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需仓库
军事术语
军需仓库是一种军事术语,是适应战争和军队建设的需要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仓库。
按管理层次,可分为战略仓库、战役仓库、战术仓库;按任务性质,可分为储备仓库和周转供应仓库。军需仓库通常编设有管理部门、勤务分队和相应的专业人员,主要担负军需物资的接收、保管、发放和质量检验等任务。战略、战役仓库还编配有相应的物资收发设备和运输工具等装备。中国建立军需仓库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商时期就在钜桥建立了大型粮仓。秦代始在敖山(今河南荥阳东北)设敖仓,积粟以供关中和边塞官用军需,汉魏沿置。明代,京师及边境等卫所普遍设军储仓储存军粮,内府乙字库储存胖袄裤、战鞋、军士裘帽。清代,在边境沿线及近边地区设营仓,储存军粮。在欧洲,公元前3~前2世纪的罗马战争中已建有补给仓库,储存粮秣等物资。17世纪中叶,欧洲一些国家相继采用设仓供应制。19世纪初,俄国军队开始在陆军部、军区、军、师分别建立军需仓库。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军需物资以就地取给和取之于敌为主,没有较完善的军需仓库。解放战争时期,修建和接收了一些军需仓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团以上部队建立了军需仓库,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军需装备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平战结合、纵深梯次配置、上下衔接、左右贯通的军需仓库供应体系。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8-17 15:4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