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姚梅
兰科兰属植物
春兰,梅瓣,传统名品。冠姚梅易繁殖,不易开花,一般要有十余桩草才能开花,花品极美,只是难得赏到花。是我国春兰中第一代较广泛名种珍品,深受养兰人士的喜爱。
植物介绍
春兰,梅瓣,传统名品。
历史背景
民国六年(1916)春,湖州著名艺兰前辈姚佐田先生选育,并取名为冠姚梅,产地湖州山中。姚佐田是宁波余姚王叔平先生的朋友,王叔平先生是宁波余姚马渚镇(原开元乡瑶湖宛)人,生于清光绪二年,于上世纪60年代病故。王叔平不但自选和收集了600多盆极珍贵的兰花,而且在实践中不断钻研养兰技艺,写出了《五十年艺兰经验谈》一书,此书在国内艺兰界有一定的影响。
“冠姚梅”的选出人,兰著的记载一直不同。《中国兰艺三百问》认为是;“1916年浙江湖州姚佐田选育”。《乃安居艺兰笔谭》也说;“1916年新种,湖州姚佐田植”。《佚名兰蕙图谱》;“湖州姚佐田先生手植”。沈氏父子《兰花》却认为;“抗战前由浙江余姚王叔平先生选出”。《绍兴兰文化》认为;“抗战前余姚王叔平选出”。《春兰谱》;“抗战前余姚王叔平选出”。《江浙兰蕙》将两种说法全部记下;“相传抗战前由余姚王叔平选出。另一说,湖州姚佐田于1916年选育”。那么“冠姚梅”是湖州姚佐田先生选出的呢?还是余姚王叔平先生选出的呢?
余姚王力波先生在《关于兰花种名的命名》一文中说:“春兰名品‘冠姚梅’,很多史料上都记载是余姚王叔平发现的,现今兰界也流传着二种发现说,有的记载还言之凿凿,说王氏发现后举家庆贺,奔走相告,邀友共赏。但最近重读王叔平的《艺兰经验五十年》,发现王叔平自已明确记载发现人为湖州姚氏。其实凭当时王叔平的名望及在兰界的泰斗地位,他说是自已发现的,我敢料定是无人敢怀疑的。因从有关记载来看,从王氏种养该花与姚氏的发现年代来看,相差不过十几年,而当时的交通和信息的闭塞,如有此心那真是唾手之事。但王叔平之所以为人人敬之的大师,除了其艺兰水平的至高无上外,其本身所具有的兰德亦是众人服膺的。仅以此点,我们是否该从中吸取养兰之外的一些为人处世的哲学呢?”
王叔平在《五十年艺兰经验谈》中记载的“冠姚梅”的选出人确是“湖州姚氏”。连他自已都说不是自已发现的。
湖州的赵爱军先生在《介绍湖州的兰花》一文中说:“冠姚梅,糸湖州姚氏出,湖州前辈知姚氏即姚佐田,为前代艺兰名家”。 看来“冠姚梅”是“1916年浙江湖州姚佐田选育”的记载应是正确的。
特征
新芽紫绿色。叶幅宽阔,叶质厚,叶坑深,呈“V“字形,宽约1.1-1.3厘米,长约25-28厘米,脚壳高,叶梢急尖,叶色淡,为翠绿色,有亮光,叶刚柔适中,环垂飘逸,颇秀美动人。苞叶淡绿色,有深绿彩晕,也有深紫红色筋纹。3枚萼片前部圆阔,瓣端有小尖,主瓣微有紧边,有浅兜,二副瓣无兜,花初放时瓣基狭窄且短,渐渐放长,两侧萼片平软,表面平滑光洁,兜端微现白晕,两捧瓣大多会重叠在一起,将蕊柱紧裹在里面。如意舌,端正,舒直,短而硬,不向后卷,隐藏在捧心内,贴附于蕊柱之上,点缀红色斑点,形态古朴典雅。冠姚梅花莛细长,淡青绿色,莛节有红晕,花朵中等,花直径约有4.5-5厘米,花容端正、秀丽,因叶形环垂,花莛显得长而高挺,昂扬在叶架之上的花朵,格外洒脱有精神。冠姚梅易繁殖,不易开花,一般要有十余桩草才能开花,花品极美,只是难得赏到花。是我国春兰中第一代较广泛名种珍品,深受养兰人士的喜爱。
鉴赏
“冠姚梅”叶宽1--1.2cm ,边叶宽,中叶细,叶长25--35厘米,边叶环垂的弧度大,中叶斜垂,部分叶尖微有扭曲,叶面稍有光,老叶光泽性不强,暗深绿色,叶尖锐,叶沟在叶的下端较深,靠近叶端较平。叶缘锯略粗而密,叶面有行龙,叶面副脉明显,叶背主脉凸出,侧脉明显,呈黄白色,靠叶脚部分叶背主脉格外宽大凸显,叶片弹性大,叶指环高而且明显,新芽绿底紫红色筋纹,叶甲尖长,出土即见绿底紫红筋,对比度明显,新苗直立性强,呈浅绿,脚壳高而尖。其叶脚收放不十分明显,单株壮苗基本都在五片叶以上。株形呈斜披状,形态优美,虽说主副脉看起来有异地草的特征,但从花色和香气来看应是江浙草。花葶圆细色绿,最上一节翠绿无杂色,梗结有红晕,葶高12cm左右,花苞绿底缀紫红色筋麻,箨壳下部浅紫色,住上部逐渐转深绿,紫筋宽而明显,外三瓣透蕾见白边,色翠绿,圆头收根,紧边,平肩,光洁的软蚕蛾捧心,大如意舌端有明显的大红斑块。“冠姚梅”的开品跟“万字”有些相似,随后三瓣渐长,舌瓣下宕,萼、捧、舌与“万字”当然不可相比。而且“冠姚梅”的捧常常紧抱在一起,显得中窠狭小。开好的“冠姚梅”,应当说是十分漂亮。《兰华谱》上有一帧“冠姚梅”的黑白照,虽不是彩色,但开品非常端正,不细看,很容易当成“太原梅”的黑白照。据说王叔平当年“冠姚梅”培育放花,他欣喜异常。不但举家庆贺,还向亲友报喜,并请摄影师拍照留影,作为资料分送兰界朋友。如此可见“冠姚梅”花品之好。
“冠姚梅”虽是好花,但它也是很有名的一个惜花品种,昔闻王叔平种此花五十年得见花三次,不过这是传说而己,无非是强调“冠姚梅”的吝花性。通常说此种5、6苗草来不了花,一般7-8苗壮草才会起花。其实“冠姚梅”如是壮实的大草,3-5苗也是能够起花的,所谓的壮草是指三代连桩,且代代叶壮如一。壮与弱,是不能用单株有几片叶来定的,还要看根的旺与弱。可惜因常常分株,已难觅这样的壮草了。只要根旺叶健,每年6、7月份适当控水,增加光照,喷几次磷钾肥,是一定能见到花苞的。“冠姚梅”开品的好坏虽然与母株孕蕾时的营养状况有关,也在于兰人的放花时管理,通常见透蕾时不易见阳,增加温差,盆内见干,兰株周围湿度合适是可以得到好的开品的。
融融女士有《冠姚梅》诗一首:
“人人说我懒花苗,我自孤标名冠姚。
天若有情君有意,幽姿别韵对朝朝”。
名称来历
“冠姚梅”的选育时间是1916年,我们查不到其它记载,也仅能以此为准,它的下山地和采掘人也是个谜,留待以后去弄清吧。“冠姚梅”名称的来历,也无人详述。“冠”是首的意思,例如“冠淞梅”。前面己提到王叔平当年“冠姚梅”培育放花,他欣喜异常。不但举家庆贺,还向亲友报喜,此兰当时名冠余姚,这样的解释似乎过于牵强。“冠姚梅”是湖州姚佐田先生选育出来的,此兰很可能与姚佐田先生的姓氏有关。姚佐田先生曾选出春兰“姚品”,是以姚先生姓氏命名,姚先生认为此品超出“姚品”,便称其“冠姚梅”。不过“姚品”是水仙瓣,这种解释也不太恰当。如成立也该称为“冠姚品”才对。历史上还有春兰“瑶品”,“出余姚瑶湖苑”。这瑶湖苑当然是指王叔平了。那么历史上有无“姚梅”呢?据《中国兰艺三百问》记载,春兰“姚梅”是杭州姚羲民先生20岁生日时所得,遂以姓氏命名。抗战时杭州沦陷,姚先生一家逃亡上海,战事稍平回家兰花被抢一空,在地上捡得老芦头数个,欣喜其中有“姚梅”。后归上海刘汉麟先生,刘汉麟先生又出国去加拿大数年,归来检视兰花,“姚梅”仅存2苗1条根。1996年刘汉麟先生将存二苗“姚梅”赠送给丁永康先生。据说发了三苗中草。再后来不得而知了。“姚梅”在《乃安居艺兰笔谭》中有载。据说姚羲民曾选植或培育“端春梅”、“琼仙”等品。这些是题外话。姚羲民先生20岁生日是哪一年?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如果在1916年以前选出“姚梅”,便有此可能。姚佐田先生选出新品后,认为超过“姚梅”,故称“冠姚梅”;如果“姚梅”选出时间在1916年以后,“冠姚梅”名称的来历便与“姚梅”无关了。这些可能当中,按照先兰人兰称命名常规来看,应当与姚佐田先生的姓氏“姚”字有关。
姚佐田先生选植的或与他有关的名品除了“冠姚梅”、“湖州第一梅”、“春极品”、“姚石仙”、“二琴梅”等,还有“姚品”、“东海梅”等,有关姚先生其它记载,此处从略。
辩伪
冠姚梅草的特征
冠姚梅的草与其他江浙草相比较显粗糙。其株形斜披,形态优美。一般叶宽在0。8--1.2厘米间,叶长在25--35厘米间,当然草有壮弱,叶幅宽窄和叶片长度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其边叶略宽、环垂的弧度大,中叶略细、叶姿斜垂,部分叶尖微有扭曲,一般叶面光泽性不强呈暗绿色,但环境光照强弱不同,叶色和叶面光泽亦会有一定的变化。其叶稍尖锐,叶有“V”形沟,起沟到顶,但由于脚壳高而尖,使得叶片在叶柄处抱集,不易散开,显得下端叶沟较深,而靠近叶端处较浅。其叶缘锯齿较一般品种略显粗大,叶面有行龙,叶面副脉明显,叶背主侧脉呈黄白色且明显凸出,主脉越靠近叶脚越显宽大,凸起也越发明显。其叶指环高而且明显,其脚叶收放不十分明显,单株壮苗基本都在五片叶以上。其叶片极富弹性。
冠姚梅叶芽的特征
冠姚梅是易草品种,其发草率一般会比其他品种要高些。其叶芽呈绿底缀细密紫红色筋纹,出土即见绿底紫红筋,对比度明显,但亦会虽随莳养管理过阴、过阳、过湿、重肥、激素等外因,芽色和筋纹色的深浅会有一定的变化。其叶芽形状尖长,少有白头,鞘尖色重。其新苗直立性较强,叶色呈浅绿,芯叶初长时叶稍常见有彩。
冠姚梅花苞的特征
冠姚梅由于其惰花性,花苞自然也难得一见,但惰花性也是相对的,因为其易草性,往往到了该起花苞的季节却又来了叶芽,营养生长一直不能转化为生殖生长直接导致了冠姚梅的见花难。只要立足把苗养壮,每年6、7月份适当控水,增加光照,适当施些磷钾肥,人为地将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是一定能见到花苞的。冠姚梅花苞绿底缀紫红色筋麻,紫筋宽而明显,筋脉透顶,砂晕浓重。其花苞绿底、筋脉和砂晕均由胞衣下部住上由浅变深,胞衣稍部可见浓彩。然而花苞色泽亦会虽随莳养管理等外因,其深浅会有一定的变化。冠姚梅放花过程一般象“宋梅”一样,在底部就透蕾,外三瓣透蕾见白边,而后边放花边拔杆,直至花瓣放足后,花杆仍会见长,不象“汪字”先拔花杆,花杆长足后再慢慢放花。
冠姚梅花的特征
冠姚梅花品较为稳定,但也有“走形”的时候。其开品的好坏与植株的壮弱和孕蕾时花蕾的营养给有关,也与花期管理有关。通常在孕蕾时适当施些磷钾肥并充分“春化”,透蕾起杆时适当控制盆内水分,置于阴凉处,加大环境湿度,浇水时注意不让水进入胞衣,焐伤胞衣和花瓣,是可以得到好的开品的。冠姚梅花杆细圆高挺,通常情况下色泽为绿底缀红晕,最上一节翠绿无杂色,梗节红晕较深。但花杆色泽会因莳养管理等外因其色泽深浅有一定的变化,有时花杆会呈翠绿色,仅梗节留有红晕。胞衣层层增绿,贴肉胞衣较为细狭尖长,质厚彩重。其外三瓣色翠绿,然瓣背常有红筋,三瓣圆头细收根,略有紧边,落一分肩,瓣尖通常微缺且易焦头。其捧瓣通常为软蚕蛾捧心,有时也会开出观音捧来,捧瓣无论开成何种形式,其两瓣底部呈上下交搭、捧内有放射状红线斑的特征不变。其唇瓣一般呈大如意舌和龙吞舌之间的形态,整体形状为大如意舌,可舌尖通常兜起呈龙吞舌状,但偶尔也会放宕且舌端微后卷,舌面有不规则红点,但无论其形态如何变化,舌根部有明显的大红斑块之特征不会变。
以上对冠姚梅草、叶芽、花苞、花等各部的特征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如要总结一下该品种鉴定要点的话,我们需要记住以下几点:
冠姚梅的草与其他江浙草相比较显粗糙,其主副脉凸显是叶上主要特征。叶芽色赤,色有深浅,不会有净绿。花苞绿底缀紫红色筋麻,色有深浅,透蕾起杆放花一起来。花杆最顶一节色绿,节有红晕,低下几节花杆色泽常有变化。贴肉胞衣较为细狭尖长。外三瓣瓣尖通常微缺且易焦头。捧瓣无论开成何种形式其两瓣底部上下交搭捧内有放射状红线斑的特征不变。舌根部有明显的大红斑块之特征不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2 16:16
目录
概述
植物介绍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