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鹰雕
鹰科冠鹰雕属动物
冠鹰雕(学名:Stephanoaetus coronatus):是鹰科、冠鹰雕属的一个物种。体长80-90厘米,体重2.7-4.7千克,翼展达1.81米,属于大型猛禽,喙和爪均强健,腿部羽毛一直覆盖接近至脚爪,飞起来的时候羽冠就收起来。头部背部和翅膀黑色或深褐色,飞羽、尾羽和胸腹部黑白相间,有黑色斑点,因头上有一撮黑色羽毛形如冠冕而得名冠鹰雕。
形态特征
冠鹰雕体长80-181厘米,翼展180-200厘米;体重3175-4700克。这只高大的鹰有着强大的身高和强壮的喙,有一个通常相当不显眼的双耸立羽冠,腿上有很大的爪子。这些高度标记的字符常常使它们无法解析,即使是在长距离停留时。两性非常相似,尽管雌性在翅膀下面有不同的装饰物,而且更大(大约大10%)。雌鸟也有一个较短的羽冠。成鸟的上体是黑棕灰色,带有不同的蓝色调。头部和翅膀上有褐色斑点。下体从奶油色(雄性大多数)到红色(雌性大多数),但可能有中间的亮麂皮色调,胸部除了中间的白色外,上面有不同的奶油色或丰富的浅褐色,并密布着黑色的条纹和斑点。腹部有明显的黑色条纹,这一特征在雌性中更为明显。翅下覆羽呈栗色,带有轻微的黑色斑点,翼基基部为白色,尖端为黑色,并被两条黑色条纹交叉。尾巴黑色,上面有两条明显的灰色条纹与两条相等的黑色条纹交替出现。在精细的白色尖端之前有一个更宽的子色带。白色的腿上被有黑色的条纹和紧密的小斑点。有赭黄色和黑色爪子。虹膜从黄色到几乎白色。
未成年鸟羽色不同。它们的顶部是灰褐色的,上体的羽毛呈白色,使身体的这一部分看起来像鳞片,尤其是在背上。尾巴上有4条带纹。头部和下体都是白色的,除了颈部和腿部的灰色斑点。在飞行中,幼鸟胸前有一条浅红色的羽毛。在6个月后的第一次换毛中,胸部出现小黑点,肛门区域出现红色羽毛。幼鸟在第六年开始时进入中间阶段,然后获得最终的成鸟的羽毛。
栖息环境
栖息在森林、林地、稀树草原和灌木丛中,以及一些经过改造的栖息地,如种植园和次生植物,包括城市绿地森林在内的小森林碎片中持续存在。它在某些地区显示出对严重毁林和退化的高度复原力,尽管这些变化被认为会导致当地物种数量密度下降。使用外来入侵树木(尤其是桉树和松属)筑巢允许在退化和马赛克景观中持久生存。
在南非,甚至可以在桉树种植园和津巴布韦的猴面包树相对开阔的地区观察到它们。有时,冠鹰雕会在邻近的次生森林甚至干旱的稀树草原中寻找食物。这些大型猛禽栖息地从海平面延伸到海拔至少3000米。
生活习性
冠鹰雕独居或成对生活。雌雄双方在高空进行的环形飞行很常见。在天空做过山车的舞蹈也会表演,并伴随着大声的尖叫声。当它们在一定的高度完成时,这些场面从地面上看到非常壮观。这些技巧包括令人眼花缭乱的闭翼俯冲和同样陡峭的上升,同时疯狂地拍打着翅膀。成年雄鸟经常单独进行这种空中表演,有时会被雌鸟模仿,但两舞伴很少一起跳舞。在极少数情况下,雌鸟会和同伴一起转身,露出爪子。交配前不久,雄性会在巢穴中见到他的伴侣,给她食物,并在她面前拍打翅膀,以炫耀他内翼里的黄褐色。
该物种是非常吵闹的鸟类,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赤道森林中听到。在飞行展示过程中,雄性会发出尖锐而有特色的“kewee-kewee-kewee”,而雌性会发出更柔和的“kooee-kooee-kooee”。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发声都会形成由20到30个音符组成的长系列,这些音符会重复多次。雄性带着食物接近巢穴,用“kewee-kewee”向雌性发出信号。幼鸟通过发出类似的、不断的哭叫声来乞求给予它们食物。
冠鹰雕从栖息处伏击狩猎。为了捕捉猎物,它们经常俯冲下来扑到地面上,但如果猎物是猴子、蹄兔或松鼠时,它们会从树枝上将猎物撕扯下来。该物种能够捕食体重10-20千克甚至30千克的猎物,分别是自身体重的2到6倍。这些猎物被肢解并带到树上,在那里有可以持续数天的食物储藏处。为了捕捉大型猎物,冠鹰雕可能会建立一种涉及多个猎手的合作狩猎模式。
主要以哺乳动物为食,有时也捕捉鸟类和爬行动物,但很少吃腐肉。哺乳动物主要包括普通小羚羊蹄兔猫鼬,但也有猴子、婴猴、麝猫、家猫和松鼠。宠物通常不会受到影响。虽然不被视为猎物,但人类经常受到攻击,尤其是在接近巢穴时。
在东非,鸟类很少引起这些猛禽的注意。然而,在南非和津巴布韦,珍珠鸡红翅环颈鹧鸪犀鸟、鸠鸽、火鸡和来自农场的小鸵鸟是相当常见的猎物。鹳和筑巢的苍鹭也被猎杀。在爬行动物中,有巨蜥以及在体型较小的蛇也是该物种的猎物。
分布范围
留鸟:安哥拉、布隆迪、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布)、刚果(金)、洪都拉斯、赤道几内亚、斯瓦蒂尼、埃塞俄比亚、加蓬、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利比里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南非、南苏丹、苏丹、坦桑尼亚、多哥、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游荡(非繁殖地):贝宁和博茨瓦纳。
繁殖方式
冠鹰雕的巢是一个非常大的结构。可以年复一年地重复使用,这种不断加固的鸟巢无疑是非洲所有猛禽中最大的巢穴。新筑的鸟巢直径至少为1.5米,深度为50厘米,经过连续几个季节的翻新后,宽度为2.5米,厚度可达3米。杯形巢上装饰着有绿叶的树枝。该巢被放置在一棵猴面包树、桉树或其他大树上,高度在12-40米之间,位于树冠的主杈上,有时也放在枯枝上。或者,也可以位于采石场或悬崖上。
每窝产1-2枚,孵化时间为48-51天。雏鸟的羽化通常在110-115天后发生,但年轻的雄性总是比年轻的雌性早10天左右。很多时候,可以看到一只初出鸟巢的雏鹰。不得不说,最早孵化的小冠鹰雕经常消灭它的兄弟姐妹,这些兄弟姐妹被认为是和它进行食物的竞争者。羽翼未丰后,幸存者与父母一起生活3-9个月,因此它们通常每隔一年筑巢一次。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近危(NT)。
种群现状
2001年估计冠鹰雕的物种总数可能超过数千只,这可能被低估了,出于这个原因,估计数万只可能是预期的。在此基础上,物种数量估计为5,000-50,000只成熟个体,甚至更多。
趋势论证:该物种因诱捕、射击和巢穴破坏、人类对猎物的竞争以及森林砍伐导致栖息地丧失而受到迫害。这些广泛的威胁意味着该物种正在适度快速下降,特别是考虑到其缓慢的繁殖率,尽管由于该物种对改良栖息地的耐受性,可认为下降并不是更加严重。
主要威胁
尽管该物种在某些地区受到林业人员的保护,但它在其大部分分布范围内都受到许多重大威胁,包括森林砍伐(用于木材开采、木炭生产、农业和种植园的侵占、轮垦和采矿),与人为设施(电线、围栏、车辆、玻璃建筑、风力涡轮机)的碰撞和公用事业网络上的触电,人类对猎物的竞争(显然一些地区对丛林肉的不可持续开发)、估计90%的范围内受到直接迫害(例如,为了食物、箭羽、巫术、装饰品及其害虫状况和对人类的威胁)和人为干扰。可能会与人类发生冲突,因为该物种会袭击少量牲畜和宠物。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4:2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