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骨头》由
德布拉·格兰尼克执导,黛布拉·格兰尼克、安娜·罗塞里尼编剧,
詹妮弗·劳伦斯、
约翰·哈克斯、凯文·布雷斯纳汉、戴尔·迪奇等联袂出演的悬疑电影,于2010年6月11日在美国首映。该片全球累计票房约为1379万美元。
剧情简介
一个17岁的小姑娘,为了家庭的完整,坚定不移地去寻找毒贩父亲的故事。17岁的女孩芮·多莉踏上了寻找父亲的路程。她的父亲是一个毒贩,为了交齐保释金,他抵押掉了自己的房子。走出监狱之后,多利的父亲就消失了。多莉一定要找到父亲,否则自己和家人就要搬到密苏里欧扎克山脉的树林里生活。
对于多莉要出门寻找自己的父亲,她的家人和父亲的那些好友都保持了缄默。这一路上,多莉要一个人独自面对谎言、别人逃遁的借口以及她的亲戚为她“准备”的恐惧和闭门羹。最终找到父亲,挽救了一家人的生活。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注:冬日的骨头演职员表来源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来源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影片是根据丹尼尔·伍德瑞尔出版于2006年的小说《冬天的骨头》改编而成,小说的故事就发生在伍德瑞尔居住的密苏里州的树林里,描述了一个少女为了继续住在房子里的生活而踏上了困难重重的寻父之旅。原著小说《冬天的骨头》的篇幅并不长,但却花费了伍德瑞尔5年时间写成。小说没有过多的言辞上的修饰、也并不华丽,而整本小说也因此显示出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丰盈之美。小说出版不久,影片的女导演德布拉·格兰尼克就读到了它,被小说中一个个真实而且鲜活的生命所打动,毫不犹豫地决定要将这部小说拍摄成电影。
音乐选择
为了让整部影片更加具有密苏里州欧扎克山脉地区的本土特色,导演在音乐的选择上是煞费苦心,除了一些原创的音乐之外,影片中大量使用了欧扎克地区的当地音乐,这些民乐听起来与众不同,因为导演格兰尼克说认为音乐能让整个影片脱胎换骨,使影片的一般画面变得丰富和立体,所以采用了这些民乐。
制作发行
上映日期
票房信息
影片《冬天的骨头》在2010年6月中旬在北美开始小规模上映,放映首周仅在北美的4家影院播映,票房收入84797美元,随后影片扩展至39家影院上映,共收入35万1317美元(平均每家9008美元)。影片的发行公司将影片分别投放到纽约、洛杉矶与波士顿,以及中部地区的明尼阿波利斯、奥弗兰帕克、圣路易斯和丹佛等城市上映,截止2011年3月,影片的美国票房收入已达到650万美元,美国以外的票房达730万美元。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影片讲述了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寻找自由,并不代表是在破坏这个世界。这是一部深沉、委婉、沉静的影片。电影中那种痛彻心扉的情感是以一种毫不起眼的方式慢慢流入我们的心灵深处。(《纽约时报》评)
影片剧情紧张逼真,让观众如同享受了一场冬天艺术。(《洛杉矶时报》评)
通过孩子的视角去审视家庭关系,在这种深刻而稳重的影片中,这种视角和观点让人肃然起敬。(《
ELLE》杂志评)
描写坚硬的社会、黑暗的社会,表达纯真的情感是作家丹尼尔·伍德瑞尔的拿手好戏,导演德布拉·格兰尼克亦很擅长。(《综艺》杂志评)
虽然影片和导演的前作《深入骨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格兰尼克这次又为我们送上了一部堪称完美的电影。(《好莱坞报道》评)
密苏里州的欧扎克山脉因影片而出名,德布拉·格兰尼克(Debra Granik)这位女导演,又为观众贡献了一部堪称完美的电影。(《好莱坞记者报》评)
这部恐怖片,最大的价值是在鞭策你的生命继续前进,而不是衰退。《冬天的骨头》是2010年最激动人心的电影。(《纽约杂志》评)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已经没有看到这样一部传达一种文化,一个地方景色的电影了。(《费城问询报》评)
这是观众等待已久的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
纽约客》评)
詹妮弗·劳伦斯(Jennifer Lawrence)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华丽转身,跻身好莱坞一流影星行列。(《丹佛邮报》评)
《冬天的骨头》不是一部能够提供愉悦观看体验的电影,虽然结局对女主角来说算是达成目标有所交待,但那股冬天的寒冻感几乎能从电影喷薄到观众身上。除了密苏里州欧扎克山脉地区的低温,女主角所处的环境也让人感受不到一丝希望。除了詹妮弗·劳伦斯的朴实表演,《冬天的骨头》的故事其实也扑朔迷离。导演德布拉·格兰尼克的现实主义描绘手法,让许多美国观众看到一个就在身边却又陌生异常的美国社会。(《网易娱乐》评)
在《冬天的骨头》里最直观地呈现的,是被中产社会屏蔽的情境:落后的美国中部,远山,空谷,密林,因陋就简的房舍,不成曲调的班卓琴,人们唱着没有被流传的古老民谣,他们拘谨、警惕,一开口是带着奇怪口音的英语。但导演的意图显然不是作一番社会地理学的记录,在《冬天的骨头》里,风土风俗是布景板,而舞台中央是17岁的芮,在两难中挣扎:忠于家庭或忠于她内心的道德,向着自由逃离或诚实地面对“我是谁”。(文汇报评)
负面评价
影片主题非常直白了,讲述一场希腊悲剧,女孩被黑色命运驱使,为了精神净化而奋斗。(《环球邮报》评)
《冬天的骨头》给了偷窥癖患者,少许的兴奋感,这好像就是电影存在的主要理由。(《《纽约邮报》评)
大众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