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卉画法
2002年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的图书
《写意花卉画法》是2002年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焦可群。
作者简介
焦可群,1930年生于陕西西安。学生时代受古都文化薰陶,热爱民族美术,打下了良好的美术基础。1949年正式参加美术工作,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文工室任美术创作员,四年中创作了大量宣传画、连环画、漫画及舞台美术作品,并奠定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195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经历五年正规学习,在王式廓、韦启美的教导下打下了严谨的造型基础,特别是在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刘凌沧等大师的教导下,全面、系统地打下丁中国画的坚实基础。1958年毕业,留校在中国画系任教。自此,长期从事中国画艺术的研究、教学和创作。历任花鸟画教研组组长、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教授、美院陈列馆馆诡诈长等职。
在焦可群的艺术生涯中,他十分重视对浩如烟海的民族艺术传统的深入研究。他遍览古代名作,多次到云岗、龙门、莫高窟、永乐宫等艺术宝库去研究、临摹。同时,他又十分重视到大自然中去汲取艺术源泉,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开阔胸襟,增强对祖国大自然的感受,广泛搜集创作素材。在创作上,他力求浓厚的民族气质和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的有机结合。作品功力深厚,笔墨酣畅,形神兼备,意境清新,格调高雅。他的画无雕饰之气,有摄人之力。数十年来,他挥毫创作了大量作品,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展,广为国内外博物馆和人士收藏。为弘扬民族艺术和借鉴国外所长,他到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多国考察、交流艺术和举办展览,深得好评。
焦可群十分重视美术教育事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他长期跟随并协助李苦禅先生教学。1980年,他对李苦禅先十生艺术成就作了系统整理,主持大型教育影片《苦禅写意》的拍摄,与北京科学教育制片厂合作,奔走南北,历时一年完成任务。这项工作既是他对李苦禅先生艺术的一个总结,也是对中国画艺术教育在认识上的深化。在系的工作上,他长期协助老系主任叶浅予先生完善传统、生活、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60年代初协助郭味蕖先生创建花鸟画科,担任教学,带领学生到黄山、江南等地写生,在探索传统、生活和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上深有感受。教学相长,这对他自己艺术风格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离休后,他仍热衷于函授大学等社会教学,硕果累累。他在总结艺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量国画技法书籍,如《写意花卉画法》、《写意藤蔓画法》、《写意涉禽画法》、《画荷要认》、《画藤蔓要诀》、《怎样画鹤》、《怎样画鹰》、《怎样画鸡》、《怎样》
媒体评论
书评
中国的花卉画在中国绘画史上虽比人物画,山水画成熟较晚,但通过历史画家不断的创造和发展,使它很早就成为独立的画科。
五代十国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各有擅长的花鸟画能手,其中能代表着一时期花鸟画成就的是南唐的徐熙和西蜀的黄荃。他们的艺术成就分别形成许,黄两大流派,画史上称“徐黄异体”,永为后世所式法。这是中国花鸟画成熟的重要标志。黄、徐二体进入宋代,分别被黄荃之子黄居寀和徐熙之孙徐崇嗣加以承接和发展。黄居寀善画花竹翎茅,不但保持了其父的精工艳丽风格,并创“勾勒填彩法”。徐崇嗣擅长画鸟,初承家学,因不合时尚,改效黄氏父子,后子创新体,创造了“没骨法”。宋初黄,徐二派的并起,迎来了花卉画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画院的兴隆,加之宋代几位皇帝的支持和倡导,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花鸟画家,北宋的一些文人兴起的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题材的文人画,把中国的花鸟画推进到了“托物言志”阶段,这是中国花鸟画史上的一次飞跃,他密切了中国花卉画与人类心灵的关系,开拓了画家一高尚情操影响观者精神生活的途径,使中国花鸟画在审美方式上的民族特点终于形成,也一直成为百代不衰的优良传统影响至今。宋代中国花鸟画的大盛,动摇了人物画的中心地位,使花鸟画与山水画并驾齐驱,更加繁荣。元代宫廷绘画解体,人物画趋于冷落,文人画的水墨山水和墨株,墨花有突出的发展,这为明,清写意花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代的花鸟画虽然与宋,元一样师承徐、黄二体,却能自出新意而见其特色。此期的广东画家林良,则从南宋、元代的“四君子”画那里得到启示,开创了中国写意花鸟画之新派,并在明朝后期的陈淳、徐渭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代中期,江南的绘画艺术十分昌盛,形成了以沈周为代表的吴派画风。到了清朝的“扬州八怪”以花卉为题材,不受成法所拘,笔恣墨肆,和当时的所谓正统画风有所不同,被视为画坛的“偏师”,“怪物”,遂有“八怪”之称。他们的笔墨技法对近代中国写意花卉画影响很大。清末,虚谷、赵之谦、吴昌硕等花卉画家相继而起,所作花卉或笔墨浑厚重,色彩鲜明,或以书法篆刻用于绘画,笔墨苍老拙厚,气势雄浑。对写意花卉画的发展均做出了新的贡献。
目录
浓芳
香远益清
清趣共赏
秋塘晓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2 21:46
目录
概述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