
冯仰廉研究了反刍动物能量转化规律及营养调控,证明了肉牛瘤胃乙酸代谢热损失过高是能量转化效率低的原因及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有效营养调控途径;研究了尿素瘤胃缓释技术,为中国解决
蛋白质饲料短缺问题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建成中国第一个南方山区大型奶牛示范基地,解决了南方山区海拔高、坡度大、草场质量差、多雨对饲养
奶牛等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
截至2016年11月,冯仰廉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编著有专著9部。
截至2016年11月,冯仰廉主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奶牛饲养标准》和《肉牛饲养标准》。
人才培养
冯仰廉编著的《反刍动物营养学》是中国第一部反刍动物营养学专著,已成为中国国内的研究生
教材。
截至2016年11月,冯仰廉培养出40多名硕士和博士。
冯仰廉被农业部评为部属院校优秀教师,并获得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授予的“创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反刍动物营养新学科体系”优秀教学成果奖。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冯仰廉在科研学术方面造诣精深,为中国畜牧事业、学校和动物营养学科的建设发展和研究生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一位深受敬重的科学家。(时任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王涛评)
冯仰廉在教书育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为推动中国畜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任中国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 王宗礼评)
冯仰廉在科学研究上默默耕耘潜心研究,成就了深厚的学术造诣。(时任中国农业部奶办主任 王俊勋评)
冯仰廉在科研学术方面造诣精深,成就卓著。(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 李胜利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