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
宋代苏轼所作诗词
《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诗作之一。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时苏轼赴登州,路经密州时,密州太守霍翔于超然台置酒宴招待苏轼。
诗词原文
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⑴。
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当还⑵。
十年不赴竹马约,扁舟独与渔蓑闲。
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⑶。
当时襁褓皆七尺,而我安得留朱颜。
问今太守为谁欤,护羌⑷充国鬓未斑。
躬持牛酒劳行役,无复杞菊嘲寒悭⑸。
超然置酒寻旧迹,尚有诗赋镵⑹坚顽。
孤云落日在马耳,照耀金碧开烟鬟。
邞淇⑺自古北流水,跳波下濑鸣玦环⑻。
愿公谈笑作石埭,坐使城郭生溪湾。
注释译文
⑴昔饮雩泉别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苏轼九年前离开密州时,曾在密州城南的常山雩泉饮酒作别。那年干支为丙辰,属龙,次年为丁巳,属蛇,故曰“龙蛇间”。
⑵山中儿童拍手笑,问我西去何当还:《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巡视西河,有儿童数百骑竹马迎接,及离开时,又有儿童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此处即用了这个故事。
⑶扶挈:扶老携幼。遮攀:遮蔽了道路,攀着车辕。
⑷护羌:作者自注:“翔自言在熙河作屯田有功。”这里以赵充国喻指霍翔,赵充国曾任大将军护军都尉,后出平羌戎,并上屯田奏章。
⑸寒悭:寒酸。
⑹镵:刺、刻。
⑺邞淇:水名,由西南常山流向东北。
⑻濑:沙石滩。玦环:环形的石头。
创作背景
元丰八年(1085年)十月的一天,苏轼赴任登州途中,路经密州小住,知州霍翔在超然台上设宴招待他。故地重游,苏轼是多么兴奋,他把无限感慨凝聚于笔端,挥笔写下《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一诗。诗中,他跟父老乡亲别后重逢的情景是那样感人:“十年不赴竹马约,扁舟独与渔蓑闲。重来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而重登超然台,更是他梦寐以求的夙愿。站在台上,他凭吊旧迹,饱览熟悉的山川风物,不胜今昔之感……不过苏轼故地重游,并不单单是为了怀旧。他时刻关心的,是当地百姓的生活,是如何发展生产。因此,他虽已是“外来人”了,仍无所顾忌地向现任知州提出兴修水利的建议:“愿公谈笑作石埭,坐使城郭生溪湾。”他希望霍翔利用现有的水力资源,筑坝修渠,在城郭周围形成一个便于灌溉的湖湾……这就是“当官”的苏轼———跟百姓鱼水情深,为民谋利不计得失。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3 22:13
目录
概述
诗词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