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学,军事术语,包括战争观、治军学说、
战略战术等军事理论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军器制造、营垒构筑、人马医护等军事技术方面的内容。
包括战争观、治军学说、战略战术等军事理论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军器制造、营垒构筑、人马医护等军事技术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代人们对军事活动规律的认识,可以上溯至黄帝及夏商时代。西周时期这些认识开始由经验总结向理论概括的层面升华,涉及的内容也更加广泛。从现存反映当时军礼、军法内容的兵书《司马法》中,可以看出它包括军队编制、阵法操练、旌旗鼓铎、爵赏诛罚等诸多内容。战国时期兵书《六韬》《尉缭子》更是兼跨古代军事学的方方面面,举凡选将练兵、行军作战、军器营垒等都有涉及。唯当时多以“兵法”称之。“兵学”一词最早使用是在北宋神宗时期。史载时任太子中允的顾临喜谈兵,神宗召对,“问以兵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一十九,熙宁四年正月戊申)。《宋史・艺文志》亦著录有“冲晦郭氏兵学七卷”,至此兵学始与兵法并称。晚清时期,军事理论界普遍使用“兵学”一词来说明军事学领域的各类知识。如徐建寅编著《兵学新书》,强调“救世之策,莫若兵学为先”(《兵学新书・凡例》),是将其作为整个军事学知识体系来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