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四川省
德阳市中江县辖镇,地处中江县西南,与
金堂交界,位于东经104°31’10”——104°40’08”,北纬30°50’30”——30°55’44”之间,地形窄长,东西长15.5公里,西北宽2.5—8.1公里,省道101线穿镇而过,距县城中江24公里,距省会成都76公里。
发展历史
兴隆镇,又名五堆镇,元初建镇,因当地一龚姓中探花而得名龚家口、龚家镇,明代中期改名梅花镇,清代始名兴隆场至今。在县城南24公里。场西南1公里交金堂县界,是入龙泉山进川西坝、至省城的门户。清代设卡房3间,有守兵5名。民国时设第七区署,辖兴隆、中兴、太和3乡。近现代经济较为繁荣,是川北三大牛市之一,亦是药材、水果、西瓜产销地。
经济
全镇幅员面积71.93平方千米、辖23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总人口31096人(2017)。2003年底,实现
国内生产总值19853万元,农业总产值13271万元,乡镇企业产值249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6元(2003年)。
作为省级小城镇试点具有便利的交通设施、快捷的通信网络、优美的镇区环境、发达的农田水利设施和丰富的人力资源。镇内有蔬菜、水果、肉牛、食用菌、中药材等五大专业市场,其中兴隆牛市和食用菌市场远近闻名。
西眉湖旅游区距场镇3公里,风光宜人,环境优美,吸引着各地游客。镇内户户通闭路电视、自来水和天燃气和
程控电话。
农业
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兴隆镇素有“中江粮仓”之美称,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土地肥沃,加上得天独厚的水储资源,农业生产不仅能高产稳产,更能旱涝保收。
粮食作物以水稻、
玉米、红薯、小麦、大麦为主,
经济作物以花生、油菜为主。
2007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22346.1吨,其中小春粮食5740.9吨、油料1369.3吨。近兴隆镇党委、政府着力发展“食用菌、无公害蔬菜、肉牛羊”三大特色支柱产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提高产品附加值。年产食用菌7000万袋,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出栏肉牛羊1.7万头,曾获得四川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四川省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国食用菌百强协会等称号。初步形成了以
农业服务中心为依托、各类专业协会为支撑,优势企业为龙头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工业
辑庆·兴隆工业园区简介
2012年6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中江省级经济开发区。“中江经开区是‘一区两园’,包括中江工业集中区和辑庆·兴隆工业集中区两个工业园。
辑庆·兴隆工业园区是中江县“十二五”时期“一心、两极、促统筹”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辑庆工业园主要产业是电缆、食品、门类三大块,兴隆工业园以家居、门业、机械加工、包装等为主。我县将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全力抓好辑庆·兴隆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产业聚集、产业升级、产能扩大、产品优质、产区规范的新型工业区和中江新的经济增长极。
依托成巴高速公路和中(江)金(堂)快速通道,辑庆·兴隆工业园区总规划2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规划10平方公里,二期规划10平方公里,力争于“十二五”期间全部建成。园区建成以后,预计可承载400家生产型企业,100家商服性企业,连同辑庆、兴隆场镇,可将该区域打造成总面积26平方公里、15万人口的工业新城。
成都市于2009年底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后,形成新一轮产业
转移潮,这对辑庆·兴隆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形成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县按照“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思路,集中区注重产业聚集,将集中区定位于家具、门业、电缆、印刷包装、小商品生产等产业。已吸引成都等地600余家企业到集中区考察投资,已与170家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协议总投资达90.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入61.22亿元),另有200余家企业向集中区递交了投资意向书,等待签约。
辑庆·兴隆工业园区正按照“一年全面启动、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基本建成”的计划强力推进。
成(都)德(阳)工业园
根据县委工作安排,2013年7月4日,县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甘志、副县长雷鲲一行到成都市经信委开展共建
成德工业园对接工作,成都市经信委巡视员周永章、产业发展处处长周卫东、副处长朱健、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处长长彭明棣、金堂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陈光华、金堂县经科局局长林晓阳参加专题座谈会。三方就共建成(都)德(阳)工业园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达成初步的共同建议意见。
一、成都市经信委意见
(一)拟将成(都)德(阳)工业园更名为成(都)德(阳)合作工业园区或成(都)德(阳)合作中江工业园区,具体名称待再次协商后确定。
(二)设立成(都)德(阳)工业园投融资平台,成立投融资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成都市出资8000万元,德阳市、中江县出资2000万元),以公司为载体,以中江县资产为抵押物,协助该公司向成都市金融机构融资、贷款,作为园区建设资金。
(三)成(都)德(阳)工业园选址以中江县辑庆·兴隆园区为主体,并划定一定区域作为启动区,根据园区发展情况适度拓展空间,在金堂县福兴镇、赵家镇毗邻中江的区域建立配套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形成特色“园中园”。
(四)发挥中江自身产业和人力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配置和资源配置需求对成(都)德(阳)工业园产业进行定位。重点布局轻工纺织、家具、建材、小商品等产业,及时启动轻工纺织、小商品、建材等行业的招商考察工作,努力打造精品产业聚集区,谋求集群发展,壮大产业规模。
(五)依托成都市工业网络等信息平台,建立成都市、德阳市、金堂县和中江县信息交互平台,实现领导批示、公文交互、招商资讯、人才信息等情况的及时互通,促进交流沟通和园区顺利建设。
(六)制定《成都市、德阳市共建成(都)德(阳)工业园框架协议》、《中江县、金堂县成(都)德(阳)工业园实施协议》。建立推进成(都)德(阳)工业园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都市经信委产业发展处副处长朱健、中江经开区副主任文宏国为工作联络员。
(七)由中江县经科局负责,认真梳理中江地方特色名优产品,在成都经济圈第二次全体会议(2013年8月或9月举行)进行产业和产品推介。
(八)加强文旅合作,深度挖掘周末特色旅游资,构建一、三产业互动发展模式,加快中江融入成都旅游经济圈步伐。
二、金堂县工业园区意见
本着“全面合作、重点突破”的原则,参照成(都)阿(坝)工业园运作模式,划定一定区域为启动区,成立独立的投融资平台,设立成(都)德(阳)工业园管理机构,建议由中江县党政领导兼任园区党工委书记、主任。
三、达成的初步共识
(一)由成都市经信委负责,拟定《成都市、德阳市共建成(都)德(阳)工业园框架协议》;由金堂县工业园区负责,拟定《中江县、金堂县成(都)德(阳)工业园实施协议》,中江县积极配合、全程参与协议的拟定。双方及时沟通、反馈情况,达成一致意见后,形成初步协议。
(二)及时启动投融资平台搭建、园区启动区的建设,力争在园区规划建设、内部管理、人才队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实效。
(三)由成都市经信委牵头,建立推进成(都)德(阳)工业园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深化沟通交流、信息对接、议定事项推进等相关机制,加强政策、产业合作和资源互补,推进园区建设。
(四)前期工作,主要抓好是两个框架协议的拟定,力争在7月中旬完成,同时,加快推进其他相关工作,做好及时启动、分步进行、逐项落实。
交通
经过我镇的国省干线及高速公路有:国道245(四川巴中-云南金平,原S101唐巴公路);中(江)金(堂)快速路通道;成德南高速公路(S2);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
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
245国道
245国道(或“国道245线”、“G245线”、“S101”、“唐巴公路”),起点为四川
巴中,经过四川、云南,终点为云南
金平。
中(江)金(堂)快速通道
S101线中江县城东至兴隆金堂界段改建工程(
中金快速通道)是我县连接金堂县五福大道、金堂大道的重要出境公路,规划路线全长28.6公里,拟按一级公路标准并结合市政道路标准进行建设,路基宽40米,沥青砼路面。
截止2013年7月,中金快速通道兴隆工业园区段和中江城区过境段共11.9公里已建成;中金快速通道辑庆段除隧道、交电和机电工程外,其余工程已完工,辑庆段计划2013年底全线完工。中金快速通道南山段建设里程10.8公里,工程估算投资65952万元;现设计单位已完成南山段10.8公里的《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会审修改后上报交通主管部门进行评审和审查;兴隆与金堂三合碑交界段0.6公里计划与金堂县五福大道同步进行建设。中金快速通道建成后可并网成都市成洛大道、成青快速通道,为中江县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成德南高速公路
成德南高速公路起于
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螺狮坝立交,经成都市(
金堂县)、
德阳市(
中江县)、
绵阳市(
三台县、
盐亭县)、
遂宁市(
射洪县)
南充市(
西充县),止于广元至南充与
巴中至南充两条高速公路交汇处(西充县
李桥乡),全长约191公里。是我省省会放射线以及出川大通道之一,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
中江县有两个出口,一个在距县城4公里处的双石碑设有中江互通,另一个在距我镇3公里处设有兴隆互通,辑庆镇设服务区。
成德南高速公路通车以后,更加近了我镇与成都市的距离,不到一个小时即可进入成都市区,已经迈入了成都半小时内经济圈。
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
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该高速经过
蒲江县、彭山县、简阳市、
中江县、
德阳市、什邡市、都江堰市、大邑县、邛崃市,全长437.7公里,路基33.5米宽双向六车道(都江堰-双盛段为26米双向四车道)。是连接成都经济区各区县重要的快速通道。
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中江段约45㎞,起于富兴新中界,经富兴(会棚)、集凤(隆兴)、南华、南山、辑庆(中兴)、玉兴、龙台(龙安)、清河、太平、双龙、永兴,止于永兴金堂界,境内路线全长约52公里。设有隆兴互通、中江西互通、龙台互通、永兴互通和中兴枢纽互通。
2015年建成后,我镇将被成都第三绕城圈包围在大成都经济圈里了。
规划建设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完善。省道唐巴公路穿镇而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全镇村道总里程达60多公里。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水库2座,堰塘246口。双河口水库集水面为20平方公里,库容总量为1884万立方米,集蓄水、灌溉、旅游、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而闻名县内外。能源通信快速发展,全镇电网主干线改造全面完成。沼气已进村入户,成南天然气输气管道穿过场镇,并在镇内建有输气管理站,工业、生活用气得到有效保障。推进电话“通村工程”和有线电视“户通工程”,现26个村全部通电话。有线电视快速推进,入户率达80%。
城镇规划
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兴隆镇是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区。按照场镇布局规划,场镇分为工业区、商贸区、休闲娱乐区、生活区,将逐步建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公共设施齐全的集镇。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现有的街道名称
兴隆路 十字口 兴隆加油站兴福路 十字口 三河碑
金汇路一段 汽车站 镇政府转盘
金汇路二段 镇政府转盘 兴安路口
贸发路 十字口 邮电所
兴隆街 十字口 兴隆桥
商业街 工商所 三河碑
富康街 场镇支部办公室 大湾市场
江西馆巷 江西馆口子 大湾开发区
回龙街 兴福路口 商业街口
兴太路 汽车站 五里坝水厂
兴明巷 金汇路一段中路 唐巴路口
跃发路一段 镇政府转盘 兴隆中学
跃发路二段 镇政府转盘 开发区
商贸发展
共建成大小街道16条,菜市、牛市、木材市、木耳原材料市场等专业市场一应俱全。着力打造建材、塑胶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区,全力推进工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全镇有各类大小企业20余家。随着中江县浩森胶粘剂厂、中江县金枫铸锻有限公司、中江县美好页岩机砖厂的成功引进,全镇工业产值达到1.5亿元。
旅游观光
兴隆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风光宜人。兴隆镇政府在努力改善产业结构的建设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主要景区西眉湖位于
龙泉山脉中段西眉山下,距场镇3公里,这里天穹悠悠、碧水长空、群山苍苍、楼台轩榭,如世外桃源,是休闲的好去处。 现已投资500多万元开发成舒适宜人的会议中心、旅游休闲风景区。是您漫步山林、泛舟湖上、休闲垂钓、野营山林的最好去处
川中休闲胜地。位于中江县兴隆镇龙泉山脉中段西眉山下,距县城约20公里。大型商务会议中心、休闲旅游景区。风景区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游乐设施齐全。西眉湖是由王家沟,肖家沟,郭家沟,谢家沟四条沟的溪流汇入,是与人民渠相配套的小型水库。湖型似金鱼尾,主湖割匕长4000米,东西宽500米,溉册长9000米,湖水面积约2万平方米。景区内有闻名四川的白马寺。
发展前景
兴隆镇是中江县确定的扩权镇,有着突出的区位优势,与成都工业后备区紧密相连,即将修建的唐巴高速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成金快速通道仅3公里,届时,兴隆到成都市区仅半小时路程,跨入了成都半小时经济圈,给兴隆镇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四川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地理位置地处中江县西南部, 东与中江县清河乡接壤,南接富兴镇,西邻成都市金堂县福兴镇,北接辑庆镇。人民政府驻五里坝村,电话区号0838,邮政编码618100,东距中江县城24千米。
政区沿革元名龚家口。明初,设梅花镇( 五堆镇)。明末,更名兴隆场。1950年,设兴隆乡,属辑庆区。1958年,乡改公社。1981年,改为兴隆场乡。1988 年8月,乡改镇。1988年12月,更名兴隆镇。1994年,撤辑庆区,步隆镇代管兴安、清河2乡。1996 年,兴安乡并入。
政区划分
2022 年末,辖兴隆、双堰、长虹、银河、舒坝、芦茅沟、清河、翠竹、曙光、沙尖、六里班、五里坝、铜矿、石碑河、瓦窑、仁寿寨、龙河、果园、碾子湾、同沟、兴青、磨子桥、土城、店坪、十里碑、转水26个村民委员会,兴隆街、兴安、清溪河、太平4个居委会。
人口面积
2011 年末,辖区总人口4722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000人,城镇化率16.9%。另有流动人口1300人。总人口中,男性24684人,占52.3%;女性22536人,占47.7%; 18 岁以下9381人,占19.9%; 18 ~60岁31095人,占65.8%; 60岁以上6744人,占14.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7191 人,占99.9%。 2011年,人口出生率12.6%e,人口死亡率8.3%e,人口自然增长率4.3%。
截至2021年末,兴隆镇户籍人口100428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境内大部为山前丘陵, 地势略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786米,境内最高点位于老牛坡,海拔1046米;最低点位于富顺堰,海拔454.1 米。
气候
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较充沛,常有早涝发生,大陆季风气候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6. 8C。
水文
境内有小河流3 条,刘家河起于双堰村向汇入金堂沱江;麻柳河起源于双河口堤坝足下,流人辑庆;芦花村小河接收五里坝各沟渠出水,流入福兴汇入沱江。清溪河,全长4000余米,宽20~30米,起接于新古堰上游兴青与清河六村交界处,进人金堂矮子桥河再汇入沱江。
自然资源
境内矿 藏资源主要为页岩,地质储量0.9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为0.7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西北面龙泉山一带。
自然灾害
主要 自然灾害有地震、冰雹、干旱、洪涝、风灾、低温、霜冻、雷击等。雹灾平均5年一遇。早灾一年四季均有发生。2008 年5月12日受汶川特大地震波及,造成3000户房屋受损。震后,政府积极救灾,重建农房2877户,共投入重建资金达28984.4万元。
交通运输
2011 年,101省道境内长7千米,西通成都,北通中江;兴(隆)清(河)水泥路15千米直通龙台;兴(隆)太(平)碎石公路10千米直达太平;兴(安)福(兴)碎石公路6.5千米连接兴安、福兴两地。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 年末,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3个,各类文化专业户45个,各类图书室30个,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36人。
教育
2011 年末,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450人,专任教师24人;小学2所,专任教师131人;初中1所,在校生1211人,专任教师81人。
科技
2011 年末,实用菌、肉牛、肉羊等专业协会5个。
医疗卫生
2011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1个。专业卫生人员20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疔200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2000人,参合率99%。
体育
2011 年末,学校体育场3个。15.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3%。
广播电视
2011年末,有线电视机站2个。
社会保障
2011 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8户,人数90人,支出17万元,比上年增长21.9%,月人均157.4元,比上年增长12.1%;城市医疗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00人次,共支出98.4万元,比上年增长4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28户,人数2188人,支出183.8万元,比上年增长22%,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长17. 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0人,支出1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3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2.3万元,比上年增长86%。社会福利费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敬老院2家,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70人。
五项社会保险基金(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收人合计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3%;基金支出合计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3%。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1万人,参保率98%。
邮政电信
2011 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0.5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