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本”的概念来表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即农本工商末的思想。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为巩固和发展封建经济,提出以农为本的理由:①农业是衣食之源。“农事害”是“ 饥之本 ”,“ 女工伤 ”是“寒之源”。②农业是国家富裕和财政收入的源泉。“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③农业能为进行统一战争提供充足的兵源。令民“归心于农”,“为主守战
商鞅变法是重农抑商的典型事例。秦汉时期思想家,也从富国强兵、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为战争提供所需物资及兵源的角度,提出把发展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同时,还提出加强农业就必须抑制民间工商业,以保证农业所需劳动力的供给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司马迁则认为农、工、商、虞都是人民的衣食之源,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不应有轻重之分。桑弘羊也指出富国也要靠发展官营工商业,而不是单靠农业。早期的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对巩固新兴的封建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但它也有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面。因此,宋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重农论者在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时,也不再坚持重本必须抑末的传统思想。鸦片战争以后,农本论的
重本抑末的传统教条,愈益不能适应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形势,进步思想家提出重商、重工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理论。郑观应认为应以商立国,农本商末只适用于古代社会。这一时期的思想家,突破了农本思想的传统视野,赋予它以近代资本主义农业经营的新涵义,农本工商末的旧说被彻底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