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名,无著菩萨造颂,世亲菩萨释,唐·义净译。又称《习定论》。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系简要提示瑜伽系禅观内容之论着。依《开元录》卷九载,本论乃
长安三年(703)十月四日,于
西明寺译出。
出处
【六门教授习定论】
一卷。无着菩萨造颂,
世亲菩萨释,唐·
义净译。又称《习定论》。收在《
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系简要提示瑜伽系禅观内容之论著。依《开元录》卷九载,本论乃长安三年(703)十月四日,于西明寺译出。
全书由无着的三十七颂及世亲对三十七颂所作的长行解释构成。第一颂标举六门∶ (1)求解脱者,(2)积集胜行之资粮,(3)禅定之内容,(4)三种圆满,(5)三定,(6)修定之人。其次三十五颂是别释。最后一颂是总结。世亲对第一颂释云(大正31·774a)∶‘此初一颂总标六门,言求脱者,谓是求解脱人。积集者,谓能积集胜
行资粮。于住勤修习者,于所缘处令心善住,名之为定。(中略)圆满有三∶(一)师资圆满,(二)所缘圆满,(三)作意圆满。有依谓是三定∶(一)有寻有伺定,(二)无寻唯伺定,(三)无寻无伺定。修定人者,谓能修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即藉此六门解说最胜禅定之修习,又引证圣言‘若欲求出生死海者,离于正定别无方便’之语作为论证后之结束语。
相关论著
◎附∶《吕澄佛学论著选集》卷二(摘录)
六门教授习定论
本论分两门讲述∶(一)解题,(二)释义。
(一)解题∶佛法实践,通称瑜伽。《显扬论》云∶‘依止三摩钵底,发起般若波罗蜜多瑜伽胜行,即此正惠能到彼岸,是大菩提最胜方便,故名瑜伽。’因知瑜伽为正觉之方便,亦即是般若。而
三摩钵底(意云等至,定之总名,通于有心无心)则其依止也。定既为佛法实践之所据,其要可不待言矣。
稽之历史,佛学部派中,上座部最重定学。由上座派分有化地部,乃至旁及大乘瑜伽行系,对于定学之研究,皆称完备。而大乘谈定之书,则以无着所传《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三摩四多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等为详,余如《显扬》、《庄严》亦有谈及,但最精粹之作则本论也。论有三十七颂,经世亲之诠释,其义益显。昔义净法师留印那烂陀寺,无着之学正盛,所传定学之书,即无着本论与世亲《止观门论颂本》(此论无释)二种也。
本论独到处,在于定学教授之说,悉备其中。举要而言,如论初颂所举意乐、依处、本依、正依、修习、得果六门,即概括定学之本末。前四为定之依因,后一为定之效果,第五乃属正宗,专谈定之修习。其于定学,可谓详备矣。而六门中,特详定因,反复诠解,具备自他二方面(意乐门就习定者自身言,余三门通他)。首举意乐,即颂所谓‘求解脱者’,乃定学根本。定由功效分世出世间二种。世间定通于外道,效验不出生死流转,
佛法中仅调伏烦恼不令暂起者亦为世间定。永断烦恼乃为出世定,以断三界惑则永出三界也。
定之目的在求解脱,真正解脱为寂灭之涅盘(寂灭对烦恼而言),故必先有求解脱意乐作依据,期于出世。由此积集资粮,以至正依圆满,方为定因成就(正依圆满有三,即师资、所缘、作意,前二有待于外,后一则在于内)。又四门中标举住义(即本依义),此谓
直心专注。如有究竟意乐者,既得内外圆满,又必
直心趣一所缘,然后乃成定因也。复次,通途对于定之次第时有疑难,据教,止观皆属于定,此二者先后次第若何耶?抑一无次第耶?此疑乃由不谙定因而起。本论第三门列举九住之说,所以明未习止观之前,须有住为其因,亦即先有专注,始能修习止观也。此住虽似于止,但以作止观之准备,并非真正止观。是义独详于本论。若不谙此,直以九住为止,于是止观先后次第,议论纷纷矣。如藏土宗喀巴大师,由其天资之高,用力之勤,深知当时所习定学与旧义未符(宗师生丁元季,西藏定学虽未中绝,而传授已失其真,故不信时说也),爰有《菩提道次第广论》之作,特发挥其先止后观之说,于教有难决处即以
理断(论中历评当时藏中传说及中土禅宗),其成就不谓不高,但未全免于臆测耳。
无着菩萨于本论中,明说止观生起之前,尚有九种因住一段工夫,绝不可废,故谓为本依。以其属于教授之义,余论所未尝见(如《大论》、《显扬》等未显正教授故,皆隐没此次第),宗师亦不及详,所著《菩提道次第》虽依无着之义发挥,而定学次第论断,但凭理推,先止后观,终难尽恰也。由是本论教授(教授具四义,谓不颠倒、有次第、据教、实证)定学次第,翔实而谈,极为可贵也。
复次,关于定之自性(体性),前人亦有疑义,谓定与止观有关,止观又与定慧相涉,定之体性,果何属耶?宗喀巴大师书中,仍据道理,将止观分成二橛,以配定慧,谓禅度为止,智度为观。并于其书最后别开二章,取无着《瑜伽》之说以释止,取龙树《中观》之义以释观。一体止观,偏据两家,意存高下,此实由于有理无教之误(龙树、无着之讲止观,各有其一贯之组织,不容割裂)。
若勘以本论,可知定因(九住)虽偏属止边,而为定之自体者,则不限于止。如论第五修习门颂云∶‘心缘字而住,此是心寂处,说名奢摩他(止);观彼种种境,名毗钵奢那(观)。’可知定之自性实合止观而说。所以颂又云∶‘复是一瑜伽,名一、二分定’定之自性,有一分二分之别,一分或止或观,二分止观双运。盖令心专注一趣,相续无间,圆满任运,是即为止。若于行相(心之行相)察其条理,是即为观。而此止观相依,则无先后,或由止而观,从一而趣多;或由观而止,遍观而趣一。如是一多无碍,调然自适,即定慧相资,止观双运之境。最后由定发慧,其先所重者加行智,其次为根本、后得。至于
方便般若之后得智,则由
止观双运得之,为发慧之极致(方便用在利他,有赖于语言文字得其善巧。瑜伽学系之讲瑜伽,特重视此,故弥勒、无着、世亲均注《金刚经》,其经即谈方便般若者也)。
宗喀巴大师以禅度配止,智度配观,复划分龙树无着之学,则所谓智,仅限于根本智,是亦违于毗昙家定慧相资为用之义也(中土禅学标榜般若禅,此乃果位之事,不能骤得。由本论观之,定有因修、正修、果修,禅宗所谓不思善恶,无思惟作意之止,仅属因修工夫,尚未及正修,宁能遽谈果修耶。宗喀巴于此亦有评述)。上举各种疑义,勘之本论,悉得正解。其为定学教授之要籍,又
孤传此土,至足珍贵矣(通常教授口耳相传,不形诸楮墨,无着悲心着此,实为例外)。上解题竟。
(二)释义∶本论以六门教授,乃准据《大论》〈修所成地〉组织之。《大论》就闻思修三地通说学行,均谓之修,但第三地独得修名,乃指定言之。盖依于散心为闻思,依于定心为修。修虽不出闻思,但心定之后,乃能深入体验,而有诸己、备于我,所以《大论》独于修所成地名之为修也。其文分四处七支,详为阐述。‘四处’谓四种区别∶(一)修处所,即修之准据。(二)修
因缘,即修所依。(三)修瑜伽,即修之随顺相应。(四)修果,即修之成就,出生大用(局部成就,亦谓之果,不必以完全之义限之)。
‘七支’谓七种成分∶第一生圆满,谓假立有情(即修定人),身心圆满,六根通利(此一支即修准据)。第二听正法(须是正法,且如理闻)。第三涅盘为先。第四解脱慧成熟(此三支即修所依因)。第五修习对治(此支即修瑜伽)。第六世间清净,第七出世清净(此二支即所修果)。
本论六门,准此建立,意乐圆满即修处所,依处、本依、正依圆满三门即修因缘,修习圆满即修瑜伽,得果圆满即修果也。组织虽同,而含蕴不无殊异。盖教授之义,不拘拘于经教,尚须参以无倒解说、方法次第,及证诸己之实验等,遂与《大论》同中有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