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南部。一般在农历六月廿四前后举行,具体日期由祭司选定,节期3至6天,此时新谷成熟,过节时吃新米饭,并用新谷穗、青包谷(玉米)等祭祀祖先。各寨杀一头黄牛祭祀天神、地神、山神、寨神、龙神,还进行荡秋千、跳舞、吟唱史诗等活动。以祭天神和谷神为主要内容。届时也要杀鸡宰羊,举办酒筵盛餐。在为天神建盖秋房时,要在门口杀牛进行祭神,祭毕按人均分牛肉,共享神赐。
哈尼族六月年
简介
六月年,哈尼语“苦扎扎”节,在每年农历6月中旬举行。是红河
哈尼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犹如
汉族过春节一样热闹隆重。届时,哈 尼山寨到处兴高采烈,热气腾腾。人们穿上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成群结队的相聚到磨秋场,打磨秋戏耍娱乐,欢度节日。
传说
传说古代哈尼人烧山开田,得罪了众野兽。野兽上告天神,说哈尼人毁其家园。聋子神乌麽偏听偏信,罚哈尼人农历六月稻谷扬花时杀人为祭。哈尼人痛苦不堪,阿匹梅烟天神教哈尼人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打磨秋。众野兽看见哈尼人在磨秋上飞悬高喊,以为是天神加重对哈尼人的惩罚,把哈尼人一个个的吊在空中打。于是请乌麽免除了哈尼人杀人为祭的惩罚。为感谢阿匹梅烟天神,哈尼人举行苦扎扎,祭天神,并请天神到人间与哈尼人共度佳节。
活动
节日最热闹的地方是磨秋场。
按照哈尼人的规矩,磨秋杆必须是黑夜砍好后,小伙子们在黎 明前扛回来。他们一路唱着山歌,把用坚硬结实的木头做成的秋杆 抬到寨边的秋场,将一根木头栽进土里,顶端削细当轴心,然后再 把长长的横杆从中间凿凹,架在上面。两边的横杆长短要一样,还 要削得滑溜溜的,以免划伤手。下午,穿着绚丽服装的哈尼人摩肩 接踵的聚到了磨秋场,按照哈尼人尊老敬长的传统习惯,先由几个 德高望重的老者“开秋”,他们象征性的甩了几圈以后,一对对、一 双双的小伙子们、姑娘们轮流上去转。打磨秋是一项哈尼人充满情 趣的体育活动,它要求磨秋两边的人数要对等,骑坐的人用脚蹬地 面,时而飞速旋转,时而升降起伏,反复转动,悠悠荡荡。甩秋人 的速度越来越快,围观的人也显得更加开心,人群不时发出“哦嗬 嗬,哦嗬嗬”的呼喊声,为其加油助兴,气氛十分热烈。那些艺高 胆大,身手不凡的小伙子,往往成了姑娘们爱慕的对象。
夕阳西下,磨秋场上响起了一排清脆的枪声,通知人们前来唱 歌跳舞,那些躲到树林里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成双成对的聚拢来了, 老人和孩子也聚拢来了。老人们围坐在场上喝酒取乐,孩子们追逐 戏要,青年人则围成圈子,跳起了扇子舞、竹棍舞、乐作舞。锣鼓 声、琴弦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在群山间回荡,一个不眠的狂欢 之夜开始了。
六月年民俗之谜
还有一说认为,“六月年”这一别称蕴含着扎扎节可能是岁时节日的历史信息。从时间上看,该节日与彝族的火把节在同一时段内。据考证,火把节其实就是彝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十月太阳历,即全年分为10个时段(月),每个时段36天共360天,过完5个时段后过小年,过完10个时段后过大年;大年和小年各过3天,不计在全年10个时段内;因此全年为366天。再从扎扎的规模看,实与“过年”相似,而且哈尼族人迄今仍保留着过“十月年”的习俗,正与别称“六月年”的“扎扎”节相对应。所以,有人认为该节与彝族等一些西南少数民族的“六月节”同出一源,最初的意义就是过小年。此外,还有以扎扎节是游娱节日等见解。由于文字记载甚少,所以现今对扎扎节的起源及节日性质的判断,基本上只能靠传说不一的口碑资料进行探研,因而要揭晓这一谜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傣族六月年
简介
西双版纳
傣族的新年佳节,就是远近闻名的泼水节。不过,傣家人不叫年节为泼水节,因为互相泼水互相泼水祝福,仅仅是年节活动之一。过新年,傣语叫做“京比迈”。“京比迈”期间,不仅要互相泼水祝福,还要举行盛大的娱乐性集会——赶摆和放高升、划龙船、堆沙、斗鸡、放飞灯与焰火……年节期间的泼水祝福,人人均能参与,场面壮观,气氛壮烈,民族特色独具,令参与者终生难忘。因此外地友人便把傣族的新年佳节叫做泼水节,并且越叫越响,远近闻名。
傣族的新年佳节,傣语叫做“楞喝桑堪”或简称“桑堪比迈”。“楞喝桑堪”译成汉语就是六月新年。傣族为什么要在六月份过新年呢?其中有着一个神奇而动人的典故。
民间传说
远古时候,宇宙间的风、雨、阴、晴、日、月、雷、电都由一个天神掌管。那天神也像世间的贪官污吏那样,无法无天,乱施淫威,兴风作浪,胡乱播雨施风,降热放冷,搅得人间旱雨季节不分,雨季不落雨,旱季没有风,昼不见艳阳,夜不见月亮,庄稼无收,人病畜瘟,草枯树死。当世间万物面临灭顶之灾时,有位勤劳勇敢的傣族青年,用四块木板做成一对翅膀,飞离地面,冲进天王老爷居住的天宫,状告掌管风、雨、阴、晴、冷、热的天神,诉说人间的灾难,要求天王惩处那个天神,重定三季(傣历分旱、雨、冷三季),拯救世间万物。天王听到人间有难,知道天神作恶,为救世间生灵,就施用巧计除掉了那个恶神,令善良的树鲁巴的磨哈捧天神,调整人间风、雨、冷、热,重修天历,按天规呼风唤雨、播放冷热。天王赦封那位上天告状的傣族青年为日子之王,带着重修的天历返回人间颁布施行,让他传递天地人间信息,永保人间不再遭受天灾。那青年因兴奋过度,不待天门打门,便驾着木翼腾空冲向天门,闯倒了一块门板,被打死在天庭门前。青年人的在天之灵用托梦的方法把重修的天历和天神呼风唤雨的时间,于傣族六月传到人间施行,使风调雨顺、人畜安宁。人们欢欣鼓舞,载歌载舞地赶大摆(娱乐性集会)、放高升庆祝崭新的年月给人类带来好年成。从此以后,便传下了傣历六月欢度新年的风俗。据说,傣历新年来临这天,日子之王的在天之灵要带着当年风、雨、冷、热信息返回人间。人们也要用高升把世间的情况告诉日子之王,迎接他返回故乡欢度佳节。因此,每年欢度新年佳节时,各村各寨都要放高升。如果高升飞得高,就预示当年的年景好;要是高升一只也冲不入云霄,当年的年景就不会好。所以,过新年时,各村各寨都要请师傅精心制作高升,使高升一只飞得比一只高。一见高升冲入云霄,赶摆的人便欢呼雀跃,发生雷动欢声表示祝贺。
年历
民间传说中的新天历,实际上就是西双版纳傣族民间使用的傣历。传统的傣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年是阳历年,以太阳沿
黄道十二宫运行一周(实际上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长度为一周年;月是阴历月,以月亮的一个圆缺周期为一月。年的时间长度是365.25875天,每年分为十二个月,单月30天,双月29天。年历的月份排列顺序,是以六月为首,五月为末。每年过年的时间,是太阳沿黄道十二宫运行至白羊宫首之日。此时,多是傣历六月。所以,人们把新年佳节称为六月新年。
活动日期及活动
傣历新年虽然叫做六月新年,但过年时间并非年年都在六月,六月一日也非元旦。元旦并不固定在六月×日,而是在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之间变动,但多数年份的年节在六月中旬。傣历年来临时,阳历的四月已经降临。由于傣历新年没有固定的日子,年节时间应由精通历法的人按照傣文历法文献《苏顶》中规定的公式推算好,加注在每年年历表的下端。佳节来临,傣家人要购置崭新的头巾、衣裙、花伞着意打扮,杀猪、宰牛、蒸年糕毫萝索、煮米酒,邀请亲朋故旧吃午饭。日子之王来临那天(元旦),人们要载歌载舞地在江河岸边赶大摆,放高升、划龙船、丢包、泼水……赶摆场和泼水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欢声震天动地,热闹非凡。
土家族的六月年
“六月年”是因土家人历史一次重要的迁移,完成迁移的这一天是农历六月二十五,在落居后土家人决定先过一次年,就在这天宰牛祭神,慢慢形成了过“六月年”的习惯。“十月年”是土家人在迁移后为迎接新家园第一个丰收季节而进行的,十月初一,土家人组织起庆祝活动,杀猪喝酒,互相拜年,因而形成了“十月年”。
张家界市区域内的白族人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有举行火把节的传统风俗,这是一个与扫除害虫、保护庄稼有关的活动。在这天,白族人会举行预祝庄稼丰收、牲畜肥壮的庆祝仪式。主要活动有祭祖、拜火把、耍火把、点火把、跳火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