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
登板戏
八音,又叫“土班子”,“登板戏”,明清时期就盛行于广东乐昌、湖南汝城等地,民国时期尤甚。所谓“八音”,即是八个人分别手持小锣、大锣、鼓、钹、二胡、笛子或箫管、唢呐等,他们又分别扮演各种角色进行自拉、自打、自唱的一种表演形式。在弹奏时,他们不用化妆,不用表演,只是在大厅或坐或站轮流吹拉弹唱,所以又叫“登板戏”。
这种戏班不需搭戏台,人员人,容易接待,花费相对较少,很受群众欢迎。旧时唱的是新剧,唱腔为祁阳腔,其主要剧目为《孟良搬兵》、《郭子仪拜寿》、《刘伯温点将》等。后业,根据红白喜事又演奏其他曲目。红事演奏《金玉满堂》、《祝寿曲》、《迎宾曲》等,白事演奏《接客》、《送葬》、《祭天》等。
旧时,乐昌最有名气的八音班艺人是清光绪年间的邝元喜(三溪镇谢家塘村人),他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湖广边邻影响较大,后来三溪又有丫告岭、浪头、仕坑等相继组班。
改革开放后,由于受经济全球和现代化的冲击影响,加之后继乏人,随着老艺人的辞世,八音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近年,笔者偶然听到乐昌市廊田镇楼下村仍有一支活跃在乡村的八音队。兴之所至,带队访查,发现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65岁以上。问及八音前景,老人们都不无担忧地说:现在的状况岌岌可危。2008年,乐昌市文化部门组织廊田八音队参加了“千年佗城、魅力乐昌”乐昌庆祝建县1500周年民族民间艺术展演和2009年乐昌市“贺新春”民间艺术巡游活动。优美动听的旋律,悠扬嘹亮的声音,令人遨游在民间艺术的殿堂里,如痴如醉,留恋忘返。让市民饱赏了一顿久违的精神美餐。但愿廊田八音能在政府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传承发展,长盛不衰。
参考资料
八音(登板戏).资料仓库.
最新修订时间:2019-04-26 21:41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