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认,拼音是zài rèn,是指过去经验或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呈现在面前时仍能确认和辨认出来的过程。是
识记和保持过程的结果,也是识记和保持成绩的量度。再认的速度和确定性,取决于对原事物记忆的巩固程度和当前事物与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相似程度。可分为完全再认和不完全再认两种。前者指对当前事物全面确定的再认;后者指对当前呈现的事物仅有熟悉之感。动物学习实验发现,动物在大多数情况下经过学习能够区分两个范畴的刺激,如辨别客体、地点或个体的特性。
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感知的时候,觉得熟悉,认得它是从前感知过的,叫做再认。和重现一样,再认也是记忆的一种表现。再认一直被实验心理学家用来测验人类记忆的效果。实验通常是这样做的:先让被试者学习一张词表,学完后让他看另一张词表,其中有的词是学过的,有的则是新词,让他指出哪些词是学过的,哪些是新的,由此就可测出他再认的成绩。学习的项目可以是单词或语句,也可以是无意义音节或图画等。
再认有不同的速度和准确性,也常常出现再认错误或者完全不能再认的情况。这些都是再认的成绩问题。影响再认成绩的主要因素首先是识记与保持是否良好;其次是当前事物与感知过的有关事物相同与相似的程度。如果完全相同(即是原来的事物),则再认当然比较容易;但如果不是原事物而只是相似,则情况就会恰恰相反,即越相似则再认越困难,甚至发生错误,这是因为细微的差异难于被识别。
(4)主体的身心状态。再认者的思维活动积极主动,或者以事物存在着期待心理,则再认容易。另外,具有独立性个性特征的人比具有依存性个性特征的人再认迅速、准确。在此处,尤其是要强调情绪的调整对于再认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认知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正负情绪条件下记忆时再认率提高,且在记忆时,具有正负情绪配对的物体记忆起来要高于中性物体再认率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