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关爱行动
2010年成立的行动
行动简介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农民工及农民工子女问题,关爱农民工子女是共青团履行基本职能、体现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和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提供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加强新格局下青年志愿者行动品牌建设,支持“两个全体青年”工作目标的实现,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实施“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2010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共青团关爱行动”在全国各地全面启动。
行动进展情况
“共青团关爱行动启动”以来,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与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学校广泛建立“结对+接力”的机制,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切实有效帮助。根据中国志愿者网2011年11月信息统计系统数据,自2010年“五四”青年节启动以来,在全国2786个县市区旗所实施“关爱行动”,已结对农民工子女较集中学校3.2万所。全国436000名志愿者在17000多个活动基地,通过学业辅导、感受城市、自护教育、亲情陪伴、爱心捐赠等形式,帮扶了7300000农民工子女。目前,全国已经有10200名项目专员致力于“关爱行动”。
2011年11月共青团中央还将在全国推行的“七彩课堂”活动,对已结对的志愿服务团队每年开展志愿服务的时间、次数和内容提出基本要求。已结对的城市随迁农民工子女每人每年将接受不低于25次累计50小时以上的志愿服务,已结对的农村留守农民工子女每人每年接受不低于15次累计30小时以上的志愿服务。目前整个活动正在进行之中。
同期开展的“七彩小屋”项目,为农民工子女们配备电脑、电视、书籍及各类文体用品等。让他们在此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通话,在青年志愿者的辅导下做功课、学弹电子琴,还可与心理辅导志愿者聊天、谈心、做游戏。同时还将建立农民工子女档案和志愿服务档案,每个农民工子女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志愿服务团队每次开展活动的情况都将被记录下来。
未来发展
2012年,“关爱行动”将坚持服务全团中心工作、服务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服务青年志愿者事业深入发展,通过深化“结对+接力”工作机制,建设项目专员队伍,推行“七彩课堂”、建设“七彩小屋”等普遍性工作载体和措施,形成“关爱行动”机制、队伍、内容、阵地“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不断推进整体工作有形化、日常化、科学化,为把“关爱行动”打造成共青团在服务青年方面信得过、可持续的品牌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结对工作,实现摸底学校和子女结对的全覆盖。
结对工作既是推进“关爱行动”的前提基础,又是深化这项工作的长效机制。2012年的结对工作,逐步实现在现有摸底基础上,对农民工子女较集中学校(近5万所)和农民工子女(近1500万人)的结对全覆盖。一是提高结对覆盖率。区分结对工作较好、中等、较差的省份,通过与省级团委分管负责同志进行沟通、派员督导等方式,督促其采取切实措施,提高结对覆盖率。二是提升结对质量。在当前推行的项目专员队伍建设和“七彩课堂”工作中,对落实骨干志愿者工作职责、深化志愿服务内容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不断细化结对标准,对结对主体、结对内容、结对程序等内容进行规定。增加结对工作案例的选编数量,特别是对一些特别好的结对工作案例,通过媒体宣传、座谈交流等方式,加大经验推广力度。三是加强社会动员。分别召开中央企业、中央金融、中共中央和中央国家机关、高等学校“关爱行动”座谈会,进一步加强对传统领域志愿者的动员招募,进一步巩固组织化动员成果,辐射带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二)推行“七彩小屋”,实现活动阵地“建、管、用、宣”并举。坚持把活动阵地建设特别是打造“七彩小屋”工作,作为加强“关爱行动”社会筹资和社会动员的重要渠道。在推行“七彩小屋”工作中,一方面,重点抓好团中央示范“七彩小屋”建设,积极加大筹资力度,再建设“七彩小屋”1000个。另一方面,指导各地参照团中央工作模式普遍建设“七彩小屋”。同时,着眼于“关爱行动”活动阵地的规范化建设,通过四个举措抓好落实。一是建设好。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合理确定建设场所。统一标准配置,通过与有关企业协议购买、与光华基金会等公益机构开展合作等方式,降低硬件购买成本。二是管理好。在团中央志工部颁布的“七彩小屋”试运行办法基础上,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完善以“七彩小屋”为主要内容的活动阵地管理办法,促进阵地管理使用的规范化、制度化。三是运用好。指导各地组织志愿者团队、项目专员和志愿者,充分借助“七彩小屋”等活动阵地,深入开展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确保“七彩小屋”的高效运行,增强志愿服务的实效。四是宣传好。采取多种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推介“七彩小屋”,使之成为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关爱行动”的重要渠道和载体。
(三)抓好骨干队伍,实现“关爱行动”有人管、能管好、管长远。围绕项目专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职责明晰、来源广泛、作用突出的“关爱行动”骨干志愿者队伍,使“关爱行动”各项具体任务和要求在基层有人管、能管好、管长远。一是扩大项目专员队伍。在首批1万名项目专员队伍基础上,将组织各地分两批,认真选拔项目专员,建设一支基本覆盖所有结对志愿服务组织或基层团组织的项目专员队伍,总体上,使项目专员队伍大体达到4-5万人,并保持相对稳定。二是加大项目专员培训。第一季度,拟举办全国“项目专员”示范培训班,从各省区市和兵团优先选拔一批经初步考核成绩优秀的项目专员,进行集中培训,并颁发“项目专员指导师”荣誉称号。着手编制统一的培训大纲和公开课,作为各级团组织培训项目专员的参考教材。三是加强管理考核。通过建立网络互动平台等方式,加强对首批项目专员的日常管理,引导首批项目专员在网上互动平台上保持活跃,及时交流活动情况。指导各地制定具体激励办法,在荣誉称号、资金支持、项目评比、新闻宣传等方面给予项目专员更多激励。
(四)做深服务内容,实现“七彩课堂”均衡深入持续开展。大力推进“七彩课堂”工作,使其逐步成为承载5项志愿服务内容、调度各地活动开展、评判整体工作成效的综合性工作手段。一是指导各地普遍开展“七彩课堂”工作。做好“七彩课堂”的部署工作,通过加强工作指导、编制总体规划、抓好督促落实等方式,形成规划统一、分级负责,注重考核、有效管理的“七彩课堂”运行机制。二是指导各地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严格程序、统一标准,督促志愿服务团队将“七彩课堂课程表”设计好、执行好。建立“七彩课堂”日常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各级团组织“七彩课堂”的网络化动态管理,推动全国五项服务内容的均衡、深入开展。三是指导各地抓好“七彩课堂”的考核评估。建立专门的“七彩课堂课程表”数据库,及时公开,加强监督,采取农民工子女家长问卷调查、结对学校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志愿服务时间、服务次数、受助人数、服务质量、农民工子女满意度、农民工子女家长意见、服务内容创新程度等工作进行考核,确保志愿服务团队的服务效果。
(五)打造工作品牌,逐步实现“关爱行动”在全社会“受关注”、“叫得响”、“信得过”。始终着眼于把“关爱行动”打造成共青团在服务青年方面信得过、可持续的总要求,从全局的高度谋划宣传工作、做实服务内容、完善工作机制,使“关爱行动”逐步在全会受关注、叫得响、信得过。一是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加强宣传策划,分阶段、分重点抓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动漫等新媒体,通过公益广告、歌曲、感人故事、新闻报道等有效方式,扩大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二是加强精神引领。充分利用创先争优的契机,选树好典型,通过宣传引导,推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成为当代青年最易参与、最为喜爱公益项目。三是突出品牌效应。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与全团中心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把“关爱行动”做深做透,使之成为带动青年志愿者事业整体发展,提升青年志愿者品牌影响力的龙头项目,成为全社会的名牌项目。
服务内容
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广泛动员大中专院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青年志愿者,整合团内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重点开展以下五项工作:
1.学业辅导。
组织青年志愿者在课余时间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学习和功课辅导,举办音乐、美术、文化、体育等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在城市依托街道社区活动场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大中专院校或农民工聚居地等,在农村依托寄宿制中小学校、乡镇活动场地等,结合实际开展“四点半学校”、“七彩课堂”、“爱心小课桌”、“爱心家教”等形式的学业和兴趣辅导。
2.亲情陪伴。
组织青年志愿者陪同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做游戏、聊天交流等,和他们交朋友、做伙伴,倾听他们的诉说、心声和愿望,帮助他们与父母进行电话、视频等沟通,促进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健全的人格。
3.感受城市。
组织青年志愿者带领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利用课余时间就近就便参观城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参观高校、企业等,帮助他们充分感受和体验城市生活、了解和融入城市。
4.自护教育。
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社区、到乡镇、进学校,为农民工子女讲授安全、自护和健康、卫生等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促进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5.爱心捐赠。
发挥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的杠杆作用,形成“多位一体”的农民工子女帮扶网络,联络协调社会各界支持,开展图书、玩具、文体用品、生活用品、亲情电话卡、教学设备等物资、资金捐助,为农民工子女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各地在重点做好以上项目的志愿服务外,可结合当地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要,开展其他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
工作机制
1.领导协调机制。建立团内各级联动工作机制。全国层面的工作由团中央书记处统一负责,机关各部门共同参与,办公室设在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省、市两级的工作,由省、市两级团委党组负责,各部门参与,办公室设在志愿者专门工作机构或负责志愿者工作的部门;县级团委负责实施工作的具体安排和协调,联合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参与支持项目;街道社区和乡镇团组织负责掌握农民工子女情况及需求,对接志愿者开展经常性活动。
2.长效服务机制。按照“青年志愿者小组(或团队)+农民工子女+接力=项目”的工作模式,组织青年志愿者小组(或团队)与农民工子女建立结对关系,进行结对服务,并建立接力机制,形成长期有效帮扶,同时,按照项目化运作方式,把志愿者来源、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对象、工作目标具体化,确保工作务实推进。
3.保障支持机制。在志愿者队伍上,重点依托当地大中专院校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吸引和联合社会志愿者组织共同参与,建设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者专门队伍;在阵地依托上,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活动阵地等开展活动,同时不断建立新的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站点;在资金支持上,面向社会多渠道募集资金,推动建立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专项志愿服务基金。
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 服务行动”是共青团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是新格局下提升青年志愿者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是活跃团的基层组织、扩大共青团影 响力的重要手段。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按照全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2.形成合力,务求实效。要坚持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既要发挥共青团的主导作用,按照全团一盘棋的布局推进工作,又要结合各地实际实现贯彻部署和自身创造的有机结合;要积极争取党政和社会各界支持,充分发挥部门、单位和行业的优势,实现上下联动、横向联合、资源整合,按照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推进的模式,坚持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确保工作的整体性、持久性。
3. 强化宣传,树立品牌。要深入挖掘项目品牌内涵,注重媒体和社会关注点、感知度,做好品牌宣传策划。要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进行深层次、立体化宣传,通 过活动启动、公益广告、项目征集、典型推广、集中活动等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要特别注重体现共青团在项目实施中的作用,将工作开展与扩大团组织的吸引力、 凝聚力、影响力有机结合。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3 21:30
目录
概述
行动简介
行动进展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