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直肌
内水平肌
内直肌(rectus medialis),又称内水平肌、眼内直肌(adducens oculi muscle),是眼外肌中最粗壮有力的一条。该肌起始视神经孔内下方的上、下腱膜及视神经鞘。自Zinn氏总腱环发出后沿眶内壁前行,在距角膜内缘5.5mm处附着在巩膜组织上。内直肌长约40mm,肌腱长约3.7~4.0mm。附着点宽约1.3mm,肌肉宽度10.3毫米。内直肌上方有上斜肌,下方为眶底,内侧有眶脂肪及筛骨纸板,外侧为眶脂肪及眼球,由动眼神经支配,其分支离肌止点26毫米处为神经支配点。第一眼位该肌收缩时使眼球内转。当视线高过水平线可助眼球上转,当视线低于水平线时,可助眼球下转。
临床疾病
1、内直肌麻痹:
(1)病因
中脑梗死患者约35%会出现动眼神经麻痹表现,常合并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等症状。其中,眼肌麻痹以内直肌受累最常见,可能与内直肌亚核对缺血、缺氧耐受力差相关,但中脑病变单纯表现为内直肌受累者少见。少数中脑梗死患者尚可见“加减睑综合征(Plus-minus lid syndrome)”,即同侧上睑下垂、对侧眼睑收缩,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眼眶肌炎或动眼神经损伤后患者更常见。动眼神经核正中亚核对上睑提肌起抑制作用,该核受损可致上睑提肌功能亢进。
(2)临床症状
内直肌麻痹后,外直肌无拮抗力量,故发生外斜。患眼内转明显受限,一般不能过中线。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新近出现的内直肌麻痹则主诉有明显的复视
及头晕呕吐等复视症状,头偏向健侧,双眼向患侧方向注视。被动转动试验(Forced ductionetst)向鼻侧牵拉可能有一定的阻力,向颖侧牵拉则全无阻力。
(3)鉴别诊断
核间性眼肌麻痹:系桥脑中部和动眼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病损引起。单侧或双侧受累。表现为病灶侧的内收麻痹和病灶对侧的外展眼震。眼震表现不对称即外展眼震的波幅大,内收眼震的波幅小。辐辏功能可维持正常。常由基底动脉的小支栓塞或多发性硬化引起。
全动眼神经麻痹:除累及内直肌引起内转受限外还影响患侧上下直肌、下斜肌、提上睑肌及瞳孔括约肌的功能而出现眼球内、上、下转均障碍,上睑下垂,瞳孔散大。
固定性外斜视:固定性外斜视亦表现为外斜、内转受限。但被动转动试验向内转动抗力很大,常不能牵拉到正常位置。
重症肌无力:眼型重症肌无力可影响内直肌致眼球内转障碍。但重症肌无力常引起双眼多条眼外肌麻痹,且晨轻晚重,疲劳试验阳性。新斯的明试验可使眼球运动功能恢复。
眼球后退综合症:眼球后退综合症l型表现为眼球内转障碍,须与单独内直肌麻痹鉴别。眼球后退综合症I型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患眼内转时伴睑裂变小,眼球后退,外转时睑裂变大,可正位或伴外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10 13:04
目录
概述
临床疾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