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冠
汉服礼服中搭配冕服的冠式
冕冠是汉服礼服中搭配冕服的冠式,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冠式,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与冕服、赤舄佩绶玉圭等同时在祭祀等大典时穿用。相传,冕制起源于黄帝,冕是黄帝的大臣胡曹制作的礼冠,之后在有虞氏时期称为“皇”,夏代称为“收”,商代称为“冔”,周代再称为“冕”。冕:《说文》有解:“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旒紞纩。”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在参加祭典等典礼活动时所戴的等级最高的礼冠。
组成
汉服分为礼服和常服,其中冕服是帝王和百官最为隆重正式的礼服,通常在祭祀时穿着。冕服包括冕冠、冕服、鞋子。冕冠,简称为冕,是指古代大夫以上的王侯所戴的礼帽。
冕冠主要由冠圈、玉笄、冕綎、冕旒、充耳等部分组成。
玉笄:纽中可插玉笄,以便将冠固定在发髻上。
冕旒:綎的前后两段垂旒,用五彩丝线穿五彩圆珠而成,象征君王有所见有所不见。视佩戴者的身份,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以十二旒最为尊贵,是帝王的专用。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冕延:又写作綖,最上面的木板,又称冕板、延板,上黑下红、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之意。后比前应高出一寸,使呈向前倾斜之势,即有前俯之状,象征君王关怀百姓,冕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帽卷:即帽身,图中没有标出。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纱,里裱朱色纱做成。
武:帽卷底部的帽圈,用金片镶成。中古时期以前冠武正前方饰以玉蝉,意为受禅于天。
缨:冕板左右垂下的红丝绳,在颔下系结,用于固定。
纩:是系在冠圈上悬在耳孔外的两块黄玉,叫做瑱(tiàn),俗名充耳。因悬挂于两耳边,象征君王有所闻有所不闻,不轻信谗言。
紞:是垂在延的两侧用以悬纩的彩绦
天河带:冕板上垂下来的一条两指宽的红丝带,长度可以垂到下身。天河带至迟秦代就开始出现,其可考据样式多出现在隋唐以后的画中(比如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宋代开始有明确的定制。明代恢复冕冠时取消了天河带。
样式
冕冠主要有六种样式: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合称六冕。六种冕冠的功能、形制有别。
大裘冕:用于帝王祀天
衮冕:用于帝王祀祖
鷩冕:用于帝王和百官祭祀先王,行飨射典礼。
毳冕:用于帝王和百官祭祀山川。
希冕:用于帝王和百官祭祀社稷。
玄冕:用于帝王和百官参加小型的祭祀活动。
形制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鷩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鷩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同时也是帝王的象征。
历史沿革
冠服制度至周代定制规范、完善,自汉代以来历代沿袭,源远流长,虽冕服的种类、使用的范围、章纹的分布等等屡有更定、演变,各朝不一,情况较为繁复,但冠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至清朝“剃发易服”在中国亦随之终结。
实物
能见到的冕冠实物均为明墓出土,如北京明定陵的两顶十二旒冕冠、山东鲁荒王朱檀墓、江西益宣王朱翊鈏、湖北梁庄王朱瞻垍墓等墓出土的明朝皇太子、亲王等级的九旒冕冠(其中,鲁荒王朱檀墓的保存较好、益宣王朱翊鈏墓的出土时已破碎、梁庄王朱瞻垍墓的出土时仅剩冠上构件)。
参考资料
汉服中冕服的冠式.中国文化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8 16:54
目录
概述
组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