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为了让在战争中因脊髓受损导致下肢瘫痪的士兵能够尽快康复,1948年伦敦第14届夏季奥运会期间,英国的神经外科医生路德维格·格特曼爵士和一些热衷残疾人事业的知名人士为一批轮椅运动员组织了运动会,称为“
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4年后,国际“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联合会在英国成立,并于当年举办了首届国际残疾人运动会,这就是“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和普通人试图重新参加滑雪活动,残疾人冬季体育运动逐渐发展起来。塞普·茨维克纳格是残疾运动员雪地运动的先驱,他是一名来自奥地利的滑雪运动员。1942年,他的小腿被手榴弹炸伤致残,后来他发明了一种滑雪绑带,使他得以参加高山滑雪比赛。随后他还创造出了使用拐杖的三板滑雪(three-track skiing)。器材上的推陈出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残疾人能够在雪上继续驰骋,奥地利的17名残疾人在1948年2月第一次参加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滑雪比赛。
翌年在奥地利的
巴德加施泰因(Badgastein)举行了首届奥地利三板滑雪锦标赛。可以说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残疾人参与滑雪,在欧洲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
1976年2月21日,比冬奥会晚了50余年的冬残奥会终于在瑞典的
恩舍尔兹维克(Ornskoldsvik)举行,共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名视障和肢残运动员参赛,比赛设高山滑雪和北欧滑雪两个项目,不同残疾类别的运动员可以参加各自级别的比赛,冬残奥会的序幕由此揭开。
2022年3月13日,随着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男子回转坐姿项目落下帷幕,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6个大项78个小项的比赛全部结束。历经9个比赛日的拼搏,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取得18金20银23铜共61枚奖牌的成绩,历史上首次位列冬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的第一,实现历史性跨越。
“残奥会”的英文Paralympic Game中Paralympic一词源自希腊语介词“para”(与……并肩的意思),以此为前缀,与“Olympic”合成一词。“残奥精神”体现“平等、参与、共享”,包含着一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