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重组简介
资产
重组是指企业资产的拥有者、控制者与企业外部的经济主体进行的,对企业资产的分布状态进行重新组合、调整、配置的过程,或对设在企业资产上的权利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在国内所使用的“资产重组”的概念,早已被约定俗成为一个边界模糊、表述一切与上市公司重大非经营性或非正常性变化的总称。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践中,“资产”的涵义一般泛指一切可以利用并为企业带来收益的资源,其中不仅包括企业的经济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资产概念的泛化,也就导致了资产重组概念的泛化。
1、从资产的重新组合角度进行定义。
梁爽(1997)等专家认为资产是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包括人的资源、财的资源和物的资源。所以,资产重组就是对“经济资源的改组”,是对资源的重新组合,包括对人的重新组合,对财的重新组合和对物的重新组合。赵楠(1998)甚至认为,资产重组不仅包括人、财、物三个方面的资产重新组合,而且还应当包括进入市场的重新组合。
该定义只突出了资产重组的“资产”的一面,没有突出资产重组的“产权”的一面。他们认为资产重组是企业对资源的重新组合,根据这一定义企业内部的资源调整,人员变动等也属于资产重组范围,而我们约定俗成的“资产重组”的概念是不包括这些内容的。
资产重组是指企业以提高公司整体质量和获利能力为目的,通过各种途径对企业内部和外部业务进行重新整合的行为(张宁、范永进1999)。该定义从业务的整合角度进行定义,基本反映了
资产重组的目的。但概括性不强,内涵和外延不明确,而且同样没有涉及到资产重组的
产权的一面及业务重组。
3、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进行定义
资产重组就是资源配置(薛小和、1997)。有人进一步认为,资产重组就是对
存量资产的再配置过程,其基本涵义就是通过改变存量资源在不同的所有制之间、不同的产业之间、不同的地区之间,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配置格局,实现
产业结构优化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目标。而
华民等学者进一步扩展了
资产重组概念,认为资产重组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一是微观层次的
企业重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产品结构、
资本结构与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外部的合并与联盟等。其二是宏观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较企业重组更高一级的资源重新配置过程。
该定义把资产重组与资源配置联系起来了。资产重组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而资源配置只是资产重组的一种目的和结果而已。比如企业的生产从一种产业转移到另一种产业是不属于
资产重组,而是属于资源配置的范畴。用资源配置来定义资产重组内涵不清晰,外延模糊,没能突出资产重组的特点。
内部重组动因
进行企业集团的产业定位
在我国,企业集团的最初形成通常是原来国有企业和经管单位进行改纽后的结果,很多多企业为了做强、做大,盲目进行并购扩张,实行多元化经营,而不管实际效益如何以及能否实现并购后的协调效应,企业集团的成员单位中不乏有被“拉郎配”式的“撮合”进企业集团的,这样就可能造成项目的重复建设、企业的主带业务不明确、内部产权和组织结构不清晰等问题。集团内部成员企业在经管、技术、工艺、产品、利益上的相关性较弱。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就会影响企业资产的经营效半和企业核心争力的形成。因此,企业集团进行内部产权重组的首要任务是在产业定位模式中进行选择、明确自己的产品经营模式、理顺集团内部各生产经菅单位的产权关系。
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流程再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传输手段和知识在管理中基础性作用的加强对企业组织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
垂直一体化层级结构在逐渐的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以扁平的、以“作业”、“流程”为中心,由合作小组组成的动态结构。企业组织需要利用业务流程再造,针对“一项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流程被不合理的在企业内各部门间分割与肢解”所造成的效率下降和权责不明的问题,用“流程主导的企业组织”取代“职能主导的企业组织”。
拓展融资渠道以实现集团部分或整体上市
企业集团可以以全部资金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再增资扩股、发行股票和上市,这样,企业的组织结构在原
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改组为适合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体制。或者企业集团内专业生产的经营和管理系统与其他部门相分离,并分别以之为基础成立两个或多个独立的法人,只属于原企业的所有者,原企业的法人地位不复存在,再将专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系统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常见形式
内部购并和股权转让
这种方式的重组表现形式主要有集团内的子公司间、子公司和孙公司间、母公司和子公司间以及孙公司间的股权转让和并胸,从而实现集团内部的资产和业务的重新配置。
内部组组织结构重组和业务流程重组
这种重组方式主要体现为企业集团通过企业流程再造(BPR)将企业的纽织结构从“职能主导的企业组织”向“流程主导的企业组织”来转变。
企业集团内部的分立和改组
这种重组方式主要表现为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将自己的分公司分立为具有独立法人主体、具有独立运营能力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