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
企业提供的充电租赁设备
共享充电宝是指企业在公共区域安置充电宝机柜,提供充电的租赁设备,消费在通过缴纳押金成为注册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充电服务,多以小时计费,移动式使用后需归还到附近机柜。
发展历史
共享充电宝是在“共享”风口上出现的全新细分行业。2014年8月,来电科技成立,随后,才有了接二连三的入局者。
2017年以来,随着共享经济概念的火爆,共享充电宝也被资本推上风口。而除了融资大战之外,专利大战早在2016年就已爆发。
2016年7月22日,来电科技以侵犯其3件实用新型专利权为由将云充吧告上法庭。2016年10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来电科技胜诉,要求云充吧立即停止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等侵犯来电科技专利权的行为,并赔偿来电科技人民币60万元。云充吧不服判决并随即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实际上继云充吧后,来电科技后来又相继起诉街电、友电等侵权。其中街电科技因聚美优品的3亿元投资、陈欧亲自出任董事长而被广泛关注。2017年5月,聚美优品CEO陈欧3亿元投资共享充电宝企业,资本在抢时间,其布局在未来最晚不会超过5个。
2017年7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二审判决,驳回了云充吧的上诉,并维持原判。这场长达一年的专利纠纷告一段落。
2017年7月27日,智能共享充电公司怪兽充电宣布获得高瓴资本,清流资本、蓝弛创投、顺为资本等机构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2017年10月11日,共享充电宝首现出局者, 乐电官方微信宣布停止运营,回收所有共享设备。截至2017年10月11日,该公司已回收所有充电宝设备,并提醒用户将未提现的押金提现,提现后余额会在1至2个工作日退回。该公司的客服电话一直处于占线或者无人接听的状态。乐电于2017年3月份上线,在杭州铺设了近200台设备,覆盖公交站、商场、KTV、酒店等场所。乐电与街电的类型相似,均是固定场所下的可移动型充电宝。
截止2019年底,“三电一兽”的市场份额已达到96.3%。
截至2021年3月,共享充电宝行业形成“三电一兽”+美团的市场格局。2021年伊始,“三电一兽”中的怪兽充电计划2021年上半年赴美上市。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共享充电宝的总用户规模呈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0.8亿人增长到2020年的2.9亿人,但增长速度却在明显放缓,年增长率从104.9%降到56.3%,再降到15.6%。虽然各家已经开始向三四线城市布局,但下沉市场的培育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2021年4月,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在线共享充电宝设备量已超过440万,用户规模超过2亿人。
使用流程
共享充电宝的借取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四步,扫码——注册——付款——借出,一般情况下整个流程花费不到3分钟。归还方式则类似于共享单车,用户可以在公众号平台上根据充电宝的GPS定位,就近归还。
2017年4月,在江西南昌中山路的设备共设置了40个充电宝存放端口,设备上方的屏幕注明了操作流程、费用提示、异常解答、使用教程和客服电话。用户打开手机中的微信或支付宝进行扫码操作,一台充电宝便会自动弹出。在设备上操作选择归还,手机随即收到包括归还时间、归还地点、租借时长、产生费用等在内的详细信息。该设备中还有数据线,但仅供出售,每条价格为10元。
应用场景
在江西南昌,两名群众手机即将没电,其中一人不仅通过该设备借了一台充电宝,还顺便买了一条数据线。感觉这与共享单车很像,非常方便。另外,借用后可以在其他地方归还,也省了很多麻烦。
在深圳,几名群众聚餐,恰巧遇到全部人手机都没电,此时一名群众直接取来组合桌面式电源,共享充电宝为其提供了5分钟的免费应急充电。
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从使用场景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移动模式下的移动共享
一是移动模式下的移动共享,代表是“来电科技”,主攻大场景;人和充电设备都是可以移动的,比如从A地借充电宝到B地还,主攻大场景大设备,包括商场、高铁、火车站、机场、景点、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一台单机设备可放几十个充电宝。
固定场景下的移动共享
二是固定场景下的移动共享,代表是“街电科技”,主攻小场景;人在A点附近活动时,有借充电宝的需求,可以从一个没那么大的机柜里付押金后借出。主攻小型柜台,场景包括餐厅、咖啡馆、酒吧等,一般单柜有6个或12个充电宝。
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
三是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代表是“嘟嘟”,主打的是每一张桌面;线机一体,桌面上有共享充电宝时,不需要交付押金,扫码付费后就可以直接充电。
收费情况
三种模式的付费方法都选择了扫码付费,一般为前0.5-1小时免费,此后每小时收费1元。在江西南昌,用户扫码后需要存入100元押金,充电宝归还后,押金将退回相关账户。如果芝麻信用分在600分及以上,还能免交押金。1小时内,用户可以免费借用,超时则按照1元/小时计费,10元/天封顶。
2019年8月22日,记者了解到,各品牌共享充电宝的最高收费标准为8元/小时,主要集中在景区、口岸等人流量大、地段好,但相对难进驻或难维护的区域;大部分场景中,各品牌的平均租金为2-4元/小时。
2021年3月,据看看新闻,商圈和医院等场所每小时充个电要3-4元,酒吧夜店等则高达10元/小时。除此之外,封顶价格也让人咋舌,每24小时封顶价24元到40元,有用户因未及时归还,一天花掉99元,等同于买了个充电宝。
2021年4月12日,新民晚报评: 不能让共享充电宝成为“吞金兽”。前半小时免费、1元/小时、3元/小时、5元/小时、10元/小时……共享充电宝的使用费自2017年以来,蹭蹭蹭往上涨,引发外界热议。消费者在这其中的体验感是最差的,完全处于“被动挨宰”的地位,俨然有一种被“薅羊毛”的感觉。所以,像类似的“霸王条款”,还真得要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来管一管,不能任由它们一路自说自话涨下去。
2022年10月,一段关于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脱口秀”走红网络,对于共享充电宝价格从之前的每小时0.5元,一路涨至每小时4元左右,视频中吐槽:“正常每度电几毛钱,现在这共享充电宝卖的什么电需要这么贵,难道是从爱迪生时期就传承下来的‘百年老店’吗?”引发欢笑之余,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共享”两个字,不再意味着“物美价廉”了。2022年11月,共享充电宝用1小时却扣费99元引发网友讨论。9月,陕西咸阳一网友表示,自己9月24日晚上租用小电充电宝一小时左右,归还后卡槽的指示灯有亮起,但一周后却被扣款99元。对此,充电宝客服表示,可能是机器未识别到已归还,线下维修人员之后会定时维修的。
2023年,记者走访了杭州多个共享充电宝使用场景,并调查了12处不同品牌的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涉及怪兽充电、小电、街电(含搜电)、美团、来电等5个充电宝品牌。经过调查,这12处共享充电宝,每小时租借费用,基本都要从4元起步,每24小时封顶价格从20元到50元不等。
注意事项
在江西南昌入驻的设备在规模和免费时间上有所区别。一些大商场的设备往往有三四十个充电宝,免费使用一个小时。一些餐厅的设备只有十个左右,免费使用时间只有5分钟。因此,群众在租借时需看清设备上的提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所有充电宝都是品牌公司生产的,不存在盗取用户隐私的问题。如果充电宝发生安全问题,将由保险公司予以理赔。
2020年12月6日,公安部网安局官方微信发布了一则重要提醒:三类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程序,一旦插入手机,可能就会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一是商场里的可租赁移动电源,二是火车站里叫卖的满电充电宝,三是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不要随意领取和购买来历不明的移动电源,如有需要,请选择正规产品。连接移动电源时,如弹出是否“信任”提示,请保持警惕。
社会评价
共享充电宝的初衷就是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产品和服务。刚投入市场时,消费使用价格基本是“白菜价”,随手一用支付个几毛钱或者几块钱毫无感觉。但是一次次温水煮青蛙式的渐进式加价后,如今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早已不再“亲民”,共享企业已然离自己“初心”越来越远,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行业乱象
共享充电宝创造之初,是为了与人方便,解人们手机缺电的燃眉之急;与此同时,开发运营方也可通过租赁服务获得相应收益,可谓一举两得之举。
然而,随着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越来越大,该领域各类乱象频出。在第三方投诉平台,目前涉及共享移动电源相关的投诉超2.6万条。这不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还影响新消费模式健康发展。
细究之后不难发现,部分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确“背刺”了消费者。一来,共享充电宝“身价”不断上涨、计费规则不够公平合理。起初,共享充电宝费用多为1元、1.5元每小时,现如今,费用多为4元起步,价格翻了三四倍。不仅如此,消费者若是迟一秒归还,运营商则会按照半小时收费。
二来,共享充电宝含有隐藏消费陷阱、违法收集使用信息。消费者在租借共享充电宝,以及完成付款操作过程中,莫名被额外扣费,且运营商也未进行明显提示和告知,有时甚至会弹出抽奖页面,让消费者填写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个人信息。有业内人士透露,这些信息很可能被收集并打包出售给广告主,消费者则会因此频繁接到各种推销电话,影响正常生活。
共享充电宝行业乱象频发,主要在于竞争激烈与运营成本攀升。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共享充电宝行业覆盖点位数已达到404万个。激烈竞争之下,共享充电宝企业便通过涨价、设置消费陷阱等方式,缓解盈利压力。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企业仍在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诚信经营。
眼下,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共享充电宝行业规范,完善售后服务;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大监督力度,确立清晰的计费标准、合同条款内容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16:18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