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顶事故
矿井采掘时,通风道坍塌所产生的事故
冒顶事故是指矿井采掘时,通风道坍塌所产生的事故,是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在西欧及日本一些采掘技术较发达的国家也常见到。
简介
因此,应首先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其次要熟悉发生冒顶事故后自救的一些方法。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常见原因
1.1 制度不够完善 敲帮问顶制度执行不严,找浮矸危石不及时、不彻底或违章操作,对隐患性危岩未采取必要的临时支护措施,造成危岩突然坠落产生伤亡事故。如1994年2月11日,朔里煤矿综掘预备队在II319切眼施工时,打眼放炮后,迎头第三棚的梁子掉了一个,迎头左帮棚腿子向后崩歪。出完货后扶棚,施工人员发现迎头顶板有裂纹,也用钎子捣了一下,见顶板没动,仍冒险干,结果后顶板突然冒落一斜长1.8m、宽2.0m、厚0.35m的矸石,1人当场砸死。
1.2 支架安装不合理 支架工作阻力低,可缩量小,支撑及支护密度不足,棚腿架设在浮矸或浮煤上,支架顶上及两帮未插严背实,棚架整体性及稳定性差,造成顶板来压时压垮或推垮支架导致冒顶。如矿用掘进机掘进6197回风平巷时,由于采用不配套的金属拱形支架,开工后在巷道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支架卡缆有松动现象,迎头新支设的6(文章来源:安全急救网)架拱形支架接顶不实,稳定性差,当两名工人站在掘进机上挂方向线时,顶板突然来压,冒落长4m、宽2m、厚1.5m的大块镶嵌型危岩,压垮6架拱形支架,造成死亡2人的冒顶事故。
1.3 缺乏支护设备 掘进工作面迎头没有采用金属前探梁等临时支护,工人在空顶空帮下作业,危岩突然坠落造成伤亡事故。如1978年7月5日,朔里煤矿五一队在南二大巷施工时,围岩为细砂岩,锚喷施工。在迎头空顶5m的情况下,为赶进度无视安全,开工后既没有认真检查和除掉易落危岩,又无前探梁等临时支护,当工人在空顶区打眼时,由于风锤震动,左上帮岩石突然冒落,砸死正在下方作业的工人宋某。
处理方法
(1)对局部小冒顶出现后,应先检查冒顶地点附近顶板支架情况,处理好折伤、歪扭、变形的柱子;沿煤的顶板掏梁窝,将探板伸入梁窝,另一头立上柱子。
(2)发生局部范围较大的冒顶时,如伪顶冒落,且冒落已停止,可采用从冒顶两端向中间进行探板处理。如直接顶沿煤帮冒落,而且歼石继续下流,块度较小,采用探板处理有困难时,可采取打撞楔的办法处理。如上述两方法不能制止冒顶,就要另开切眼躲过冒顶区。
自救措施
(1)发现采掘工作面有冒顶的预兆,自己又无法逃脱现场时,应立刻把身体靠向硬帮或有强硬支柱的地方。
(2)冒顶事故发生后,伤员要尽一切努力争取自行脱离事故现场。无法逃脱时,要尽可能把身体藏在支柱牢固或块岩石架起的空隙中,防止再受到伤害。
(3)当大面积冒顶堵塞巷道,即矿工们所说的“关门”时,作业人员堵塞在工作面,这时应沉着冷静,由班组长统一指挥,只留一盏灯供照明使用,并用铁锹、铁棒、石块等不停地敲打通风、排水的管道,向外报警,使救援人员能及时发现目标,准确迅速地展开抢救。
(4)在撤离险区后,可能的情况下,迅速向井下及井上有关部门报告。
预防要求
(1)支架架设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2)支护及时,不空顶作业;
(3)支柱初撑力达到要求,保证有足够支护强度;
(4)放顶顺序符合要求;
(5)炮眼布置合理,装药量适当;
(6)特殊时期措施得力;
(7)坚持正规循环作业;
(8)抓好事故多发地点的管理工作。防止冒顶主要手段是提高支柱初撑力。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22:00
目录
概述
简介
常见原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