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恺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八恺,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是对八个人才的统称,出自于《左传·文公十八年》。
高阳氏处八方
基本介绍
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帝颛顼生活在东海之外的大壑,那里有甘山、甘水、甘渊。《吕氏春秋》、《史记》说他生于若水,处于空桑山郭沫若《中国史稿》、萧兵《楚辞与神话》等根据这些记载,考证颛顼所处的地方在我国东方,东方是东夷人活动的圣地,因此高阳氏是东夷人的祖先。这一说的证明方法是,“处于、养于、葬于、生于”某地为某族人的祖先。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在《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找到颛顼在南方的根据,又可把若水考证为四川若水,再加上《离骚》中屈原自称是高阳氏的苗裔,长沙战国帛书中曾提到颛顼,这样高阳氏不又可以成为南方苗蛮人的祖先了吗?《山海经·大荒西经》还有较多有关黄帝、颛顼子孙在大荒西极、日月所人的地方建立国家的记载。《说高阳》则提出颛顼生于西徼若水,在昆仑山麓,是西方昆仑民族的祖先,亦即西戎人的祖先。《山海经·大荒北经》、《淮南子》、《礼记》等典籍记颛顼葬在北方附禺之山,颛顼是北方水神,则又可证高阳氏是北狄人的祖先。当然能证明高阳氏是中原华夏人祖先的资料就更多,且是最古老的传统说法。
近年研究中,有人提出以“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即神灵不会享用不是与己同族类贡奉的祭品,民众也不会祭祀不是本族的祖灵)作为确定高阳氏族属问题的原则。
由于《国语》、《礼记》、《大戴记》等典籍都记载高阳氏是夏后氏祭祀的祖先神,所以高阳氏应当族属华夏。至于古籍中有关高阳氏在东南西北的记载,似可认为是高阳氏训落在洲徙各方时留下的子氏族。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
传说演化
《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孔颖达疏:“恺,kǎi,和也,言其和於物也”。《史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旧唐书·韦凑传》:“八凯、五臣,良佐也”。
举八恺,无不时序,地平天成
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即垂、益、禹、皋陶之伦,庭坚则皋陶之字,其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
又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十六族世济其美,不陨其名。颛顼帝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无不时序,地平天成;又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此谓之八元、八恺,齐聚华夏之庭。至是臣下民众皆服。
六朝世族的“八恺”、“八元”名字现象
六朝世族有时喜欢以前人之名号为名号,由此而表达某种特殊的寓意。《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帝鸿氏有不才子,谓之浑敦”。
“八恺”中有仲容(晋·阮咸字),“八元”中有仲堪(晋·殷仲堪名)。而王浑和王敦更是尽人皆知的名士。
凯氏
八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恺氏。在古代,“恺”与“凯”二字通假,因以有“凯”代“恺”为姓氏者,改称凯氏。
凯(恺)氏后裔子孙,有因改朝换代的时候遭到祸灭九族之难,满门被抄斩时逃出五个兄弟,五个兄弟在逃难中约定以后分别姓东、南、西、北、岂,五姓是一家,见面是兄弟,以后的子孙只准念书,不准当官。此后遂有岂氏。
此支岂氏另有一说,其祖先曾经是某朝掌管国库的大臣,后因银库被盗,朝廷大怒,祸及九族,满门被抄斩时逃出五个兄弟,五个兄弟在逃难中约定以后分别姓东、南、西、北、岂。此后遂有岂氏。
仪式表演者
《左传·文公十八年》述舜任用“八恺”、“八元”, 刘宗迪认为“八恺”、“八元”是历法演示仪式的表演者。
所谓“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无非是说八元颁行历法,历法与自然之节律和谐无差忒,民众依历而行,生产生活活动皆合乎季节时令(“百事莫不时序”),风调雨顺,人民安宁(“地平天成”),这与《尧典》所说的“纳于百揆,百揆时序”是一个意思。《焦氏易林.泰之十一》云:“伯虎仲熊,德义渊闳;使布五教,阴阳顺序。”《坤之二》云:“伯虎仲熊,德义洵美;使布五谷,阴阳顺序。”“伯虎仲熊”,即八元之成员,所谓“阴阳顺序”,亦即《左传》所谓“百事莫不时序”。可见,“八元”与“八恺”一样,实亦与乎历法之事。
“八恺”“八元”之颁历授时,亦必藉乎戏剧表演。他们的名字和每组八人的组合形式就泄露了此中消息。
后四元解释
“八恺”“八元”之名义多不可解,也不必强解,但“八元”的后四元分别叫伯虎、仲熊、叔豹、季狸,皆以兽名,却颇有意思。四者当然非兽,而是扮为野兽的巫师,亦即驱傩队伍中身穿兽皮扮作野兽的演员们。山西曲沃《扇鼓傩仪》的表演者称“十二神家”,反穿羊皮袄,论者谓即源于汉代傩仪的“有衣毛角”的“十二兽”,而《扇鼓傩仪》中的《坐后土》一出戏,就是由“十二神家”中的五位扮演象征五个季节的后土五子。《左传》谓舜使“八恺”“主后土”,而山西的历法戏则叫《坐后土》,连名字都是一脉相承,暗示了“八恺”之“主后土”原本就是一种类似于《坐后土》的历法戏。
至于“恺、元”皆为八位,则不过是因为古之舞队往往以八人为列,八人之舞队即所谓“佾”。《山海经·海外南经》云:“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连臂”是携袂踏歌而舞之象,《楚词》所谓“二八接舞”是也。《山海经》之“帝”指帝俊,而帝俊亦即帝舜,则《山海经》之连臂而舞的“神人二八”,或即“八恺”“八元”,《拾遗记.卷十》载帝喾(高辛氏)妃梦见八日而生“八神”,帝喾也是帝俊或帝舜,可见,在民间叙事中,“八恺”、“八元”已成神入圣了。
引用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欧阳修《朋党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5 13:42
目录
概述
高阳氏处八方
参考资料