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学日
中国科学院公益科普活动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是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自2004年起,每年5月,中国科学院各个科研院所都如约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该活动作为中科院的品牌科普活动,已成为公众了解科技进展、探索科学的重要渠道,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
设立意义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是中国科学院科普资源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的重要体现。 一大批植物园、标本馆、博物馆、国家和院所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如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将会呈现于慕名而来的受众面前,同时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也将以科普展览、科普展品、科普设施等形式供参观者亲身接触、体验。院士、资深科学家、百人计划科研带头人、教授为参观者精心做了准备,数千名专兼职科普工作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科普志愿者已投入到本次活动中,科普活动将会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展现中国科学院在科普工作方面的综合优势和深厚底蕴。
对于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中学生来说,对准备考取相关领域的硕博生来说,对自然科学抱有兴趣的公众来说,这都是一次深入了解自己未来之路的绝佳机会。尽可能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国家和院级重点实验室及大型科研及科普设施、植物园、博物馆(标本馆科普馆)、天文台、野外台站、高校等。围绕能源、环境、安全、健康等社会热点问题,组织院士、专家、科普志愿者结合自身科研领域特色,以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举办各类科普专题讲座,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公众和参与性强的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活动。利用全国科技周和“公众科学日”平台,向公众展示更多的内容,如,宣传研究所在创新工程中取得的成绩和科研成果,举办科技前沿展示、科技洽谈、研究生招生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等。
活动主要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体现“科技创新为民”的理念,向社会公众和青少年集中展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创新成就,充分展现科学技术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公众和青少年走进研究所,走进科学,了解和亲身感受科学研究的现状和成果,大力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为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做出贡献!
历届活动
第一届
2004年5月16日,星期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在丝丝细雨中迎来了她的第一个中科院“公众科学日”。中国科学院举办此次活动的宗旨就是“让公众了解科学”,从而达到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根本目的。生物物理研究所首届“科学日”的成功承办,在科研工作者与公众之间建起了相互交流的平台。
第二届
2005年5月20日,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开幕。
本届主题是“科技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届时,中科院分布在全国的71个科研机构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将有60多位院士、1000余名一线科研人员进行现场讲解。在活动期间组织安排有包括科普报告、科普展览展板、科学家与公众对话、研究生招生咨询,以及现场演示、动手体验、参观实验室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科普活动。这些活动将拉近科学家与公众的距离,使参观者可以身临其境“触摸”科学。在活动期间,国家级、院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也将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
第三届
2007年5月19日、20日两天举办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普活。活动主题为“科技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植物园科普网络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主题为“人·植物·环境·和谐”的“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日”科普活动。天文科普网络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主题为“走进科学,亲近宇宙”科普日活动。
第四届
2008年 5月17至18日,中国科学院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0个科研机构将同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举行“第四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本届活动围绕2008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学传播活动。院属各研究机构结合本领域特点,举办了院士和专家的科普报告,科普展览,组织科学家与公众面对面交流,开放大型科研装置与国家重点实验室,把本次活动推向高潮。院属植物园、博物馆(标本馆、科普馆)、天文台、野外台站等科普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
同时,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集中展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最新成果。植物园科普委员会开展了“绿色奥运、绿色家园”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日的主题科普活动;天文科普委员会结合探月工程开展“宇宙探秘”的主题科普活动。通过向公众集中展示科研成果,展示科研选题、科研探索过程,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使公众走近科学、感受科学、了解科学。
第五届
“中国科学院第五届公众科学日”的主题是“科技创新支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科学院各单位要围绕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迫切需求,围绕能源、环境、安全、健康等社会热点问题,向公众展示科技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科技惠民生、科技促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要结合本单位所在学科领域特点,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公众、参与性强的科学传播活动。要充分利用本单位人才优势,组织院士、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积极参与公众科学日活动。要注重展示科研选题、科研探索的过程,注重传播科学研究的价值理念,集中介绍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集中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吸引和鼓励更多的青少年投身科学研究事业。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办好开放科教基础设施、举办专题科普展览和科普讲座、开展各类咨询培训活动等传统科学传播活动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综合展示手段,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网络、互动展品,更加突出互动性、趣味性、教育性、过程性。
第六届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公众科学日也将于5月15日、16日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90多家院属科研机构举行。在本次活动中,北京地区开放的科研机构较为集中,为便于公众参与,5月15日,位于中科院北郊奥运园区的研究所以及位于玉泉路园区的高能物理研究所开放;5月16日,中科院中关村地区的研究所以及近郊的实验台(站)开放。围绕本届全国科技活动周“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题,院属90余个研究机构将打开科学殿堂的大门,使公众实现与科学实验设施、科研人员的零距离接触。本届公众科学日围绕科技服务经济发展、科技惠民、绿色经济、低碳生活等内容,重点突出科技自主创新、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参与性强的科学传播活动。届时,中国科学院将组织院士、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向公众宣传最新科研成果、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并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开放一大批国家和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展示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突出作用;介绍科技创新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鼓励更多的青少年立志于投身科学研究和自然探索事业中来。
第九届
2013年5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第九届公众科学日启动仪式暨“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专场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行。在北京地区,将有34个院属研究所对外开放,集中在中关村、奥运村及近郊区展开。中关村及近郊区的研究所集中在5月18日对外开放,奥运村地区的研究所集中在5月19日开放,以此为公众和青少年走进科研院所,近距离了解科学研究的现状、感受科学研究过程、共享科学研究成果提供条件,同时进一步提升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及在读研究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公益意识。
第十四届
2018年5月19日-20日,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百余个研究所举办“中国科学院第十四届公众科学日”,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园、天文台站、博物馆、野外台站、大科学装置等向社会公众开放,2000多名科学家与社会公众现场互动,超过50万人次的社会公众参加活动。
本届公众科学日的主题为“科技创新 强国富民”,主要是向社会全面展示中科院近年来尤其是“率先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方面做出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展现科技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景,塑造中科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激发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
第十五届
2019年5月18日-19日,中国科学院第15届公众科学日在全国120个院属单位举办活动。活动的主题为“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一大批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园、天文台站、博物馆、野外台站、大科学装置等向社会公众开放。
第十七届
2021年5月22日,中科院在全国百余个研究所举办“中国科学院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一大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园、天文台站、博物馆、野外台站、大科学装置等向社会公众开放。
第十八届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之年,中国科学院计划2022年5月21-22日举办“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此次活动主题为“爱科学,向未来”。
第十九届
2023年5月13日到14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在全国百余个院属单位举办,活动主题为“遇见科学、 预见未来”。本届科学日是中科院三年来首次恢复全面线下开放。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8 10:34
目录
概述
设立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