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航行和战斗行动的航海理论与实践。军事航海是航海学在军事上的应用和发展,为舰艇各级指挥员必备的基础知识之一。与船艺、海洋地理、海洋水文气象、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密切相关。主要任务是:按照军事要求选择最佳航线,保证准时准点完成航渡任务;在战斗中进行舰艇机动和战斗航海作业,以充分发挥己方兵力、兵器的威力和阻碍或降低敌方兵力、兵器的使用效果;在执行各种战斗任务时,完成各项战斗航海保障工作。军事航海工作在保证舰艇的隐蔽性、定位或就位的高精确性、测算标绘的快速性及复杂条件下航行的适应性等方面,比一般航海工作有更高和特殊的要求。军事航海包括舰艇领航、舰艇机动、舰艇战斗航海勤务和
舰艇导航设备的运用等。①舰艇领航。研究按照军事要求选择最佳航线,利用各种技术测定舰位与导航的理论与方法。目的是保证舰艇准时准点执行航行任务。主要包括地文航海、天文航海、舰艇无线电导航、舰艇雷达导航、舰艇卫星导航、舰艇惯性导航、气象导航、水声导航、舰艇综合导航等。②舰艇机动。研究单舰或舰艇编队相对于目标所进行的运动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舰艇占领攻击阵位,舰艇规避敌方攻击,舰艇执行侦察、巡逻、搜索作战行动等机动的绘算,以及舰艇编队运动方法等。③舰艇战斗航海勤务。研究舰艇遂行战斗活动时,组织实施各项航海专业保证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舰艇使用各种武器进行攻击时的航海勤务,舰艇布(扫)雷航海勤务,舰艇引导直升机扫雷航海勤务,舰艇登陆作战航海勤务等。④舰艇导航设备的运用。研究掌握舰艇上各种航海仪器和导航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目的是获取舰艇航向、航速、航程、水深等参数和方向、水平基准,求得舰位,保证舰艇定位和导航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舰艇导航设备主要包括普通航海仪器、天文航海仪器、舰艇无线电导航设备、舰艇雷达导航设备、舰艇卫星导航设备、舰艇惯性导航设备、水声导航设备和舰艇综合导航设备等。中国古代对航海学作出过重大贡献。早在汉代和唐、宋时期,已掌握天体星象引导航行的技术,出版天文、航海气象、海洋潮汐等方面的著作,开始使用航海图。公元11世纪,中国最早将指南针用于航海,为舰艇远离海岸航行、海上作战创造了条件。15世纪初期,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多次航越印度洋,并成功地运用天文导航,留下《郑和航海图》等航海资料。15~16世纪,西方航海事业发展迅速,意大利和葡萄牙的航海家先后跨越大西洋到达美洲和从事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舰艇动力和舰载武器的发展引起海战的变化,对军事航海提出了新的要求。1571年,威尼斯、西班牙联合舰队同奥斯曼帝国的
勒班陀海战,采取火力与机动相结合,开始运用舰艇机动技术。至19世纪,一些国家相继出版有关舰艇机动和战斗航海勤务的理论著作。19世纪中叶以后,蒸汽战舰的出现,线膛炮、水雷、鱼雷等武器的使用,使海战必须充分发挥火力与机动的结合,才能取胜。军事航海相应地运用按运动矢量原理进行机动绘算和提供有关参数。近代出现了
陀螺罗经、计程仪、测深仪、航海雷达等导航设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出现无线电导航、卫星导航、惯性导航和自动雷达标绘等导航手段,使舰艇定位、导航和舰艇机动的准确性、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舰艇机动和战斗航海勤务已成为影响海战胜负的重要因素,军事航海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示出来。中国海军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军事航海》等一系列航海理论著作,以适应现代军事航海的需要。现代条件下的海战将是在海洋上空、水面和水中整个空间环境进行的立体战,军事航海须适应舰艇编队快速机动,与其他军种、兵种联合作战的要求。舰艇航海工作将与舰艇信息获取、作战指挥、武器控制等采用联机处理技术,实现综合定位导航、自动机动绘算、自动显示敌我运动态势和舰艇作战指挥自动化。伴随新型舰艇、新武器及新的导航设备的不断出现,军事航海将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充实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