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伯
原料为竹筒的乐器
用一段竹筒制成,筒长120厘米~140厘米、筒径9厘米~10厘米,上端敞口,中间打通竹节,下端底部留节。以选用筒身顺直、筒壁较薄的毛竹为好,并在筒身外表饰以各种花纹图案。
简介
瑶族壮族打击弦鸣乐器。瑶语因地区不同而称谓有异,南丹一带称其为扎绒或扎文筒;田林一带称为当奴。因其用一节竹筒制成,故又称竹筒琴。历史悠久,形制古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田林、隆林各族自治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等地。
历史背景
历史极为久远。其伯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打击弦鸣乐器,它与我国古代流传的“竹铜鼓”、东南亚各国古代流传的“竹管形琴”十分相像。但因流传于僻壤山乡,史籍无载,直到明代才有记录。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器用三卷》载有:“竹铜鼓,截大竹为之,长可三四尺,即剜其体为两弦,欲鼓之,则以柱支其弦,叩作铜鼓之声,疑,即筑之遗制也”。所述形制与今之竹筒琴极为相似,可见其历史之悠久,流传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状态。可以说竹筒琴是我国古代击弦乐器——筑的早期形态之遗存,其年代可上溯至春秋之初,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结构
造型古朴,琴体用一节毛竹筒制作,全长50厘米左右,直径6厘米~10厘米,最大者粗细以奏者手能持握为宜。琴筒一端或两端留有竹节,田林、都安两地多一端留竹节;南丹则两端都留有竹节。在竹筒中段的二或三个不同侧面上,剜起竹皮细丝若干条为琴弦。每条竹丝弦长30厘米、宽0.1厘米~0.2厘米,两弦间距为2.5厘米。弦的两端仍与竹筒相连,并用竹篾圈或细铅丝箍紧,以使不易剥离筒体。同一侧面的两弦构成一组,一支琴通常设有二至三组弦。将每组弦下的筒体弧面均削成平面,两头支以竹马,马长3.5厘米、高0.8厘米。两弦的中段嵌入一小块木板条为“桥”,使两弦相连,以便击奏时互相引起共振。“桥”下管体上分别开有一个圆形小音孔,孔径1厘米。在琴体留节的一头距顶端10厘米处,还开有一个稍大的椭圆形按音孔。
演奏方式
演奏时,采取坐姿或立姿均可,也可边走、边跳、边奏。左手持握琴头,右手执小竹棍、小木棒或竹筷打击琴弦发音,以琴尾击地使整个竹筒振动也可发音。竹筒琴的每组两弦定为同音,移动支弦的竹马可改变弦长、调节定弦的高低,各弦组间音程通常为大二度或小三度关系,音域六度左右。左手拇指开闭琴头按音孔,改变筒内气柱振动,使竹筒琴成为气鸣乐器,音色也相应变化。其伯的发音与铜鼓维肖。琴尾击地时开孔,可发出与敲击铜鼓的鼓心相似的声音;击地时闭孔,发出与敲击铜鼓的鼓边近似的音响;单击琴弦,发音则与敲击铜鼓的鼓腰声相同;若同时击弦击地并配合开闭按音孔,则犹如敲击铜鼓的鼓边、鼓心、鼓腰等不同部位,音色变化丰富,既柔美又铿锵。竹筒琴是集弦鸣、气鸣、体鸣为一体的乐器,运用音高、音色和节奏的变化,可表现出不同的音响效果和各种气氛。竹筒琴可用于独奏或合奏,演奏形式因地而异。在南丹一带,竹筒琴击弦击地并用,多与铜鼓一起合奏,常用于丧事悼念活动;在田林、都安等地,竹筒琴惯用击弦奏法,多用于独奏,每逢农历除夕、正月新春佳节或喜庆娱乐场合都要演奏,有时也与铜鼓合奏。民间艺人有田林的陆亚乃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28 15:52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