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贵精不贵多
军事用语
兵贵精不贵多,军队要注重质量高,而不在数量多。1941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中提出实行精兵主义,要求主力军采取适当的精兵政策,其工作重心是提高其政治军事技术的质量,缩编与充实编制。
1941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关于抗日根据地军事建设的指示》中提出实行精兵主义,要求主力军采取适当的精兵政策,其工作重心是提高其政治军事技术的质量,缩编与充实编制。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实行精兵简政。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各部队先后多次缩编机关,整编部队,减少指挥层次,充实和加强战斗部队。实行精兵后,机关变得更加精干,部队战斗力也相应提高。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军队的数量有了很大发展,各解放区都组成了相当规模的野战军和地方部队。1945年12月,毛泽东在《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中明确指出:“兵贵精不贵多,仍是今后建军原则之一。”(《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76页)毛泽东提出,各部队一般应停止扩充兵员,而应着重于练兵,不论野战军、地方军还是民兵,都应该如此。并要求进一步改进军队的政治工作,重新调整军队的后勤工作,尽一切可能建立和扩充炮兵和工兵等技术兵种,继续开办军事学校,重视培养技术人才等。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和国家建设的全面展开,人民解放军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形成了一支比较精干、初具合同作战能力的军队,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毛泽东关于兵贵精不贵多的观点,反映了军队建设的普遍规律,对人民军队加强以质量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1 21:1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