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多山洞穴岩画位于
纳木错的西岸,是D型赭色涂绘风格岩画中最为重要的岩画点之一。岩画分布在其多山上的天然洞穴中。全部岩画均用红色颜料绘制。岩画点画面图像为动物,人物、自然物、符号和藏文字母、狩猎、放牧、舞蹈、祭祀等场面。其多山洞穴岩画通过写实的涂绘方式,生动形象地记录了早期先民生产、繁衍、祭祀等过程和活动场面。
1号洞穴,满壁的岩画:牦牛、鹿、鹰、马、猎人等个体图像有302幅,岩画画面约3米X2.8米。题材主要以狩猎、动物图形为主。中间的牦牛与公鹿,还有马背上弯弓引箭的猎人。牦牛彩绘图案,有的是剪影式,有的是线描式,部分牦牛身上画着长长的毛,风格独特。牦牛、鹿和鹰是其多山岩画出现得最多的动物组合。1号岩画点,鹰的图案丰富、位置隐秘。已经不是单纯飞禽动物的姿态,它带有一定的人形已经高度符号化了。为什么在这个隐秘的地方单独画上一个鹰,它是有崇拜的作用在里面。
其多山洞穴岩画中有一幅狩猎野牦牛图,画有猎人徒步猎取野牦牛的场面。两头相向的野牦牛体形巨大,与其上方正观望的三位猎人的身形呈现较大反差。两头野牦牛均已中箭,左侧牦牛俯首,右侧牦牛昂首,因为疼痛,二者或双角竖起进行挣扎,或尾巴翘起四肢僵直。准确的躯体轮廓和肢体语言将牦牛临死前的痛苦表现得较到位。为表现箭剌穿野牦牛厚厚的皮肤,作者将牦牛的身躯画成皮肉双层。上方的几位猎手虽身量较小,却显得自信并带张力;有一幅绘有一头背部中箭的野牦牛,箭端已深入野牦牛体内,该画面展现了狩猎者的丰富经验及对动物特性的了解。富有经验的猎手懂得,只要射中动物背部,令其脊椎受伤,动物便丧失奔跑能力。
其多山洞穴岩画发现了用古藏文记录在岩画上的物账记录,这在西藏岩画中第一次发现。推测是个历史档案,因为这个“折色”领衔他们一行五人,带走百两黄金去了西藏中部,然后“阿巴鲁斯”也可能是个人名,然后一行50人,带去千两黄金。归纳的账本大概有七到八幅,这个对整个洞窟乃至整个岛屿的这种早期利用,会提供比较重要的一些线索。
其多山洞穴岩画系藏北那曲市为数不多、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涂绘洞穴岩画地点之一,对于研究藏北历史、宗教流派的变更和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2013年3月5日,其多山洞穴岩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