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语。瑜伽行派和法相宗*五位法中的心法。梵文Astanvijnana的意译。指把人内在的心识分为八类:一眼识(Caksur)、二耳识(Srotra)、三鼻识(Ghrana)、四舌识(Jihva)、五身识(Kaa), 以上合称前五识。再加六意识(Manovijnana)、七末那识(Man-as, 意译“意”)、八阿赖耶识(Alayavijna-na,意译“藏识”),合称八识。前五识相当于感觉,以外界的色、声、香、味、触为对象;第六意识相当于综合感觉所形成的知觉、思维等,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第七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源,经常把第七识当作人我的自我意识*三能变。一些大乘派别亦多沿用此说,但稍有变化。
八识的基本内涵
八识是指:(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7)末那识(8)阿赖耶识。八识的每一识均具见分(认识主体、认识心理)和相分(认识客体、认识对象)两部分。八识被认为每一众生具有,是使缘起五蕴得以存续并实现将世界幻变出来而再予认识的根本因或基本机能。八识被分为以下三类:其一,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和意识,这与现代心理学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意识相对应;在唯识中,这六识被统称为第三能变识。其二,第七识,即末那识,被称为第二能变识,末那是梵文Manas的音译,含义为“意”或“思量”。末那识在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诸种哲学思想中是陌生和疏离的。心理学中的潜意识虽可归为末那识,但潜意识并不能就此反映末那识,因为末那识还有此外诸多内容。其三,第八识,即阿赖耶识,被称为第一能变识,阿赖耶是梵文Alaya的音译,含义为“藏”,阿赖耶识即是藏识义。本文认为,凡是哲学中不断在提点着却又在规避其来源或无法自圆其说其来源的先验性或原初给予性等等,与唯识学认为的对个人现行有影响作用的、谓之为个人历史和往世积淀的潜在势能,二者之间具有近同性;唯识中的这些潜在势能或信息便被认为是依存储藏于阿赖耶识。八识被界定为三类“能变识”,透显出唯识学将万事万物等现实境尘通约为由八识变现而幻有的“境不离识”、“境随识转”和“万法唯识”的唯识思想。
八识的理论价值
在唯识学中,这种物质性的根源是由众生的共业所感而有,其实存性,是为了确保单个人的业力无法与众生的共同业力相抗衡这一逻辑内核。例言之,人类对鲜花以浪漫和美好的赋予,却依然更改不了牲畜以之为饲料的事实。无论是浪漫,还是饲料,均有一个能使二者依存的对象体(指外相分、疏所缘缘),这一对象体,就是由众生共业所感而成。也就是说,六识在六境和六根的基础上,幻化而出现的“六根”和“六境”,并不能改变这一共业的实存性。也可以认为,唯识学实质是在以实义性存在(对应于物质性)和虚妄性存在(对应于心灵),作为共业与个业的分际标准。业报,也即业力和果报思想,也可称为因果报应思想,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众生的一切作为,包括以往人类作为的总体,就形成了一种格局和实存性。这种实存性,不由个人的任何作为而轻易改变。这种实存性,就对应于唯物论者所认为的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当然,物质客观性的存在,是以其本身质料的存在为前提,而这种前提存在的质料,在佛教中就被称为地水火风“四大”。佛教认为,所谓“四大”依然是由阿赖耶识在决定和规约。而“四大”又是永恒存在的——佛教即便有世界毁灭的立说,也依然有新世界诞生的立说,而认为世界呈现出此生彼灭的轮转格局——就此而言,唯识学也具有物质性思想的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