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炭用
黄子华栋笃笑剧名
栋笃笑剧名。于2003年3月20日在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首演,黄子华栋笃笑系列的第八辑。
关于主题
《冇炭用》有三重含义。此处的“炭”,指烧炭。烧炭是自杀的一种方法。香港“从来不是天堂”,也会“失业”让人成了“陀衰家”,于是想烧炭“自杀”——都想死,炭却不多,炭不够卖:“冇炭用”——炭的价格因需求而涨,“破产”后连买炭的钱也没有,无炭可用:“冇炭用”。(死也得论资排辈,没钱死的资格都没有)但“心中宇宙冇限阔”,就算是非典时期,生活也仍需继续,振作!!无需用炭:“冇炭用”。
作品评论
1、剧评
拾下拾下》之後四年,2003年黄子华才再做单人栋笃笑,伊馆照旧人头涌涌,加场又加场。捧场客们饿了四年,显然很渴望黄子华再为港人笑笑骂骂,近年香港绝不缺乏骂声,但骂得好笑就实在不多。
见证香港人心变化
黄子华的《冇炭用》保持水准,继续在“悲情”中搞笑,充满嘲谑,有咸有淡,有骨有刺,半粗俗半优皮。近年一直有人嫌他粗俗和油腔滑调多过真正优皮,不过无论喜不喜欢,黄子华栋笃笑始终很香港式,见证了十多年来香港世道人心的变化。
加强反讽港人
我觉得《冇炭用》可说用心良苦,企图在迎合港人喜欢笑骂的同时,反省香港盛行怨骂是不好的。而且不是猛拿烧炭做文章。谈起自杀当然亦是反自杀。他亦谈《狮子山下》和罗文,有讲有唱,讲法与众不同,相当特别,还强调过去香港的宽容精神,能够接纳各式各样作风,不像现在指指斥斥。
——摘自《黄子华“冇炭用”在抵死嘲骂中亦有反省》,作者:石琪,原载于2003年3月23日《蘋果日报》
2、名家推介
「他能不停地演足一小时半而全无冷场,亦没有一分钟不令人发笑,确实是非常精彩的表演。每一个观众在欣赏他的表演之後,都非常轻松地离场,彷佛整天的压力,在这一个半小时的节目里,已全部消失。可惜黄子华不是晚晚都演出,当白天受各种工作压力压得精神紧张时,到来听他讲笑话,定能将所有的压力清除净尽,带著愉快心情回家休息。」鲁金《明报》
「很佩服黄子华的勇气,将全世界最难表演之一的艺术带来香港,让香港人见识和欣赏笑话的艺术。」 黎文卓《星岛日报》
「黄子华栋笃笑这种全港甚至全中国前无古人的谐谈表演,绝对是不能错过的。只要你是香港人,只要你会听广东话,你去看了,一定不会後悔。」 陆离《快报》
「我不得不相信,看黄子华的演出是最好的幽默感训练,黄子华的确用心,这点绝无异议,两个钟头演出绝不『呃秤』。以笑话来说,他也够胆走险,能引人发笑而不觉得刻薄,自是不易。」徐咏璇《快报》
「黄子华栋笃笑已成为这个城市每年至少一次的另类真人演出……黄子华险中求胜,做到抵死好笑兼有反应,而且特别切合当今香港城市人关注的各式疑问。」石琪《明报》
「黄子华一年一度的表演,有十多个月去搜集材料,构思内容,操练口才,消化语文,故此效果颇佳,成为本港的栋笃笑之人材。……值回票价这句陈皮话,极合用於形容黄子华栋笃笑之演出。」 程逸《信报》
「香港,原来真的需要一个黄子华。每年一度,他会依时依候走到台上,讲两个钟头笑话,在那七千二百秒的过程里,你会很开怀很投入地大笑一场,那种感觉非常充实。纵使大笑里头,其实泛著一丝的忧虑尴尬和不知所措。但文艺点说句,人生不又是悲喜交集的吗?」叶念琛
演出状况
1、场目
﹡黄子华冇炭用前传
﹡第一回合VS开场白
﹡第二回合VS陀衰家
﹡第三回合VS破产
﹡第四回合VS失业
﹡第五回合VS自杀
﹡第六回合VS大学生
﹡第七回合VS老人家
﹡第八回合VS减肥
﹡第九回合VS成年人
﹡第十回合VS董建华
﹡第十一回合VS从来不是天堂
﹡第十二回合VS传媒
2、演出时间表
2003年《冇炭用》演出当时正值SARS肆掠香港,全城恐慌,观众仍戴口罩入场看show支持子华。
2003年3月20-23日、27-30日、4月3-6日,于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演出,共10场;
2003年4月11日,于多伦多Hummingbird Center演出1场;
2003年4月18日,于温哥华伊利莎白女王剧院(Queen Elizabeth Theatre)演出1场。
大众评价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7 15:46
目录
概述
关于主题
作品评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