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锥属于石油打捞工具的一种。公锥是一种专门从油管、钻杆、套铣管、封隔器、配水器、配产器等有孔落物的内孔进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用途
公锥对于带接箍的管类落物,打捞成功率较高。公锥与正、反扣钻杆及其他工具配合使用,可实现不同的打捞工艺。
结构
公锥是长锥形整体结构,可分为接头和打捞螺纹两部分。
接头上部有与钻杆相连接的螺纹,用以连接引鞋。公锥从上至下有水眼。
公锥最重要的部分是打捞螺纹,按牙尖角分类有两种不同的规范。
①螺纹牙尖角为55°,螺距为8扣/in。这种打捞螺纹使用较多,其优点是螺纹牙尖角较小,易于吃入落鱼内壁,所需的造扣扭矩也较小。但由于牙尖角小,齿根断面也相应较小,螺纹强度较低,不适于打捞材质较硬、韧性较大的落物,如P110材质的落物,在造扣时可能造成螺纹崩塌挤毁,打捞部分螺纹损坏,导致打捞失败。
②螺纹牙尖角为89°30′,螺距为5扣/in。这种打捞螺纹的优点是增大了牙尖角,加大了螺距,也相对地增加了螺纹根部的截面面积,从而提高了打捞螺纹的强度,能承受较大的造扣扭矩及提拉负荷,但由于牙尖角的增大,在造扣吃入深度与尖角为55°牙尖角相同的情况下的造扣扭矩较大,因而增加了地面造扣扭矩。这种打捞螺纹,对于材质较硬,韧性较大的落物,打捞成功率较高。
工作原理
当公锥进入打捞落物内孔之后,加适当的钻压,并转动钻具,迫使打捞螺纹挤压吃入落鱼内壁进行造扣。当所造之扣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矩时,可采取上提或倒扣的办法将落物全部或部分捞出。
老式公锥多带有数条排屑槽,此槽原设计意图是排出造扣切削时所产生的铁屑,而实际造扣工况是挤压成型,并无铁屑生成。实践证明排屑槽不起作用,而且对某些造扣后需要憋压的作业又极为不利,因它只能承受10MPa以下的泵压,再高,则会由此槽串通。
操作方法
当工具下至鱼顶上部1~2m时,开泵冲洗,并逐步下放工具至鱼顶,观察泵压变化。如泵压突然上升,指重表悬重下降,说明公锥进入鱼腔,可以进行造扣打捞。如悬重逐步下降而泵压并无变化,说明公锥插入鱼腔外壁的套管环形空间,应上提钻柱,然后转动钻柱,重对鱼腔,直至悬重与泵压有明显变化(公锥入腔),才能加压造扣,进行打捞。打捞鱼腔畅通,泵压无明显变化的落鱼时,应增加扶正找中或采用引鞋结构,以防止造扣位置错误,酿成事故。
注意事项
打捞操作时,不允许猛顿鱼顶,以防止将鱼顶或打捞丝扣顿坏。尤其应注意分析判断造扣位置,切忌在落鱼外壁与套管内壁的环形空间造扣,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维修保养
工具使用完毕后,将工具全面清洗,进行仔细检查。对接头螺纹与打捞螺纹应用钢刷刷净,涂黄油保养。对压井液内含有盐、碱等腐蚀物质者,应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再进行保养,以免锈蚀。
优缺点
(1)优点: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加工及维修保养方便。
(2)缺点:公锥打捞必须加压旋转造扣,对较长的遇卡落物倒扣时,如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可能造成多段松扣,出现落鱼螺纹倒散现象,形成多鱼顶,增加打捞次数与打捞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