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强迫症
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
英文原词是“Co-dependency”,原意是交互依赖,是指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喜欢关怀别人,不去关心别人自己就难受。这种关怀、关心还强迫别人接受,以此来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心理满足。这种病态心理的现象叫“关怀强迫症”。
疾病病理
“关怀”或者“关心”别人,一直被认为是好的行为,一直是受社会嘉许的。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互相关心和帮助。但是,如果一个人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使别人依赖于自己的关怀,这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对人与人的关系产生破坏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了。
发病原因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小时候都会有这样经历,你的父母总在冬天永远都认为你少穿一件衣服,会太冷,夏天又会认为你多跑了两步,会太热;到了学校宿舍习惯性给你铺被褥;你的母亲明明知道你最爱吃她做的土豆炖牛肉,依然每次都会问上一句,好吃吗?……这种过度关怀和溺爱便是一种来源!而另一种则是极端影响则是在孩提时代经常挨打挨骂,亦或家庭不完整,就会使人的情感库得不到满足,长大后,她会把自己想要满足的情感需要投射到伴侣或孩子身上,通过过分满足他人来弥补自己情感上的缺失和需要。
有些关怀强迫则表现为需要被别人控制,而并不是想控制别人。 因为关怀强迫者几乎不可能拒绝别人,所以可能成为体力和情感虐待的牺牲品。 他们相信如果自己做得更好,或是更爱别人,就可以改变别人的行为。 有时候他们认为自己受到虐待并非别人的错: 如果不是我忘记了洗碗,他是不会打我的。
关怀强迫是内心挣扎的诱因之一。 做决定时,关怀强迫者可能以他们认为别人想让他们怎么做为依据。他们可能自认为帮助别人的动机是同情,但其实却是因为他们想得到爱和认可。 如果那些曾受过帮助的人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没返还他们相同程度的帮助、爱或感激,他们就会伤心或愤怒。这一过程也可以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真正动机。 他们很难明白,象他们这样制造出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不是提供他人所需,其实可能是在伤害对方。
关怀强迫也会在时间协调方面产生矛盾。 关怀强迫者对太多的人和事付出关心,因此会感到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履行承诺。 由于他们每周太忙于帮助别人,在各种场合间赶场,往往忽略了其最重要的允诺和友情亲情。 这也跟他们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有关,无论是做志愿者,担任某个职务,还是帮助一个朋友。 不去做志愿者,不去担任一个职务,或不去帮助朋友这样的念头, 他们是想也不会去想的。 如果他们拒绝一种请求,会觉得自己不负责任,不是好朋友,或者不是好人。 然而,这些处境和关系却往往会带给他们伤害、愤怒或不满。
在培养和关怀孩子的过程中,做家长的一定要有颗平常心,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生长环境。多些鼓励少些关怀,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依天性发展,也只有孩子亲身经历风雨苦痛,才能体味出生活的点点甘甜。
疾病预防
预防
在关心别人的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让别人在没有或少有强迫感的情况下生活。
解决
改变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的观念,换个思考模式:我这么做,他是否真正需要?
回忆自己过去情感满足的模式。比如:自己小时候是谁带的,得到关怀的满足程度如何?再了解一下另一半的关怀满足模式,问同样的问题。
可以为自己的关怀行为列出一个表:有两项,一个是你为他做了什么?另一个是你为自己做了什么?
如何控制问题
有些关怀强迫症表现为需要被别人控制,而并不是想控制别人。 因为关怀强迫症者几乎不可能拒绝别人,所以可能成为体力和情感虐待的牺牲品。 他们相信如果自己做得更好,或是更爱别人,就可以改变别人的行为。 有时候他们认为自己受到虐待并非别人的错: 如果不是我忘记了洗碗,他是不会打我的。
关怀强迫症是内心挣扎的诱因之一。 做决定时,关怀强迫症者可能以他们认为别人想让他们怎么做为依据。他们可能自认为帮助别人的动机是同情,但其实却是因为他们想得到爱和认可。 如果那些曾受过帮助的人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没返还他们相同程度的帮助、爱或感激,他们就会伤心或愤怒。这一过程也可以使他们
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真正动机。 他们很难明白,象他们这样制造出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不是提供他人所需,其实可能是在伤害对方。
关怀强迫症也会在时间协调方面产生矛盾。 关怀强迫症者对太多的人和事付出关心,因此会感到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履行承诺。 由于他们每周太忙于帮助别人,在各种场合间赶场,往往忽略了其最重要的允诺和友情亲情。 这也跟他们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有关,无论是做志愿者,担任某个职务,还是帮助一个朋友。 不去做志愿者,不去担任一个职务,或不去帮助朋友这样的念头, 他们是想也不会去想的。 如果他们拒绝一种请求,会觉得自己不负责任,不是好朋友,或者不是好人。 然而,这些处境和关系却往往会带给他们伤害、愤怒或不满。
相关案例
最近几天,14岁男孩周周(化名)和妈妈一直处于“冷战”状态,妈妈说话他不理,让他做事他不做,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冷战”?这还要从一周前的生日聚会说起。
2009年3月8日,周周生日,他邀请了几个最要好的朋友到家里庆祝,“爸妈准备了一大桌子菜,吃的时候老妈还像往常一样不停地给我碗里夹菜,我碗里的菜都快堆成山了,几个同学虽然嘴上不说,但是我看到他们的表情就是在偷偷笑话我。每次吃饭都要夹来夹去,外人在也是如此,我都这么大的人了,太不给我面子了。”
“在我看来,周周就是我的一切。”周周妈妈顾女士向记者大倒苦水,“周周是早产儿,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周周小时候我的精神压力就特别大,生怕孩子有点啥闪失,上幼儿园吃得怎么样啊?有没有被小朋友欺负?会不会有陌生人跟他搭讪?每天起夜都要去看看孩子是不是睡得好,周周一和同学们出去玩,我就担心,怕出现意外。对于生活我更是凡事考虑周到,周周吃穿用,样样都提前备好。我看这孩子就是不知道好歹!难道我这无微不至的关怀还出了毛病?”
小心患上“关怀强迫症”
没错,周周母子俩矛盾的导火索还真就是出在了“关怀”上,用音乐心理学博士周海宏的理论来讲,那就是顾女士患上了“关怀强迫症”,周博士首创了“关怀强迫症”一词并认为,“现在许多中国父母患上了‘关怀强迫症’”。
那么何谓“关怀强迫症”呢?周海宏解释为,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强行向别人提供他并不需要的关怀,从而使他不能独立,并使双方都进入特别痛苦的生活状态中。“关怀强迫症”是一种不健康的、对人际关系产生破坏作用的心理和行为,患上该症的家长必须及时加以矫正,否则不仅会让孩子在精神上承受另类 “棍棒”而且后果还“很严重”。
后遗症A:“大龄儿童”
“症状”描述:爸妈,你们赶紧来帮我
马灿(化名)今年28岁,每天早晨7:30,马灿的妈妈都会准时将她送到公交车站,望着女儿上车后再回家,这个多年前养成的习惯,到现在依然在延续着。“从上学起,我就每天接送她上学。”对于妈妈,马灿一直非常依赖,马妈妈无奈告诉记者,“我女儿在外地上的大学,当时我还想这回有个机会让她锻炼,没成想她还是离不开我,就连穿什么内衣都要问我,后来没办法,我只好辞了工作,住到了她大学附近,方便照顾她。”
“快30的人了,可还像个小孩子,什么事情都需要我帮忙……”对于马灿的未来,妈妈很担心。
后遗症B:有家不愿归
“症状”描述:离开家,空气中都是自由的味道
大二学生晓伟(化名)两个暑假没有回家了,理由是“回家不自由”。晓伟告诉记者,在家的时候一举一动都要在父母的眼皮底下,“自己就像一个小木偶,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来生活,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感觉好像出狱了,自己安排生活、安排开销,空气中都是自由的味道。”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家长关心孩子无可厚非,但发展到‘关怀强迫症’的程度就过了。”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东校刘鹤涛老师认为,家长对孩子所有的关心爱护,都有一个共同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过得快乐、幸福。“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今后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但是要想在社会上立足,首先要有能力,这个能力指的是正常的生活能力、生存能力,而绝不是动不动就向父母伸手、张口的‘能力’。”怎样获得能力?刘老师提醒家长,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去体验,去总结经验,“现在很多家长剥夺了孩子体验的机会,从而剥夺了孩子获得经验和成长的机会。给孩子获得经验的自由,才是更高层次的关心。”
“一首歌唱得好,‘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家长要是爱孩子,也应该学会放手,在‘关怀强迫症’的家长教养下,孩子缺乏自己的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将来在社会生活中很难成为强者。殊不知,你眼中的‘关怀’反倒为孩子种下一颗苦果,害了孩子。”
疾病测试
1、每天出门前叮嘱他注意穿衣,注意安全。
2、每次他出去吃饭前,一定要叮嘱他少喝酒、早点回家,席间担心他,会再次打电话过去询问。
3、每天晚上他加班时,觉得他很辛苦,给他倒水准备夜宵,叮嘱他早点睡。
4、每次逛街都要去下男装部,留意有没有适合他的衣服。
5、每次上班前给他准备好搭配的衣服。
6、他出差的行李都是你收拾的,走时再三叮嘱他某某东西放在什么地方。
7、无论他喜欢与否,只要你觉得对他好,就会软磨硬泡让他接受。
8、觉得他某些生活习惯不好,有时候会因为他不听自己的劝导而和他生气。
9、会因为他的缘故,退掉与朋友的约会。
10、每次和朋友聊天,主要话题都是他如何如何。
11、做每一个决定前,考虑他的感受,他对决定的意见会改变你最初的想法。
12、只要他提到的东西,总是格外留意。如果能帮他完成某个心意就很开心,如果不能完成,就心有愧疚。
13、当他对自己的关心感到不耐烦的时候,怀疑她已经不再爱自己。
14、觉得自己不在他身边的话,他的生活会过得一团糟。
15、经常会觉得,他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自己对他更好的人。
音乐缓解
首先,强迫症患者可以选用一些安静、柔和的音乐,通过令聆听这些音乐让情绪逐渐恢复稳定。如果可以判断出自身具体存在哪种不良情绪,还可以根据需求编制出能引起同感的音乐,让自己在音乐世界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其次,当情绪得到充分的宣泄并产生寻求改变愿望时,把音乐更换成上进、开明、辽阔型的,以此让自己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体会到人生意义所在,走出心理误区,然后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当然,音乐的选择及治疗过程的控制、调试都要由专业人员来实施。
再次,谈到音乐如何缓解强迫症,并希望取得不错的效果,还需患者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音乐,这也是针对治疗的一种体现,可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自己喜欢的音乐能起到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作用,一般只要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对疾病的治愈发挥作用。
最后,专家提醒:音乐不仅是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治愈强迫症等疾病的有效辅助疗法,因此治疗疾病时不要仅局限于饮食调整、心理疏导等方法,还要关注音乐如何缓解强迫症的具体方法或步骤,为自身健康的实现做每一份努力。
治疗方法
精神治疗
精神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为主,对强迫动作可进行行为治疗,以反应阻抑法的疗效较佳。
1. 心理动力学的治疗
心理动力学派的治疗强调通过顿悟、改变情绪经验以及强化自我的方法去分析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矛盾冲突,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大量地运用阐释、移情分析、自我联想以及自我重建技术。
2. 行为治疗
①采用驱力降低模型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各种降低焦虑的技术,其中最常用的是系统脱敏。(系统脱敏技术在恐怖障碍的治疗中已经详细介绍过,在此不再赘述)
②榜样学习技术也经常被运用于强迫症的治疗中,主要有参与示范和被动示范,其中参与示范运用最多。和系统脱敏一样,实施参与示范也需要建立刺激等级。从最低等级到最高等级,治疗者逐渐示范暴露在相应的情景中,然后再由患者自己去逐渐面对这个情境,知道能够完全独立面对为止。被动示范也是让患者观察治疗者从低到高地接触各种情境,所不同的只是不让患者介入情境。此外,这两种治疗都采用反应阻止法。譬如,在治疗强迫性洁癖的时候,治疗者可以借助于某种协议来阻止儿童的所有洗手行为。从国外现有的资料来看,一般认为参与示范比被动示范的治疗效果更好一些。此外,示范学习经常可以与暴露疗法结合起来加以使用,效果会更好。
③暴露疗法的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许多人重视和运用,尤其是把患者逐渐暴露于各种无论是想象的还是现实的焦虑情境中,效果都很好。由于暴露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依据是否让儿童青少年消除焦虑和回复宁静为准,因此,采用这种方法的治疗时间要比较长一些,大约在2小时左右。
④在进行暴露疗法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反应阻止法。这种方法在于减少仪式性动作和强迫观念出现的频度。
3. 家庭人际关系治疗
此种方法强调人际关系的因素,避免单纯研究孤立的个人行为。这种思想注重研究行为问题的整体意义,它强调在治疗患者的同时,为患者的家庭成员提供咨询。具体方法如下:
①训练家庭成员使之成为患者心理分析的咨询员,或者称为欣慰治疗的助手,协助实施反应阻止训练计划;
③影响并改善家庭关系;
④进行家庭交往技能训练;
药物治疗
平虑解迫安神剂,是抗焦虑药物,可减轻焦虑,有助于心理治疗与行为治疗的进行。
其它
电抽搐治疗适用于强迫观念强烈,并伴有浓厚消极情绪者,对症状顽固、久治无效,极端痛苦的患者,可试用精神外科治疗。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3 10:49
目录
概述
疾病病理
发病原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